邵帆:一個“不可救藥”的古典主義者

首頁>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0-11 10:24:53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White Rabbit, 2010 - Oil on Canvas - H200×W150cm

 

邵帆個展:一個“不可救藥”的古典主義者

展覽時間:2010年10月10日 - 11月11日

開幕時間:10月10日下午4-6點

展覽地點:上海對比窗藝廊

畫廊地址:上海江西中路181號

藝術家:邵帆

上海一個“不可救藥”的古典主義者——邵帆畫展,于2010年10月10日至11月11日在上海江西中路181號對比窗藝廊 ,展出藝術家邵帆的 21幅油畫作品。邵帆的繪畫是對傳統文人思想和審美觀的現代化理解,對中國現今文化藝術狀態的反思。他的第一次繪畫個展,一個“不可救藥”的古典主義者,把這種反思帶到了一個新的層面,跨越時代的斷層,回歸自然本真的狀態。

邵帆對中國古典哲學進行再研究,達成人與自然的平衡和統一。 他的靈感來自於祖先的審美方式,由此精妙的創作了不同尋常的、神秘的,動物和人物繪畫。野兔不僅僅是野兔,鹿也不單純的是鹿。邵帆展示了存在於宇宙萬物中及每一個生命的靈魂,人和自然的相似,合一。他表現了傳統的中國繪畫方式,形式優先於細節。邵帆脫離社會的約束和西方文化的影響,探索師法自然的道家思想 。他最終的目標是人和自然的和諧統一,這也就是他的藝術成就的縮影。

一個“不可救藥”的古典主義者中的作品運用赤裸裸的,了無修飾的,清醒的品味和鑒賞力,繼承了古代文人學者的世界觀。顏色是暗淡的,鎮靜,沒有任何感情的訴求和牽掛。邵帆結合北宋的繪畫技法,追隨“文人”的方式,畫他的心中所想而非現實,因此,是對品味和精神的描繪。他以古人觀照世界的方法和審美角度,表達他對中國文化和審美觀逐漸喪失的憂慮。邵帆思索五千年的歷史,現代和傳統思潮的交匯,創造了新的語言,重新評估中國的哲學和美學觀。

展覽亮點包括

《搖籃》1989,一個哭泣的男嬰淹沒在不安和含糊中。孩童的哭泣在畫中回蕩,縈繞在觀眾的腦海。《鹿》2009 ,“鹿”是一種擬人化的嘗試,降低人提升物,使人和物平等,試圖體現天人合一。《白兔》2010中,邵帆熱情地賞析了兔子的形態,嚴肅地刻畫最普通的物種之一,極致地證明了萬物有靈,萬物平等。在古代中國兔子代表月亮,豎立的兔子耳朵表達了溝通和融入大千世界的願望。

 


abatis 鹿 2009年

 

1   2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