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戲與戲墨--中國水墨戲大展

首頁>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9-06 13:21:56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展覽名稱:墨戲與戲墨──中國水墨戲大展

參展藝術家:林風眠、關良、程十發、丁立人、朱振庚、韓羽、聶幹因、張桂銘、沈虎、周京新等

展覽時間:2010年9月11日──9月26日

主辦單位:南通市中心美術館

協辦單位:上海劉海粟美術館

南通市中心美術館成立於2008年5月,是南通市第一家民辦非企業美術館。2010年推出中國水墨戲大展“墨戲與戲墨”與公眾見面。“戲墨•墨戲”這個展覽借用“戲”這個詞同音異義的多重含義,既可以理解為“遊戲”,也可以理解為“傳統戲曲”,因此稱作“戲墨•墨戲”。這種二元性創造了中國水墨畫和中國傳統戲曲之間一種微妙的關係,通過水墨戲畫的精神反映出來。畫家們以這些輕鬆愉悅又使人印象深刻的戲曲人物作為母題,展現了各人各異筆底粉墨的藝術圖式。水墨戲畫的精神情形是中國現代化的象徵並且作為在這個展覽中展出藝術家的代表作,水墨戲畫的魅力也是它在20世紀的進程中完成了自身的現代轉型的視覺證明。

提起“墨戲”一般總會想到明清文人畫的文人墨戲小品,此中乃遊戲筆墨之意。而我們這個展覽的“墨戲”,則為戲曲之戲,即以傳統中國筆墨畫中國傳統戲曲的一種獨特的繪畫形式。中國傳統戲曲經歷了時間的變遷和社會變革的洗禮流傳至今,並成為我們民族文化寶庫中珍貴的文化遺産和精神財富。脫胎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戲曲和中國的傳統繪畫一樣,有著濃重的寫意色彩;戲曲表演的原理與中國畫的畫理在本質上是相通的,都是重視精神的傳達。戲曲人物畫發展到當今,畫家在戲曲中得到的啟發已不僅僅是單純的故事情節或是唱腔韻味,更多的是借用戲曲作為母題表達著關於審美的理念。隨著中國現代水墨藝術的日益發展,水墨戲曲人物畫已經成為當代水墨的一種特殊現象並引起關注。

《墨戲與戲墨—中國水墨戲大展》無疑是很好的詮釋了這樣一種現象展覽集中展示現當代一些優秀的中國畫家的戲曲人物畫作品,他們的作品往往以對戲曲題材文化性的思考為主題,畫戲曲也是在畫自己對人生的感悟,如關良、林風眠、韓羽、程十發、丁立人;借助戲曲的符號尋找現代水墨的圖式變革也大有人在,如張桂銘、朱振庚、聶幹因、周京新、沈虎等。對於畫家來説,所謂傳統,是先天性地存在於自身內部的,只有無意識地表現在作品裏的民族特性,才是有價值的。而戲曲與水墨的結合不僅帶給畫家,也帶給了觀眾更多情感和想像的自由度。

南通數千年的歷史文化和豐厚的藝術積累,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書畫大家。自宋朝以來,留下墨跡和文字記載的地方畫家不下500人,其中有被稱為“揚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領近代風氣之先的陳師曾、大膽變革的趙無極,以及蜚聲畫壇的王個簃、高冠華、范曾、尤無曲、袁運甫、袁運生等。《墨戲與戲墨—中國水墨戲大展》中善畫水滸人物的周京新祖籍亦是南通。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