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行旅——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品特展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2010-06-02 14:48:57 | 文章來源:藝術中國

前言一

2009年金秋在台北舉辦的“兩岸城市藝術節——上海文化周”系列活動及其“上海故事——上海美術館館藏作品展”零距離地讓廣大台灣觀眾領略了海派繪畫藝術的精萃,進一步溝通起兩岸的藝術交流,竄連起我們之間始終一脈相承的藝術記憶。 是次,由台北市立美術館組織的“台灣行旅——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品特展”于2010年6月在上海世博會期間展出,作為“兩岸城市藝術節—台北文化周”的重要項目之一,展出台北市立美術館館藏自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台灣具有代表性藝術家的精品50件。藝術形式和題材內容廣泛,此次得緣一睹台北館之精品力作,歡欣倍至,而此次大展也必然成為上海台北兩地藝術交流的又一盛事,相信它將會受到廣大上海觀眾的歡迎。在此我們靜心等待即將到來的寶島佳作。 近年來,上海美術館高度重視並不斷加強與全球各重要美術館的館際交流與合作,這次借著世博會召開在滬舉辦之機,作為兩地重要的公立文化藝術機構,我們與台北市立美術館攜手策劃舉辦此次展覽。今後,我們兩館還將在包括上海雙年展和台北雙年展等各方面繼續形成良好的互動交流,人員往來。相信通過我們共同的努力,我們的文化交流將結出更為豐碩的成果! 預祝本次展覽完滿成功,兩岸藝術交流丹青再續!

文/ 方增先

上海美術館館長

 

前言二

台北和上海的距離一度曾經顯得非常遙遠,但即使在相隔最遙遠的時代背景下,還是有近在咫尺的地方,張愛玲寫的上海是這一代台灣人所耳熟能詳的魅惑之地,潘玉良、林風眠這些“海派”畫家的作品,台灣市井也能認得出來。文學和藝術之於全人類,永遠是沒有距離的。 2009年兩岸城市藝術節的“上海文化周”,台北市立美術館承擔第一棒,從去年10月13日起台北市立美術館推出“上海故事:上海美術館館藏作品展”,為我們講述一個動人的上海故事。曾幾何時,台北人看上海,居然可以是零距離,而且一眼看盡六十年風華。今年6月兩岸城市藝術節的“台北文化周”,換由本館將台灣美術發展的菁華與風貌回報,以我們最精彩的館藏展──“台灣行旅: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品特展”,展出來自台北市立美術館以台灣60年代表性藝術家為主的館藏精品,以饗上海藝壇及各界。 台灣從17世紀(清初)以來,就有所謂的“台灣八景”,而1927年曾辦理台灣八景的票選活動,使得台灣民眾首次認真思索,到底何處最能代表台灣之美。1953年台灣重新確定“玉山積雪”、“阿里山雲海”、“太魯閣幽峽”、“清水斷崖”、“大屯春色”、“雙潭秋月”、“安平夕照”及“澎湖漁火”為台灣八景,而2009年又有最新的台灣八景票選産生。無論官方版本的台灣八景如何變化,一般民眾心中其實都有其最想一遊的處所,而這些私房景點,雖然不一定是台灣著名的風景勝績,但對每個台灣人來説,卻都深具意義。 這次台北市立美術館從典藏的四千余件作品中,挑選出50幅畫家筆下的台灣風光,依照遊客所居往的台灣名勝,例如墾丁、玉山、阿里山、日月潭等,分別在八區展出:一、東北角的山與海。二、觀音山、淡水河。三、台北城內城外。四、台灣西部。五、台灣中部高山。六、墾丁海角樂園。七、台灣東部。八、綠島、蘭嶼、金門、澎湖等。而隨著時代不同,藝術家們描繪風景的創作觀點也有所不同。 本展覽以“台灣行旅”為題,但是畫家們獨到的眼光所呈現的自然與人文風采,將為上海的廣大觀眾打開一扇了解台灣的視窗,這正是本次“台灣行旅”策展的要旨。兩館的再度合作,我們除了感謝所有默默在背後參與努力的朋友們,也期待上海地區的民眾與藝術界對“台灣美學”有一番新的體認。

文/ 陳文玲

台北市立美術館代館長

 

「台灣行旅」典藏展策展論述

文/ 林育淳

壹、前言:

旅行最簡單的解釋是「出遊」,與「觀光」、「遊歷」是相似詞,而與「家居」則為相反詞。深入一點來説,旅行是享受人生的方式,不但可以欣賞旅途風光,也能體驗各地文化,它可以是蒐集生命經歷的過程,也可能累積許多樂趣或是難忘的記憶。對於當今文學與批評研究者而言,「旅行」指的是跨越空間與時間的運動,以及與離開家園相關的經驗書寫(注1)。而對於畫家而言,描繪旅途風光不僅是個人的行旅記錄,同時也可能受到異地經驗的啟發,從而開展新的創作歷程;而透過策劃展覽的方式,其他觀眾也可參與藝術家的旅行體驗,透過欣賞畫作的過程,觀眾也成為另一個意義製造的主體,並且各自再經歷一段視覺或心靈之旅。

海洋環繞的台灣,在16世紀後半期,航海而來的西方人即以這個島嶼環境優美,而將之稱為美麗之島。台灣氣候屬於亞熱帶,但卻擁有百座三千公尺以上的峻秀高山,因而人們也可以觀賞到冬日雪景;島嶼的南端因為長年溫暖,所以名為「恒春」。自然樣貌變化多元的台灣,卻也因為多山、平原狹窄、河流湍急,經過歲月更替,有些美麗景致不免隨著天災地變而消逝,但無論自然界如何變遷,藝術創作者卻已透過視覺圖像,為自己、也為觀眾,留下了許多滄海桑田,以及片斷的「永恒」。

 

1  2  3  4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