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狼”

首頁>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3-16 13:44:26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展覽名稱:“從前狼”

藝術家: Laetitia-May LE GUELAFF (法國)

繪畫材料: 雕塑,繪畫

開幕酒會: 週日,2010年4月11日,下午3點至6點

展覽日期: 2010年4月11日至6月8日

畫廊地址: 想像畫廊,8號藝術工作室,費家村,來廣營東路,朝陽區,北京,中國,100103

電話: (+86 10) 64385747

郵箱: laetitia.gauden@imagine-gallery.com

網址: www.imagine-gallery.com

畫廊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日,上午10:30-下午5:30

 

展覽介紹:

《如果動物不存在,人類的本性就顯得更加令人費解厖》布馮

在神話與股份制現實之間,在古典與現代之間,法國雕塑家Laetitia-May Le Guelaff探索人類與動物之間的斷口的極限。她審查研究從形式的角度來怎麼才能隔離,管理和整合獸性與人性之間的在人類方面的衝突。

藝術家聲明書:與其説虛構的工作思路是通過我的造型藝術的方式展示,不如説更多的構思是用影像(電影,文學或藝術)來彌補我的想像,以觸及更多的暴力的重要的問題。通過大量的文字和影像學來搜尋整個歷史,哲學,神話,科學或藝術。

我的一個關注塑膠方面的問題,是關於人類與動物之間,以及他們本身的材料之間的吸引/排斥的遊戲,發現了一個在雕塑實踐上的表達方式,同時紮根于《工廠傳統》,並帶有深遠的影響和問題的對抗性。

這一主題得到了,從雜交的角度,嵌合體的(狂野的夢想),或者各種有聯繫的有機和機械的形式,就更容易處理。

憑藉野獸神話傳奇的啟發,一些雜交成為我們恐懼和身心極度痛苦的化身。人類總是傾向於用野獸來污衊他們的錯誤,在社會和政治上進行可怕的殘暴的行為。動物表現形式的應用(只有一部分或者全部)還發現了其潛在的危險及包括在這些形式裏的利益,並揭示了我們人性的進取成分。這種試圖擁有,奴役,控制或殺死自己同胞的趨勢,對人類社會的生存構成威脅。

我的實驗的一些東西觸及了人類與動物之間的斷口的極限。這個質疑過程,是一種探索,一種身份的追尋,該站出來了。《我們是什麼》還是僅僅是《我們像什麼》這種生活的感覺,就像生活在矛盾中和長久不衰的雙重可疑身份的質疑中。它就像黯然失色的野獸一樣掩蓋了其他的自己。但是,有時,隱藏在面具的背後或者動物本身的背後,人類成功的從人類的本性/人類的狀態中逃跑。他把自己當成野獸,佔用自己的特性,它的能力,來獲取它的美德。

在各種形式的神話意象或故事中,動物是一種人格化,一種我們自己的行為的預測。動物,有時被認為是蓬鬆玩具的替代品,有時被作為一種武器,讓我得到一類典型。它成為一種消極的雙重象徵,一種壓抑的強烈慾望,和無意識的動作,一種對連接身體的極度痛苦的表達的支援,對連同國家的身份的關注(焦慮)。

各種形式如何才能關係到不同的想像,到一個真正的個人專題,從詩意到恐怖?

我們怎能質疑他們的可信性,如果它不是通過在本質上設置他們?

藝術,文學和影像參考:路易絲.布爾喬亞,基基.史密斯,賈納.Sterback,海倫.查德威克,德國女性藝術家裏貝卡霍恩,芭芭拉.赫普沃斯,馬修.巴尼,伊恩.法布爾,雕塑家 卡普爾,布朗.庫西,凱蒂日蒙肖,琳達孟加拉(括弧 1975年),伊娃黑塞,克勞德察洪,奧庫利格,安妮特梅薩吉,傑夫昆斯,伊凡卡夫卡從無處到無處,威廉布萊克,愛倫坡,王爾德,希區柯克,大衛柯南伯格,提姆波頓,宮崎駿,讓-皮埃爾.儒內,克裏斯多夫甘斯,詹姆斯卡梅隆

 

Laetitia-May Le Guelaff,爪,2001年,金屬,30×17×10cm

 

1   2   3   4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