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視的風景

首頁>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12-16 10:04:43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不可忽視的風景

余旭鴻

“我們的時代”正墮為“圖像時代”。圖像的世界正在取代現實世界,世界有被圖像化的危機。圖像化是指圖像對於事物本身的遮蔽,認識圖像就以為把握事物本身的傾向。圖像的世界化與世界圖像化不同。圖像世界化不是圖像組成的世界,而是圖像如世界般構成相通,主客之神相融,世界被把握為圖像,借助於技術,世界被視覺化了,我們生存在影像世界之中。被技術所規劃的世界是我們的命運。視覺經驗技術化和世界圖像化背後最大的因素是高度發達的技術。

在這樣一個注重消費的即時快感,圖像的倣真呈現,視覺圖景的不斷更替,對自我放縱與被顛覆的今天,我們正在失去了我們原先賴以依靠信仰的活生生的生活,正在失去了我們原先敏感而又真實的感受力。就連伊拉克戰爭這種殘酷的人類暴力行為亦如娛樂大片一樣被現場直播!人們不再覺得戰爭殘酷,照樣在燈紅酒綠,煙氣繚繞的酒吧裏嬉笑著這戰爭,因為這離自己遙遠,不在切身體驗之中。

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通過極端專業化的電腦技術製造出更為擬真的“虛擬現實”,創造了一種虛擬的體驗:它並非現實卻看似現實而且超級現實。在這個技術化觀視的圖像化世界中,不再有本質與現象、真實與表像之分,表像就是現實,並且是一種比真實還要真實的“超真實”,這種超真實又稱為“擬像”。在這種擬像中,所散失的是全部的形而上學。不再有存在和表像的鏡像,不再有現實和現實的概念的鏡像。

“我們的時代”的表徵將繪畫置於一個前所未有的窘境。從視覺可見性而言,造成這一緊張關係的恰是“光影”的技術與技術的“光影”之斷裂。

光影的技術致使光之澄明而影之遮蔽,“技術”的光影致使影之澄明而光之遮蔽。

前者的“光影”與“技術”蘊合原初的意義,“光影”具形而上特性,“技術”具“技藝、藝術”之功效。後者的“技術”與“光影”則意指“現代技術”所致的“光影”之變異,而“技術”的“光影”之變異又是西方繪畫光影技術的先天基因所致。在文藝復興及其之後繪畫中用來建構現實的再現模式——透視法、光影的明暗法及暗箱,被攝影機暗箱重建了。它通過利用“光影”技術營造“影像”世界,我們被它包圍,被它異化,這是如離弦之劍的不歸路。

在圖像時代,光影的擬真性導致圖像的氾濫與視覺的沉淪,工具理性加劇了對思想的遮蔽。在這個充滿慾望、利益的物質消費時代,通過光影的再認識,走出軀體之影,重新澄明壓抑已久的心靈之光,走向光的形而上的返回步伐,在這個意義上,我們體驗繪畫中光影的澄明與遮蔽。

 

要有光之三

 

 

展期:2009年12月12日至2010年1月7日

地址:上海莫幹山路50號4號樓A座底樓

聯繫電話:(021)62664108

營業時間:下午1時至5時(星期一休息)

網站:www.gallery55s.com

郵箱:info@gallery55s.com

 

2010之前的風景之六

 

2010之前的風景之九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