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主義藝術背景文獻展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2009-05-27 14:17:22 | 文章來源:藝術中國

我選擇藝術家的標準很簡單,他的作品純粹,其藝術觀念符合“解構主義藝術”的觀念為第一條件。其次,就是藝術家的藝術素養了,也就是藝術家作品的品質。藝術家無論選擇什麼材料,你必須把它玩到夠,玩到位,這個材料才能夠成為你的語言,從而替你説話。對於藝術家而言,第一大問題就是觀點是否清晰,觀念是否新穎而成熟。第二大問題就是實施觀念的材料是否選擇妥當。第三大問題就是作品的製作是否到位,即你所選擇的材料是否通過你的製作而達到理想的水準,這是藝術家的藝術素養的問題。解構主義藝術的十三位代表藝術家在以上三個方面都做到了爐火純青的境地。再有就是藝術的文脈和藝術的文化性了,這一點也是解構主義藝術有別於“當代藝術”最重要的特性之一。你可以隨便到藝術史裏邊查閱所有真正成功的、真正偉大的藝術家,他們都擁有清晰而一路走來的文化性,即藝術的文脈。即便如此,那些真正偉大的藝術家們,其中也包括《解構主義藝術》一書中所提及的十三位代表藝術家,他們的藝術都是自然而然一步一個腳印地走過來的,真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也(《老子•象元 第二十五》)。

第二問題 本質性問題

——藝術文化與藝術精神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與其自身的文化、精神和氣息是分不開的,不同的文化自然呈現出不同的藝術。然而今天的所謂當代藝術(即國際當代藝術),其提倡的是“國際”化,然而,所謂的國際化不過就是狹隘、單一的美國化,就是以美國空白文化為前提,無中生有的製造出爐的一種所謂“文化”先導、即一種藝術——“當代藝術”。其無奈的策略不過是反守為攻、化嫉妒為驕傲,變沒有為遍地開花。美國的這一“恐怖”行為,不但文化藝術上囂張,意識形態上攻擊,常規老百姓和市民的衣、食、住、行等無不在其“國際”策略之行列。隨便點出幾個行當吧:肯德基、麥當勞 …這些飲食垃圾,準備發育和正在發育的青少年孩子們非常喜歡吃,可悲的是,無知的家長們不但不制止,反而帶著孩子們一起吃,一起啃。吃!你吃吧!吃了陰陽顛倒活該 ——難怪你家的女兒乳房沒有了,“鬍子”到是長出來了,他家的兒子鬍子沒了,乳房卻長出來了,那個小屌應該也“文明”了,萎縮了吧!再不收斂就等著看看你們家的孫子、孫女將會出生長成什麼樣的“豆芽”怪物吧!或許,也難説你孩子們的精子,卵子都被肯德基給啃了,被麥當勞給癆了,也就省得你看孫子、孫女了,哈哈!關於這一點,往小了説是你們家的悲哀,往大了説可就是整個中華民族的悲哀了,往具體處説則是執政政府某些相關部門的無知而造成的悲哀…在此,作為中華民族之一分子,我以解構主義藝術鼻祖和倡導者之身份提醒執政政府的某些相關部門,學點真正的知識和“文化”,看點有利的書,做點“有用”的事,該禁止的禁止,該驅逐的也毫不手軟,中華民族之分子或許還可以從基因的蛻變上挽救回來。

我説這麼些不過想告訴人們 —— 藝術的問題、文化的問題,就是本質的問題,本質的問題,就是人的問題。…但願擁有五千年文化淵源的中華民族不至於被僅有三百年玩轉的小美國給解構了!

藝術文化和藝術精神是截然兩個合二為一的不可分割的問題,是藝術的問題,也就是藝術家的問題,也就是藝術家的素養和生存環境的造就。七情六欲使人産生衝動和噴發原動力,溫森特•凡高是這一類型的代表。思考世界、分析問題、歸納成其為理念從而沉積下來,這就是文化和文化的痕跡。塞尚是這一方面的開山鼻祖,是他最先應用幾何學的理念剖析和解構世界,因此,藝術史尊稱塞尚為“現代藝術”之父。他的理論很有道理,很正確,他的理念“世界是由圓形、方形和三角形構成的”。這是永恒的真理,只要是造型藝術,就離不開形和色,即使地球運轉到了破産,這一理念依舊成立。塞尚的理念,造就了“形”的文化和藝術革命,革命出了個大兒子 ——畢卡索的立體主義藝術。當然,這與歐洲的自然科學觀和數學觀是分不開的,畢卡索的立體主義藝術是極其直觀和及其形式化的藝術樣式。相比較而言,中國的文化就顯得更加的抽象和玄乎了。“太極”和“八卦”所關注的就不單單是世界外形的問題,它還深入到世界的核心和人的靈魂更深層。它包羅萬象,渾渾噩噩,伸手抓不到,睜眼看不見,然而卻與世界同在,時刻伴隨著你。不同層次修養的人,不同職業的人都與太極、八卦息息相關,而且所有理解都有道理,所有解釋都能通暢,這就是文化,一種活的文化、真正的文化、永恒的文化 ——一個“真”的文化場。猶如真正意義上的藝術,為什麼有的藝術作品能夠經久不衰!每天看都是“新”的,每次欣賞都有所感悟。因為它承載著一種永恒的文化和不朽的精神,使得他生命永駐——這就是經典之作的涵義所在。另外,為什麼有的作品,雖然“工夫”花了不少,甚至使用了昂貴的材料,卻一點感覺都沒有,瞟了一眼便發誓永生不想看見這樣所謂的“藝術”。道理很簡單,如此所謂的“藝術”其生産者毫無文化可言,他不懂得文化,不懂藝術。或許他是“藝術博士”或者“藝術博導”,那也無奈,也很正常,因為他知識太多了,以致于多得沒了文化。有道是,人人懂文化,文化何談價值!更何況所謂的當代藝術本質就是沒有文化,越是沒有文化就越是“當代”。沒有文化性,自然也就沒有了精神性,這樣的人睜開眼睛就是浮躁,閉上眼睛就是鈔票,也難怪當代藝術家們不比學術比錢數!揚長避短本來就是人的本性。所謂的國際當代藝術培養了全世界無數這樣的“當代藝術家”。這些人挺有意思,也很幽默,賣了幾個錢就以為自己是成功藝術家了,一時間其祖宗也不認了,或許他活著做“當代藝術”的目的就是為了不認祖宗。我對“傻B”的名詞解釋其實所指就是直指這些人。這些所謂的“藝術家”。哪個買家買了這樣的“藝術作品”哪個買家必定倒楣,原因是,如此之作品毫無價值可言,更別想看它發財了(對於投機者)。相反,還會招至言論“這個買家沒有文化,一點不懂藝術,純個傻B”。

沒有文化的當代藝術自然沒有了藝術文化,更不用談藝術精神了,“藝術是文化的先導,沒有文化的藝術比沒有藝術的文化更加的蒼白”(引言)

解構藝術與當代藝術最大、最直接的區別就在於解構藝術非常注重藝術的文化性和藝術文化的文脈以及藝術的精神性。因此,解構主義藝術家的成功沒有十年、八年甚至於二十年的藝術創作和修煉那是毫無可言談之涵義的。而當代“藝術家”則不同,他只要一夜便可成名,作品可以賣百萬、千萬不在話下,然而再過一夜,有可能這個“成功”的當代藝術家便一文不值,為什麼呢?因為他已經失去了可利用的價值,美金不會再把他堆起來,資本也不會再往他身上填,或許還把他重重的摔在地抑壓下去。這就是美金與當代藝術造資本就之把玩,一切根本基於某種“利益”。不過一種策略而已。

解構主義藝術主張“藝術家”這個名詞是高尚的、偉大的。當然部分當代藝術家除外。因為藝術是文化的先導,那麼藝術家就是人類的先知。作為藝術家沒有一定程度的預知能力,你如何能耐産生靈性,你如何捕捉靈感。如果作為藝術家的這種人輕易而無知的被陰謀和策略所侵吞,那麼“可悲”這個詞語的份量就不是常規的度量了。

但願“藝術家”們偉大起來、高尚起來,但願你的藝術作品文化起來、藝術精神度量起來,這也是解構主義藝術的文心所向。

 

1  2  3  4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