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維克: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兩個建議

時間:2015-03-09 | 片長:孔維克: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兩個建議 | 來源:藝術中國

 

孔維克,山東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山東省文聯副主席、山東省美協常務副主席。

 

提案一:在“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中注重發揮中華傳統文化作用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要“加快同周邊國家和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2013年9月、10月,習總書記分別在出訪中亞、東南亞時,提出共建 “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成為我國在新時期優化開放格局,提升開放層次和拓寬合作領域的重要指針。這一發展戰略與古代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是一脈相承的,既是對古代“一帶一路”的延續與發展,也是對古代“一帶一路”的提升和超越。古代的“一帶一路”不僅是亞歐國家互通有無的商貿大通道,也是促進亞歐各國友好往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友誼之路。

新形勢下,沿著路上和海上兩條古代絲綢之路,構建新經濟走廊,將給中國及沿線國家和地區提供更加緊密的經濟聯繫和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面對“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新課題,如何加強沿途各國的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國家有關部委已開始著手編制頂層設計。為此,有幾點建議,供有關部委制定政策時參考:

一、在“一帶一路”經濟帶建設中一定要注重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作用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經濟的背後是文化,文化的未來是經濟。隨著經濟文化一體化的出現,“一帶一路”經濟帶的建設必須夯實文化基礎,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作用。我國的傳統文化,特別是孔孟文化在世界上很有影響力。習總書記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上講話中談到延續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時指出,“從歷史的角度看,包括儒家思想在內的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的優秀成分,對中華文明形成並延續發展幾千年而從未中斷,對形成和維護中國團結統一的政治局面,對形成和鞏固中國多民族和合一體的大家庭,對形成和豐富中華民族精神,對激勵中華兒女維護民族獨立、反抗外來侵略,對推動中國社會發展進步、促進中國社會利益和社會關係平衡,都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要正確對待“一帶一路”經濟帶文化基礎的打造,正確處理好經濟和文化的關係。只有文化基礎夯實,經濟發展才有後勁和核心競爭力。

二、注重加強與“一帶一路”相關的歷史及當代意義的理論研究

理論是實踐的先導。當前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必須首先搞好相關理論研究,尤其是加強經濟發展和文化促進之間關係的研究,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作用的研究。社科、宣傳、教育、文化等部門要做好重大課題招標工作。建議做好三個方面的研究挖掘工作。一是研究挖掘古代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閃光點,主要是歷史上絲綢之路沿途各國友好往來的感人故事;二是研究挖掘中國傳統文化中關於人類社會共同價值的思想經典;三是研究挖掘當代絲綢之路沿途各國中外友好往來的感人故事。把這些挖掘出來的感人故事,通過教科書、課外讀物或各類文藝作品(如影視、繪畫、戲曲音樂等形式),翻譯成沿途各主要國家的語言,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現代環境下重現古已有之的風采與魅力,促進新形勢下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

三、在“一帶一路”經濟帶建設中注重用傳統文化講好中國夢和中國故事

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2013年8月19日,習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説,“中華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而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意味著每一個人都能在為中國夢的奮鬥中實現自己的夢想,只要每個人都為夢想努力就能匯聚起實現中國夢的磅薄力量。中國夢體現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價值體系和價值追求,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民族風格、文化底蘊。講好中國夢和中國故事,實際上就是立足中國的文化觀講好中國的價值觀,踐行中國的價值觀;就是要從歷史層面、國家層面、個人層面、全球層面,把中國夢和中國故事的思想內涵、價值追求、歷史地位和世界意義講清楚,增進國際社會對中國夢和中國故事的了解和認同。實際上,當今世界科技日新月異,經濟建設快速發展,但同時世界各個國家、各個民族、各種文化都會遭遇道德的考問,這是世界經濟高度發展下各國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如,化學垃圾處理,食品安全,環境保護與經濟建設的關係等,網路安全與社會安定的關係等,保護民族特色與世界文化潮流的關係,維護世界和平與國家軍力發展的關係等等,這都涉及到道德問題。因此,我們要在多學他國優點的同時,還要藝術地講好中國夢和中國故事。

四、注重尊重沿途各國的文化傳統和習俗

“一帶一路”經濟帶所及國家不僅眾多,而且在國家規模、發達程度、歷史傳統、民族宗教、語言文化等諸多方面差別很大。如儒教、佛教、伊斯蘭教、東正教和天主教文化並存,各國歷史傳統和政治、文化迥異,多種多樣的現行國體和政體,甚至還有千差萬別的生活習俗。因此,我們應當認清並尊重這些差異,科學對待各國的文化傳統。根據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推出相關文藝作品,在不同點上找到共同點,在共同點中講好中國故事,産生共鳴,進行交往與合作。

總之,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發揮中華傳統文化的作用,不僅能使“一帶一路”既成為緊密聯繫沿途各國共同發展的經濟紐帶,也會使之成為溫馨連接各國友誼的文化紐帶。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