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藏家負責--2011年春拍專訪匡時總經理董國強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 片長: 00:40:25 | 上傳: 2011-05-25

 

藝術中國:首先請您介紹一下2011年匡時春季拍賣的基本面貌?

董國強:在拍賣上我們希望利用我們的專業和經驗能夠為買家提供一個相對有脈絡的思路。今年我們和以往一樣有幾個重點推薦的專場,比如“揚州畫派作品專場”、“明代書法專場”。這兩個專場我們花的精力是比較大的。古代書畫受制于資源的稀缺,想做一個專場不一定能達到目標。過去很多年我們經常有很多的思路和想法,但最後不一定全部實現。今年這兩個專場我們得到了藏家的支援。

古代書法是匡時比較有優勢的項目,這一塊上我們的號召力是比較大的。明代書法專場的籌備是比較順利,這個專場亮點比較多,無論從成交率還是整體的結果來説都是比較好的一個專場。

“揚州畫派”的專場,我們有幾件很好的揚州畫派的作品,比如説尺幅很大的鄭板橋,揚州畫派的作品片品相都不好,能有保存非常好的作品,大部分都是當年作品賣出去就到了北方,由於當地的氣候條件,保存在當地的作品都保存得不好。“揚州畫派”在當時不是正宗畫派,收藏不是很受重視,更多的將他們作為旁門左道來看待。所以“揚州畫派”我們能徵集到一件尺幅比較大、品相比較好的鄭板橋是很不容易的,這件鄭板橋出版在很多權威的鄭板橋和揚州畫派的畫集上。

而且這個專場裏有高鳳翰的一本冊頁是在他手還沒殘廢之前的作品,畫得非常精細,不看這個作品很難想像他具有如此深厚的繪畫功力,而且他直接明代畫家的感覺。這個作品是市場上很難見到的,這個專場還有黃慎、金農,有一件金農是唐雲的舊藏《梅花》,朵雲軒在60年代就做過木板浮水印,有一件金北樓和王夢白都臨過的金農的《良駒圖》,我們把兩人臨摹的作品也放到了預展現場,讓公眾能夠看到古代的畫家在臨摹的時候能達到一個神形具現的境界。

由於古代書畫的作品鑒定的門檻比較高,買家還是傾向於投資安全性比較高的作品,所以出版、著錄及歷代流轉都是很重要的參考條件,從這一點來講我們這個專場會受到買家的青睞和關注。

藝術中國:今年值辛亥革命100週年,匡時推出了辛亥百年名人書法專場,您的構想是怎樣的?

董國強:有這個專場的想法是在去年,在2010年的時候我就想用什麼方式向辛亥革命致敬。辛亥的100年是中國非常特殊的百年,這一百年裏我們的社會動蕩是最多的,我們常説“時勢造英雄”,在這百年裏涌現出很多優秀的歷史人物,無論是政治家、軍事家還是學者、文人,同時這些人物也留下了眾多的書法作品,我們今天回過頭來看這些政治家、學者和文人的書法水準是不亞於同時期的職業書法家的,更是遠遠超出當代所謂著名的書法家。

但他們的價值是大大被忽略的。大部分作品還處在20至50萬的區間裏。像黃興的作品賣十幾萬,這是非常不合理的,不論書法水準,就論歷史地位的話,它的收藏價值也遠遠地被忽略。

藝術中國:作為一家拍賣公司,匡時是如何為顧客考慮的?

董國強:從匡時來講,可能會與其他公司有所不同,因為匡時是在能排在第一陣營裏的唯一一家純粹的私營企業,所以我的壓力其實更大。我把我的每一個客戶都當成是我的朋友,他今天在匡時買了東西,如果將來拿出來再買,我至少要保證在他原來買的價格成交。我不能保證在匡時買的東西,將來拿出來賣不出去,對我來説我是無法面對這個客人的。我們匡時的大部分客戶實際上都是衝著董國強這個人來的。

我自己壓力大了,我對這個事情肯定就更加謹慎,因為我要考慮將來。我希望在匡時買的東西的價格是能隨著市場變化而變化的。

藝術中國:匡時在去年秋拍一結束就奔赴海外進行徵集,您能不能談一下這一次匡時在海外徵集的收穫?

董國強:作為拍賣公司,一年大概有70%的時間都在徵集。就是每年春秋拍之前的徵集大概要佔四個月。從我們的秋拍一結束,我們就分頭出去,一直到四月底。在四個月的時間,每個人大概只有4、5天的時間在公司裏面,大部分時間在世界飛來飛去。

現在資源的徵集越來越激烈,拍賣公司規模都在擴大,另一方面新成立的拍賣公司越來越多。國內的一線拍賣公司都積極的去擴大、努力開拓海外的市場。從匡時來説我們邁的這一步相對來説是比較早的,我們比較早就和日本有戰略性的合作,在日本的市場我們有比較高的號召力和比較大的市場份額,同時近年我們有很多好的作品都是來源於日本。

今年我們又開始開拓美國的市場,我們成立了美國的代表處。我們在美國搞公開的徵集,同樣有很大的收穫。我們這次有很多重要的作品來自於美國。

海外徵集有一點比較好,好在哪?我覺得首先海外的作品拿回來給大家的感覺是新鮮的,不是説這個作品在市場上已經流轉了很多次。買家有一種心理,這件東西從來沒見過,購買的慾望和拍過兩三次的不一樣。比如兩年前拍300萬的作品,今年拍800萬,這個人兩年前沒買,今年再看到的時候心裏接受起來會有一些障礙,這是第一。

第二,相對來説價格比較便宜,底價比較低。因為海外的藏品大多都是十幾年前、二十幾年前買的。它相對成本比較低,所以你跟他談估價、底價,他比較能夠接受一個比較低的底價。或者這是第二代人收藏,第一代人收藏的,第二代人不喜歡,他根本不了解這個東西有沒有價值,比如市場能賣10萬,底價定5萬,他覺得定5萬就不錯了。所以底價比較低。這是海外徵集我覺得比較好的地方,這是海外回流作品比較受市場歡迎的最主要的原因。

海外回流的作品,在一本圖錄裏這個價格行家都可以買,這樣的拍賣你就不用擔心它的成交。

但是海外的徵集,需要一個公司的品牌,我想匡時已經做了第六年,今天在海外也有了一定的海外號召力。還有一個海外徵集比較辛苦,和海外生活的人去打交道,相對來説比跟國內要難一些,由於他們長時間生活在海外,對中國的各方面的情況不是很了解。憑一張紙或合同就把幾百萬、上千萬的東西拿回來交給你,其實他還是有很多擔心的,所以是需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