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董國強:未來3到5年 “藝術品過億會變成常態”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5-05 19:04:06 | 文章來源: 中國經濟網

董國強是北京匡時拍賣的創建者,2010年匡時的拍賣總額超過25億元,是前四年的總和。他認為,藝術品市場的火熱,源於金融危機。當歐美藏家在困境中不得不把多年珍藏的藝術精品拿到市場上時,中國買家已經做好了心理和經濟上的雙重準備。比如尤倫斯家族賣出的齊白石《可惜無聲》冊和宋徽宗《寫生珍禽圖》,又如台灣藏家拿出的黃庭堅《砥柱銘》,如果沒有金融危機,也許這些藝術品還會長期沉睡在那些藏家的美術館或者倉庫裏。

對未來的藝術市場,董國強笑談“奉勸我們的富人,不要指望藝術品市場的價格將來是會跌下來,沒有可能的,只能會越來越貴,我相信3到5年,藝術品過億會變成常態。”

D董國強

M錢經

M:新近藝術品市場,如何收藏與投資?

D:有個企業家半年之內三次來找我,每次抱一大堆畫,都是私下買的要送拍,每一次都以為是撿了大漏。一次我忍不住説:我勸你別再做這美夢了,這個市場上有多少從業二十多年的人!他們既比你勤快,又比你資訊多,更重要的是他們有眼力。憑什麼讓你撿到漏?和行家比你唯一的優勢是資本。所以,到公開的平臺去購買正常市場價格的作品,用時間來換取價格的空間才是你的正路。

M:拍賣行扮演什麼角色?

D:中國藝術品自古以來就真贗混雜,拍賣這種公開的交易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風險,拍賣前有預展,不懂的人可以請懂的人來做參謀,幫你決定。從性質來説拍賣行就像證券交易所,可以反映市場行情。從工作內容來説還像婚姻介紹所,素不相識的人來此實現交易。如果拍賣行遵循行業規範,並且具有專業水準,可以引導藝術品收藏趨勢,並且對行情會起到推動作用。

M:拍品和買家何來?

D:過去十幾年,徵集渠道大致有三:一是祖輩留有藏品的人家,二是行家或畫廊、古董店,簡而言之就是以買賣藝術品為生的人,三是藏家。如今,第一種人幾乎沒有了,第二種人在資訊發達的今天也很難有更好的進貨渠道,靠資訊不對等到各地去撿漏的機會微乎其微,倫敦小鎮的天價瓶子就是個例子。

買家大致可以分為:以投資為目的和以收藏為目的。前一種人在經過一段時間後或許會向後一種轉化,因為藝術品對人的感染力不容忽視。我們常説買藝術品如同吸毒,粘上就很難戒掉。

M:哪種品類的藝術品最該買?投資週期為多長?

D:藝術品投資價值的大小和社會對藝術品的認識有關,今天,社會上普遍認為藝術品是奢侈品,但終有一天大多數有錢人會把藝術品當做必需品,老百姓也不會再説出“花幾千萬買一張紙”這樣淺薄無知的話。我相信隨著經濟條件的不斷提高,人們“文化饑餓感”也會隨之而來。

把藝術品作為投資週期至少要在三到五年以上,週期越長投資的回報也會更加明顯。同時,如果是投資就要選擇那些大家都知道的大師的作品,比如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因為美術史不會改寫了。新進場的買家大多都會把目標鎖定在他所熟悉的名頭上,所以這類作品的價格會隨著新人的不斷進入而水漲船高。

M:今天的藝術品有泡沫嗎?

D:任何投資市場都有泡沫,很多不了解藝術品市場的人看到億元的出現嚇破了膽,媒體也開始大驚小怪起來。其實,真實的市場狀況是:藝術品市場只是金字塔尖上的那部分價格發生巨大變化,而80%的作品價格與十年前相比變化並不大,這與社會的經濟結構、財富分配成正比。

我認為,同經濟發展相比,我們的文化發展是滯後的,如果認可我這個論斷,就會對中國藝術品市場的未來充滿信心,而不會去誇大泡沫和危險性。

M:有種説法説現在金融資本主導了拍賣行情,傳統的“收藏家”將被邊緣化?

D:匡時目前的主要買家來自房地産、證券與資源行業,他們在購買時的強烈意願和闊綽出手使價格急劇變化,確實讓很多傳統的收藏愛好者感到失落。我沒有聽到林百里、劉鑾雄等一些傳統收藏家抱怨“買不起了”,不僅如此,他們遇到他們鍾愛的藝術品同樣毫不手軟,幾件過億的拍品就是被他們納入囊中。

你們所説的所謂“傳統收藏家”大概指過去很多年靠撿漏囤積了一批古董的人,有些在媒體的幫助下被包裝成收藏家。我以為,文革後的中國第一代收藏家隊伍還處在一個萌芽階段。未來十年,是他們成長的重要階段。在任何年代,想成為一名真正的收藏家首先要靠實力説話。

M:我們會像80年代日本買家一樣名噪全球嗎?

D:日本買家和中國買家的區別是前者關注西方大師作品,後者則只購買具有本土文化認同的作品,即中國本土藝術家作品和中國古董。這給國際市場帶來的影響是:國外的中國藝術品愛好者和交易商現在很難買到高端的中國藝術品,因為幾乎每一個國外的拍賣場裏都坐了很多中國行家。但中國藝術品的價格飆升也促使了全球藝術品市場在金融危機後的回暖。

需要強調的是,我們誰都不能否認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文化發展的滯後,對中國文化有信心的人,都會對中國藝術品市場有信心。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