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京:你問我看到了什麼,我説我看到了幸福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 片長: 00:03:00 | 上傳: 2011-04-20

 

【視頻】向京舉辦“我看到了幸福”小作品展

【新聞】向京舉辦“我看到了幸福”小作品展

創作這些小作品時,我是愉悅和快樂的。從構想到呈現我都採用了“系列”的概念,如同連環畫和長卷,希望給觀眾講述一些有意思的故事。

4月20日上午,雕塑藝術家向京的“我看到了幸福”小作品展在銀泰中心舉辦,展覽由今日美術館主辦、X+Q雕塑工作室協辦。

藝術家向京一改近年來一直以大作品為主要創作背景和展覽呈現方式,如今進行了一次全新的嘗試:和原來的小作品在題材和形式上不同的是,以前基本上都是單件,這次從構想到呈現都採用了“系列”的概念,如同連環畫的長卷,在不同尺寸的作品構成中,形成了自身的敘事感。使得此次展覽整體而言僅是一件作品的展出。

1995年從中央美院畢業前夕,向京參加了“三月四人展”,第一批作品即是從青春情懷、童年記憶的小尺寸作品開始,這樣的題材做了好幾年,直至漫長的“青春期”在這種持續的傾訴中結束。在之後瘋狂創作大作品的日子裏,小作品又停頓了幾年。

相比大作品,向京的小作品更感性,因為更多記錄了自我成長中的痕跡,更能和普通人分享情感,而一直受到大家的喜愛。這種喜愛支撐著藝術家在後面的幾年裏,雖然興趣已經主要轉移到逐漸樹立其學術地位的大作品上,小作品仍被斷斷續續地創作了下去。

經年累月的積累,如同生命的印記。當回望這些印記,卻沒有一次展覽,沒有一本畫冊為其做存在的注腳。“為她們做點什麼”成為藝術家一個強烈的心願。於是有了這個展覽,這本書。這個展覽,這本書,是藝術家獻給喜歡其小作品的朋友、始終有藝術情結的朋友、和藝術偶遇的朋友的一份小禮物。因為只在4月20日展出一天,更顯得展覽的珍貴。

該書是與展覽同時呈現的同名隨筆集。該書的構成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小作品的配圖,另一部分是藝術家專門為小作品撰寫的隨筆。藝術家給了她們一個統一的名字——《我看到了幸福》,在向京看來:“藝術可以給我們看生活看世界的一個角度,一種表達,也可以放置我們的情感,使我們不至於成為一隻孤獨的容器,在這樣的話題裏,我們找到朋友,一起分享。”“在我們成長的軌跡裏,我們可以時刻擠出足夠的水份,滋潤我們的心靈。”

今年9月,向京個展將在今日美術館舉辦,屆時會向觀眾呈現向京2011年的最新作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