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經典材料回顧歷史——專訪《地契》作者藝術家毛同強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 片長: 00:01:42 | 上傳: 2009-11-16

11月15日下午,由墻美術館主辦、呂澎策展的“地契”——毛同強個展在原中央工藝美院內的墻美術館展出,此次展覽由中國當代藝術基金贊助,特邀批評家殷雙喜、何桂彥,冀鵬程為藝術總監。毛同強在接受藝術中國採訪時表示,採用大量地契作為展品的組成元素,原因是地契屬於一種表達符號。

毛同強是中國當代美術界一位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家,他的作品大多以大型的裝置形式進行展示,其作品具有較強的實驗性與前衛性。繼《工具》之後,毛同強將在墻美術館展出近期創作的《地契》。《地契》是一件由1400余件各個時期的“地契”組成的裝置作品。在這件作品中,藝術家力圖借用“地契”自身的文本價值、歷史價值來言説20世紀中國社會革命、歷史變遷與土地之間形成了那種內在而密切的聯繫。這種聯繫將會為觀眾重新考量與反思這段歷史提供一個新穎的視角。正是從這個角度講,“地契”展將呈現出較強的文化學和社會學上的意義。另外,從《工具》開始,毛同強就力圖挖掘出材料自身背後潛藏的文化屬性,同時,他遵從本土的藝術史敘事邏輯,希望將自己的作品與本土的文化、社會現實有機的結合起來。當然,僅僅從形式語言的表達上看,毛同強對單一形式元素的重復與疊加的處理也會為觀眾帶來一種全新的視覺體驗。本次展覽將由著名批評家呂澎先生策劃。

此次展覽將於12月14日結束。

墻美術館展出“地契——毛同強個展”

毛同強展覽作品

作為視覺檔案的地契——關於毛同強的作品《地契》

經典現成物——地契的廢棄與轉換

從《工具》到《地契》——毛同強與何桂彥的對話

皇天厚土——毛同強《地契》的N種解讀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藝術家毛同強


 
墻美術館

相關視頻
科技·質疑·穿梭——專訪青年當代藝術家王鬱洋
尋找中西方藝術的結合點——解讀畫家江大海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好友分享 添加收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