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現代美術奠基人系列——徐悲鴻學術研討會(中)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 片長: 00:49:33 | 上傳: 2009-04-05

    主持人(王璜生):謝謝,李教授主要是想分析徐悲鴻先生跟五四精神之間的一種關係,也提出了一個要客觀地看待歷史,不能太簡單地去看待一個歷史,而且特別指出徐悲鴻先生的這种經歷,這種中華民族的新文化的一種決心還有他的一種勇氣,非常有啟發。下面想請王震先生來發言,王震先生也一直對於一些史料,特別是徐悲鴻先生一些史料做了很多的挖掘和研究,也編輯跟撰寫給徐悲鴻的年譜。那麼他是上海辭書出版社的,專門從上海來的,請王教授。

    王震:對於這一次的學術研討會沒有很好的準備,開始的時候,一個朋友告訴我,是北大舉行一個徐悲鴻的一個學術座談會,北大主持這麼一個會,跟徐悲鴻先生有什麼關係,我想1918年徐悲鴻先生在北大畫法研究會搞了教學一年,1919年1月14號徐悲鴻先生離開了北大,到今年剛好是90年,要麼是北大舉行這樣的一個學術研討會,所以我聽到這個消息,準備談談徐悲鴻與北大畫法研究會的關係。隔了一天以後,這位教授才正式通知我,知道是這樣的一個學術會。

    對於這個問題,幾十年來沒有看到專門有文章,但是好多書刊對這個問題都是提到了一點,但是都不確切,都是錯誤的。比如説徐悲鴻先生什麼時候被評為畫法研究會的導師?下面我再正式地談一談。北大畫法研究會由蔡元培先生於1917年11月發起,其宗旨是“集合校內同志研究畫法,互相觀摩,以致知音,凡屬本校職員及學生,有志研究畫法者,準備入會為會員,本會以校內燕京畫家數人為導師,指點圖訂,講演法則,寫詩範本,評定成績,”關於徐悲鴻先生何時被評為畫畫研究會的導師,以及他在該會裏的情況怎樣?多年來,所有書刊的説法總是不太確切的,下面簡單介紹一些徐悲鴻先生在畫畫研究會的一些情況。

    蔣碧微女士曾説,華論先生(音)説看出我們的生活窘迫,便推薦徐悲鴻先生去看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先生,蔡先生也是熱心而愛才的人,北大沒有藝術系,他便專為徐先生設立了一個畫法研究會,聘請徐先生擔任導師。説北大畫法研究會專門為徐先生所設,這個是一個誤會。因為蔡元培先生發起該會的時候,徐先生還沒有到北京,到1918年2月22日,北大畫法研究會正式成立時,在導師的名單中,還不見徐先生的名字。直到了1918年3月8日,也就是北大開學的第一天,在這天晚上,畫法研究會舉行第一次導師會議,徐先生才出席了這樣一次會議。在研究這個畫法分工的時候,徐先生是擔任指導人物畫和水彩畫,每週各指導一次,每一次指導兩個小時。第一學期跟徐先生學人物畫的有兩個學生,學水彩畫的有三個學生。

    在3月28日,這個是北大畫法研究會春季舉行開學儀式,到會的有三十多個學員,蔡元培先生將到會的導師一一向學院介紹,並且又請各導師介紹各種畫法,就是介紹各種畫法入門的辦法,徐先生説,“在中國而學習西洋畫,取之即矮,然不必因師而灰心,學者無論從何種對象入手,必須注意于形體的異同,黑白分明,殊不知誤入歧途。”4月1號徐先生才開始第一次指導學員聯繫水彩畫,徐先生同時將自己收藏的幾幅水彩畫的畫稿拿出來請學生參考,受到學生的熱烈歡迎。

    4月4號,徐先生率學員三十個人到蘇聯駐北京使館參觀蘇聯油畫展。4月19日,徐先生在校長辦公室曾做了一次演講,其題目是“畫之美與益”。5月1日,徐先生又帶領學生參觀張聞山(音)先生展出的小萬柳堂 三面大山。到了5月4日,徐先生帶領學員又到重霄室(音)參觀“牡丹雅集”,並且寫生,當時去的連學員導師一共五十多個人,當時徐悲鴻先生畫的寫生畫是最受歡迎的。5月5日率領22個學員赴文華殿參觀畫展。5月10日在北大《一日談》發表了一個評文華店裏所創的畫,一方面看參觀經過,一方面把華文店裏的畫進行了逐一點評。到了5月14號,徐先生在畫畫研究會的會所裏面,向會員做了一個講演,《中國畫改良之方法》,就是剛才李教授提出來的徐先生在中國畫改良之方法這個演講中間提出了“古畫之佳者守之,垂絕者繼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繪畫可採用者融之”。

 

     1   2   3   4   5   6   7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好友分享 添加收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郎紹君談徐悲鴻大型藝術展
 徐悲鴻大型藝術展開幕式
 范曾:關於藝術 人生 祖國的對話(下)
尋找”當代”以外的可能性——葉永青專訪
譚平談抽象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