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設計

喜多俊之:給設計以靈魂——當現代設計遇見傳統工藝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1-16 17:14:47 | 文章來源: 視覺中國

喜多俊之先生是一位在環境、空間、工業設計領域的國際舞臺上活躍的工業設計師。他的很多作品被紐約近代美術館,以及世界主要博物館選定為永久收藏品,受到很高的評價。他從1968年起開始將振興與活化地方産業當成一生專業,開始與日本各地的傳統工藝人合作,發展整合傳統工藝的現代設計品。將瀕臨失傳的傳統技術和材料運用於現代設計和資源的再利用。

2010年在廣東工業設計城建立了他在華的首個工業設計機構。

2012年出版了中文版《給設計以靈魂——當現代設計遇見傳統工藝》一書,向我們講述了40年來工業設計,地方産業與傳統工藝交織而成的造物者故事。

1,請問是怎麼樣的機緣讓您投身於把傳統工藝運用到現代設計中呢?

傳統工藝中蘊含了人類在漫長歷史中積累的日常生活智慧。我認為將前人的智慧應用於現代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TOKA燈具

喜多先生在1971年設計的TAKO燈具。和歧阜縣的古田師傅一起探索和紙的透光性,最後利用手抄和紙來做燈罩,而且所有的部件都是可以自行組裝。後又推出KYO燈具。和紙是純天然纖維製成,比傳統化學制漿,和紙永遠不是泛黃變質,且紙質強韌。

2. 現代設計可以從傳統中借鑒到哪些東西呢,向傳統學習的意義在於什麼呢?

在傳統工藝中可以體驗到慢生活慢節奏帶給我們的不同感受,這些對於忙碌的現代人來講非常難得。

3. 在傳統和現代的結合中,遇到的困難(最大的困難)是什麼呢?您又是怎麼樣克服的呢,能不能舉個例子呢?

每個時代都有它的流行特色,現在的我們也並非能全盤接受。因此我們需要判斷從傳統工藝中汲取什麼,這一點非常重要而且也的確存在很大的困難。但我認為只要不拘泥于形式的話,還是有很多地方是值得借鑒,可以應用於現代生活的。


YAMANKA輪島漆缽,86年設計,有五個不同大小的漆器,可以完全收納,不浪費空間,將現代的生活場景的思考帶入到傳統工藝的設計中。

4. 藝匠和設計師之間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兩者有沒有滲透的地方呢?一個設計師如何在向傳統致敬的同時,避免自己成為一個純手工藝人?

手工匠們擅長的是對材料及加工方法的微妙調整,並且可以説每個匠師都身懷各自絕技。而設計師是要將使用者,製造者和流通等眾多環節進行統籌的工作。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匠師與設計師的職責不同。他們的共通點可以説都是為了使用者而製作的共同目標。而且設計師也不可能有充足的時間去做匠師的工作,所以各施其職才是最好的方法吧。

5. 傳統工藝在未來的設計中怎麼會有怎麼樣的表現,你可以根據這些年的工作經驗做一些預測嗎,以及未來設計和傳統(工藝)結合過程中可能會有怎麼樣的挑戰嗎?傳統的手工製造和現代化的批量生産是否有衝突呢?

人類是通過人體的五個感官來生活的,從這個意義來講,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沒有改變。但是每個時代的環境和科技卻有很大不同。傳統工藝製作的“用心製作”理念現在也同樣可以在現代工業的大批量製作中感受到。不僅僅是單純的製作物品,而是用心去製作,這正是傳統工藝教給我們的真理。

有田七藏(HANA系列)。由博物館中一個17世紀的盤子得到啟示,如果是三葉草的形狀就可以裝三種料理,發展了餐飲的新理念

6. 設計師在傳統和現代設計結合的過程中,有什麼要注意的嗎,要進行哪些方面的積累和努力呢?

現代的傳統工藝製作已經並非要完全依賴於手工。機械及新科技的發展有時可以製作出手工無法完成的物品,這一點也是我們需要了解和把握的。

 

  2004年外框涂漆的電視,由於當時家電産品多數使用塑膠,所以涂漆的設計因把電視當成家居裝飾品廣受好評

  1991年為日本MIZ公司的兩點手錶,在兩個模擬表盤上採用了各自不同的設計處理方法。兩個表盤為黑白對比,因為在白色表盤上加入了文字12,立即給人以時間不同的心理暗示。柔和的有機外形設計使其成為手腕上的一道自然風景。

7. 您在上海和順德兩地都有工作室,你覺得兩地的人文氣息和設計氛圍有什麼不同嗎?能不能分析一下

如果説上海和順德的不同,我認為只是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差別而已,其他地方幾乎沒有感到什麼不同。交通,網路以及手機的出現,讓城市與城市,國家與國家的距離變得越來越近,與以前相比它們之間的差異日漸縮小也正是現代社會的一大特點吧。

8. 我注意到您有一份大阪市市長特別顧問的工作,請問有什麼和設計相關的工作,工作有什麼有趣的內容呢,方便分享一下嗎?

我曾經做過半年時間左右的大阪市長特別顧問,現在已經不做了。顧問的工作是對城市規劃中與設計有關方面提供協助,由於時間短暫,有些地方也未盡如願。

9. 您在接下來的幾年有什麼工作安排(特別是在中國的工作)呢,可以提前和我們分享嗎?

今後的幾年中國將會進入更大的發展時期,在這個過程中設計也將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也非常高興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共同參與發展,發揮綿薄之力。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