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清華國際藝術 設計學術月在清華開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10-26 09:47:25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清華大學副校長謝維和教授在開幕式上致詞

2012年10月22日下午,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清華大學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共同舉辦的 “第四屆清華國際藝術設計學術月”開幕式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舉行。

“清華國際藝術設計學術月”旨在推動清華大學藝術學科與國際藝術界的學術交流及研究互動,每屆確定一個學術主題,在世界範圍內邀請相關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學術講座及課程研討,突顯國際藝術學科領域的前沿思潮,以及尖端的學術方向與研究成果。至今,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已成功舉辦三屆國際學術月活動,獲得廣泛的學術影響力,受到社會關注。本屆學術月延續往屆學術月的運作模式,分兩個會場舉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學術月主題會場)、廣東省順德區北滘鎮“廣東工業設計城”(産業論壇會場)。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魯曉波在開幕式上致詞

本活動支援單位廣東省拂山市順德區北窯鎮政府領導在開幕式上致詞

本屆國際學術月以“本土境遇與全球想像——多元藝術的認同及反思”為主題。本土與全球是互為共生的概念,也是彼此驅動的發展力量,當今藝術的發展將本土的文化根脈與全球性的文化想像緊密結合在一起。各個地域的藝術發展已經無法分隔,而是彼此參照,相互回應。無論是“現代藝術”或是“當代藝術”,這些全球性的文化潮流及想像之物催生了眾多的藝術現象及面貌。藝術不再是整齊劃一的標準及範疇,人們總是在自身特定的文化傳統及現實境況下,想像超越自身境遇之外的另一種存在。在本土與全球,差異與共識,認同與反思之間,確立多元的文化價值及其藝術生態。本主題的英文翻譯“Local and Global:What is Contemporary Art?”更直接將主題定位於當代藝術所面臨的問題,從本土與全球的雙重關係,反思當代藝術,辨析當代藝術的多樣性、複雜性及歧義性。

從10月22日開始,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將陸續邀請來自美國、法國、日本、德國、瑞典、紐西蘭及中國的學者,從不同的學術及地域文化背景對主題展開研討,並進行相關的課程研修及展覽活動等。主講學者包括:俄亥俄州立大學教授安雅蘭(Julia Andrews),哈佛大學藝術史教授喬納森 奈爾遜(Jonathan Nelson),法國布列坦尼高等美術學院教授于貝爾 德夏勒弗隆(Hubert Guillier de Chalvron),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教授沈揆一,日本物學研究會會長黑川雅之(Masayuki Kurokawa),國際知名建築設計師伊塔洛 羅塔(Italo Rota),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視覺研究學院教授米莉陳(Millie Chen),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視覺藝術學院院長斯蒂夫 科爾茨(Steve Kurtz),德國格約克科爾貝美術館展覽部主任馬克 威爾曼(Marc Wellmann),中國美術學院雕塑係教授孫振華,紐西蘭威靈頓大學教授傑弗裏貝欽(Geoffrey Batchen),瑞典厄勒布魯藝術學院雕塑係原系主任理查德 布裏克索爾(Richard Brixel),美國加利福利亞長灘州立大學藝術系終身教授宇計等。

清華美院副院長蘇丹教授主持開幕式

設計産業論壇的主旨在於,探索高校與産業領域以及政府實施“協同創新”的思路與模式,推動製造業重鎮與學術界頂尖院校聯合,共建製造業企業的“設計創新機制”。本屆設計産業論壇主題為“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設計——設計在製造業企業轉型升級中的價值”。圍繞“2012全國科技創新大會”與“十二五”規劃精神,深入研討“2012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以及國家“十二五”規劃中提出的“由‘中國製造’向‘中國設計’、‘中國創造’加速轉變”的號召,探討設計産業從低端向高端的機制轉變。論壇活動包括四個部分:1、“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設計——設計創新與企業轉型”國際專家論壇;2、“企業設計創新方法”案例推介會;3、“設計協同創新”工作坊(成立“中國廚房設計創新聯盟”);4、“中國工業設計園區數據統計”研究發佈會(二期)

設計産業論壇將於11月12日至12月14日在廣東省順德區北滘鎮“廣東工業設計城”。屆時,出席論壇的專家有英國國家設計委員會主席Madeline Denmead,青蛙設計創始人、喬布斯設計合作夥伴Hartmut Esslinger,中國工業設計協會會長朱燾,清華大學設計戰略與原型創新研究所所長柳冠中,德國達姆斯塔特技術應用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Justus Theinert,清華大學設計戰略與原型創新研究所副所長石振宇,以及中央部委、廣東各級地方政府的領導及企業負責人等。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將不懈地致力於國際間藝術學科的廣泛交流,以及教育與産業之間的密切互動,努力推進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向“世界著名美術學院”的目標邁進。

俄亥俄州立大學教授安雅蘭在開幕式上簡短髮言並隨後做主題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