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設計

從古代設計思想中看設計的倫理性因素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5-14 09:41:13 | 文章來源: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 黃榮永

摘要:當今整個社會進入了一個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的時代,人們對於自己所創造的造物世界的依賴程度變得前所未有的程度,人類不自覺地逐漸走向了一個自我的“物化”。面對這種情況,人們也已逐漸認識到這種情況的嚴峻性,在設計領域不斷地尋求出路,人類落入了一個控制與反控制的悖論中,這樣設計的倫理性要求變的重要起來,設計的倫理性重新建構了整個社會的價值體系。

關鍵詞:設計倫理性 古代設計思想 現代設計

當今整個社會進入了一個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的時代,人們對於自己所創造的造物世界的依賴程度變得前所未有的程度,人類不自覺地逐漸走向了一個自我的“物化”。面對這種情況,人們也已逐漸認識到這種情況的嚴峻性,在設計領域不斷地尋求出路,人類落入了一個控制與反控制的悖論中,這樣設計的倫理性要求變的重要起來,設計的倫理性重新建構了整個社會的價值體系。古代許多精粹的設計思想,反映出設計的倫理性要求,通過對古代設計思想的分析,以啟示現代設計的發展。

現代設計的倫理性對於現代設計來説並不是一個陌生的名詞,設計的倫理性已逐漸深化到設計的領域內,逐步實現設計的各個方面的人性化設計,既設計要增加更多的人文關懷。最早的提出設計的倫理性的是美國的設計理論家維克多 巴巴納克(victor papanek)。他在60年代末出版了他的最著名的著作《為真實世界的設計》(Design for the Real word)。在和本書上,巴巴納克明確地提出了設計的三個主要問題:1).設計應該為廣大人民服務,而不是少數富裕國家服務。在這裡,他特別強調設計應改為第三世界的人民服務;2).設計不但為健康人服務,同時還必須考慮為殘疾人服務;3).設計應該認真地考慮地球的有限資源使用問題,設計應該為保護我們居住的地球的有限資源服務。從這些問題上來看,巴巴納克的觀點明確了設計的倫理性在設計中的積極作用,從當今設計的發展來看,設計的倫理性要求變的各位重要和迫切。設計的倫理性是以“人”為中心的價值體系的建構,進而實現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交流,人與自然的交流,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交流,同時又被分為兩個層次:政治階級性以及人與人之間平等的交流。從這三個層次上來觀察,基本上包括了設計的倫理性所要關注的內容。

設計的倫理性的要求實現了設計的重新塑造,實現了設計向新的趨勢發展,設計被賦予更深的人文內涵和情感內涵,設計從關注設計本身出發,設計與環境兩個階段走向了設計的交流性階段,實現了設計的情感交流、文化認同和人文關懷三個層次的發展,伴隨著更深的設計以“人”為本的設計目的的不斷深化。注重設計本身的思考,以設計為中心,關注設計本身的功能、裝飾、材料等等。從設計物出發,建構設計的單層次內涵;注重設計與環境因素的設計階段,實現了更廣的層次的設計內涵的建構,設計要關注環境,與環境相融合,形成一個共融的空間氛圍。設計與環境,既設計與自然環境(氣候、地形等)的相互影響作用;設計與社會環境(文化、宗教、民族生活習慣等)的相互影響與作用。設計與環境,既是整個大的區域環境的作用,更注重小的區域環境以及民族性區域環境的作用,實現設計以“人”為本的設計目的。中國當今的設計理論雖然仍然停留在這個層次上,在某些方面觸及了設計的第三個階段,從大面上來觀察設計的交流性的實現,可以説使設計以“人”本的設計目的更加完善更為深化。設計的交流性要求設計更加注重對“人”的關懷,更加注重人與人、人與自然的交流、溝通,更加注重其情感性。1995年10月在日本的名古屋舉行了世界室內設計會議,這是國際室內設計師協會的年會(IFI)。會上日本室內設計師內田繁就世紀之交、時代更替的問題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20世紀産生的物質主義的時代觀將向物與物之間相聯繫的柔性的創造性時代轉換。這是從“物”向“事”的變化,是“心和關係”的發展,也就是説是從“物質”的時代向“關係(心)”的時代轉變。他同時指出了關係時代的特徵是:地域社會的復興,與自然的協合,個性的尊重,家庭和共同體再認識,多樣化和關係的連鎖,解釋與認識的重視,故事傳説的再興。提出理論的依據是:資訊化的理論,生命的理論、自然的理論,關係與創造。同時他認為今後的設計將更加重視看不見的東西,重視關係的再發現,方法的追憶和內心的反響,將趨向綜合性的設計方法。從內田繁的理論中我們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設計更為“人”設計,設計注重人的情感的交流,個性的尊重,文化的認同記憶基礎性的物質需求等的綜合因素的關係的協同和交流,實現其一致性,使設計更加人性化、社會化。

1   2   3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