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藝術設計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中國新聞攝影事業的新輝煌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1-14 15:26:15 | 文章來源: 精英部落格 于文國

5月18日11時38分,在抗震救災採訪中,新華社記者查春明在天池鄉拍攝海軍陸戰隊搶救生命的鏡頭。 于文國攝


 

三:“兩個”奧運中,中外同行的素質比拼與良性參照

  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中,來自全世界的2.1萬多名註冊記者和1萬多名非註冊記者中,共有攝影記者2000多名。

  而在2000多人的攝影記者隊伍中,中國主流新聞攝影隊伍中的骨幹攝影記者基本在冊。這是我國新聞攝影界有史以來參加奧運會報道的攝影記者人數最多、實力最強、國際化程度最高的一次。

  能夠在自己家門口全方位的拍攝世界體育最大的盛會,與國外同行同臺競爭實屬一次難得的機會,新華社攝影部還被國際奧會授權,組建了國家奧林匹克攝影隊,負責向境內外媒體全面報道北京奧運會。事實上,為了拍好和報道好兩個奧運會,幾年來中國的攝影記者們就一直做著準備,新華社攝影部從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開始就讓一批有培養前途的年輕人上場煉手,而各報的骨幹攝影記者們則從一年前就開始陸續更換照相器材進行著賽前的各種準備。

  從最終的結果看,在近兩個月的中外新聞攝影大戰中,上會的每一個攝影記者收穫都是沉甸甸的。

  至少,中外攝影者們在以下兩個方面形成了共同的感受:

  一是,中外攝影記者增進了對體育攝影規律的認知和相互職業水準了解。 大家通過在競爭過程中,對所拍攝的諸個項目、諸個題材、諸個位置、諸個角度、諸個動作、諸種光線、諸種構圖、諸種風格、諸種鏡頭等等要素的選取運用中,相互形成了交流、學習、借鑒和了解,進而對現代世界體育攝影的規律有了更深層的認知。在兩個奧運的拍攝中,經常看到有這樣的例子,一項比賽的某個攝影機位往往成為中外記者“不約而同”的共同目標,有時候為了得到某個共同的“目標”,許多攝影記者還提前幾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趕來排隊。

  二是,用奧運精神拍攝奧運,越是資深越是“規矩”。在兩個奧運的拍攝中,中外攝影記者們處處體現出“團結、拼搏、超越自我、實現夢想”等的奧林匹克精神。

  我們看到:無論是哪國的運動員,當他們在運動場上每每出現雖然已經名次落後但仍然堅持比賽決不放棄、雖已經受傷但是仍然奮起直追的場面時,既是全場觀眾席上的掌聲喝彩最多的時刻,也是攝影記者席上的照相機的快門聲頻率最高的時刻。

  我們看到:在長槍短跑的照相機群裏,50歲以上攝影記者幾乎佔了總攝影記者人數的三分之一。而就是這些在中國攝影圈內通常看來似乎該是退役年齡的人群,卻是作品産量最高、拍攝數量最多的攝影記者。(據介紹:國外幾大通訊社平均年齡均在45歲以上,中國的《人民日報》攝影記者李石營年屆59歲,他一天的跑動量可及5個比賽場館,《解放軍畫報》58歲的大校攝影記者袁學軍心臟做過搭橋手術仍然穿梭于各個場館之中,而他們身上單是照相器材的重量就達40公斤以上。)而且,越是“大牌”記者、越是年齡大的記者其自身的姿態又越是謙和認真,越是外國記者又越是習慣於按照“規矩”辦事。

  我們看到:為了趕時間許多攝影記者的一日三餐都是在運動中用一口礦泉水、一口麵包和餅乾度過的……

  所以,2008年在兩個奧運會的體育攝影比賽場上,中外攝影記者之間形成的“對等”比拼和良性參照,讓我們難以忘卻。同時,它也表明:中國新聞攝影人在經過了自80年代初開始的“對外開放”、“走出去,請進來”、“與世界接軌”等一系列措施之後,現已初步走到了與世界新聞攝影強國“對話”的轉捩點。而這個轉捩點的形成同時又標誌著中國新聞攝影事業未來的發展模式以及宏觀思路必須做出進一步的調整。

  事實上,兩個奧運場上所形成的比拼與參照,對於中國新聞攝影事業今後如何做到“遵循規律、自主創新、引領潮流”等提出了新的課題。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專稿]西班牙女攝影家奧烏卡作品欣賞(一)
· [專稿] 失勢-攝影展
· [專稿]西班牙女攝影家奧烏卡作品欣賞(二)
· 鮑昆、栗憲庭談連州國際攝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