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拿金融危機找設計創新説事
陳根
近日看到一些文章拿金融危機説事,抓住金融危機説創新,説設計,説工業設計,説産品創新是企業唯一齣路。不懂國家宏觀經濟形式與發展趨勢,難怪發展了這麼多年,培養了這麼多的學生最後畢業出來找不到工作。因為不了解國家形式,培養學生只是紙上談兵,不負責任,所以發展到現在還沒有電腦專業發展的好。
創新是非常重要,但是不能以金融危機來談企業創新是出路。金融危機是虛擬經濟的危機,它對於真正的實體經濟影響是不大的。如果美國不出現金融危機,中國企業照樣會出問題,因為中國近幾年的發展是國家投資建築工程項目拉動的經濟發展。國家總體經濟上升,那麼自然就帶動了國民的收入與就業。中國的經濟結構不改變,中國的經濟環境不改變,企業家是不會去思考好好做産品。再加上高校的培養模式,總是培養一些與企業實際發展需求脫節的學生,最後就形成了企業家的一種思維就是設計不如抄的快。
創新需要付出代價,創新的風險非常大,一個創新的産品能否成功除了跟産品本身有直接關係之外,跟品牌跟行銷策略跟消費水準都是有很大的關係。中國目前的企業狀況與政策環境,決定了企業不願意在創新上投入過多的風險,企業考慮的是如何快速的使産品産生效益。
中國經濟結構的三駕馬車即投資、進出口和消費拉動,這三駕馬車不調整,中國製造業的明天是灰色的。國家把房地産定為支柱産業而不把製造業定為支柱産業,大環境不改變製造業創新有何出路?
中國目前的狀況不是生産與製造過甚的問題,而是生産與製造嚴重短缺的問題。舉例來説:07年豬肉為什麼會瘋狂的漲價?那是因為農民工的生活有了點提高,本來農民工飯碗裏只有素菜沒有豬肉,結果生活一改善,每個農民工的碗裏多了一片豬肉,於是豬就不夠了。豬不夠了怎麼辦?那當然是豬肉漲價,因為需大於供,這是市場經濟規律。
試想中國至少還有8億農民工,或者説是農村人口,這部分人的物質生活需求還遠遠沒有達到滿足。政府以壓制國內需求來出口創匯,08年為什麼物價控制不住?中國將近14億人口,每個人拿一盒餅乾,於是餅乾就不夠就漲價。政府一直倡導説拉動內需要,拉動內需不是政治口號,不是國家投資大搞建築,而是建立社會保障體系。
現在老百姓為什麼不敢消費?不是不想消費,而是消費了之後我生病了怎麼辦?我的孩子讀書怎麼辦?我的住房怎麼辦?這些問題導致老百姓不得不壓抑消費。因此就出現了只要老百姓消費什麼,什麼就漲價的狀況,因為物質供給嚴重短缺。
再思考,企業生存與發展需要什麼?需要充足的資金流,資金流的正常産生無非就兩種情況,一銷售量少,但是是暴利;二是利潤空間小,市場價格合理,但是需要以量為支撐。而中國的現狀是一方面企業不規範的粗製濫造,一方面又壓制消費,於是創新在國內只能成為一個冠冕堂皇的口號。
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我的個人觀點就是:政府不要干預市場經濟,市場經濟由市場進行調節與決定,政府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制與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這樣中國的矛盾就能比較好的進行解決與調節,因為中國的市場是歐美的總市場,在完善的法制與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老百姓自然就意義消費,意義享受生活了。內需就自然拉動,內需一拉動企業一時供不應求就會出現漲價,在這種情況下,政府鼓勵企業擴大生産,擴大製造。産量一上來市場就自動調節了價格至合理水準,並且可以解決非常大一部分的就業人群。
在這種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有巨大的銷售市場,但同時有存在著産品的市場競爭,此時企業為了在市場上能獲得更好的市場份額或者保持市場競爭力就必須進行産品創新。現在企業為什麼不願意創新,一方面是國內還存在著大量的低端消費市場,對於這部分市場企業創新的回報率太低,另外一方面出口的也是低端産品或者是OEM産品,創新沒有太大意義,其中最致命的一點就是玩虛擬經濟創造的價值遠比實體經濟快的不健康經濟因素存在比例太大。
因此産品創新不是工業設計領域的專家學者説多麼多麼重要,或者告訴國家要多麼多麼重視,然後給你批幾個字要“高度重視”就高興的不得了,而是國家的宏觀經濟體制如何改制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