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生活 > 音樂

汪峰李皖隔空對話:當音樂人遇見樂評人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3-27 10:30:10 | 文章來源: 南方都市報

 《生無所求》專輯封面

《生無所求》專輯封面

關鍵詞·雅俗共賞

李皖

雅俗共賞是可以做到的,但他距離這個還有點遠!

汪峰做的是大眾搖滾樂,其實就是大眾藝術中的一種,這裡面有一個核心的東西就是雅俗共賞。最好的大眾藝術是低可以低看,高可以高看,販夫走卒可以聽到他們的心聲,同時更高水準的藝術家也可以得到很高的東西。其實(大眾藝術)是個很艱難的東西,不那麼容易。

但雅俗共賞是能做到的,因為有些人有雅俗共賞的可能性———他在這個位置上是可能的,有些還可能遠遠沒到這個位置,汪峰已經達到這個位置。這個位置是可以具有力量,同時又具有一定大眾性。實際上是可以做得到的,但他距離這個還有點遠。

汪峰

只要我不傻、夠努力,做到雅俗共賞只是時間問題!

我一直認為自己做的就是主流搖滾樂,主流搖滾樂太難的原因就是這個雅俗共賞,我時時刻刻能感受到這個難。其實我覺得我創作時在流行度上考慮得很少,是因為我的初衷已經包含這點了,就是歌曲的旋律的可聽性必須過我自己這一關,那我覺得這問題就已經不用再想了。

但是我同意李皖説的,我一直想在雅俗共賞這個方面努力,我認為一定可以做到的。因為有人做到了,我覺得只要我不傻、夠努力,而且我的領悟力也還行的話,就只是個時間問題。譬如像披頭士,我們在不懂英語的時候聽,覺得太有共性了,當你看懂歌詞以後,就覺得更有共性,但你又會發現他的作品非常個人。最關鍵的就是這裡,個性和共性的兼備。實際上這就是藝術的最高境界,而且這樣的作品,一定是既有巨大的商業性,又有不可超越的藝術高度。

所以對於我來講,我兩方面都還要努力,但重心的方向絕對不會是商業性,總覺得好像目的只要一放到那裏,你就什麼都沒了,就特別傻。我只需要真正地看清自己的弱點,學會站在一個更客觀、更好的角度,也許就像李皖説的以更旁觀者的角度去看待事物,這個境界相信是可以達到的。

反差

聽汪峰的歌,你會發現一些詞語是經常會被用到的,譬如孤獨、迷茫,哭泣、沒有方向、理想的坍塌等等,這些詞語呈現出的狀態,都是比較悲觀、無助,甚至軟弱的人格。但汪峰本身的真實個性,又是個很自信、硬朗的人,從他對音樂的控制力、把握力,就特別能感覺到他的自信。所以他的個人形象和作品表現出來的狀態,會讓聽眾産生一種強烈的反差。

關鍵詞·自信

李皖

汪峰有一種超出常人的清醒,很多藝術家不具備這種清醒!

能肯定地説,汪峰是非常自信的。應該是一種超出一般人的清醒,很多音樂人、藝術家沒有他這種清醒。從他一開始做這類經典的樂隊型搖滾樂,實際上就是一種更注重精神層面的搖滾樂,更注重他的影響力,跟商業化有一定區分的音樂。這個方向他是非常清楚的,一直沒猶豫過。

其實這些年來外界對汪峰有很多爭議。我們可以想像,他這個人在面對輿論時,承受了很大壓力,甚至有時候是完全負面的口水和唾沫、謾罵,尤其是像“商業化、投降派、媚俗、完全失去搖滾樂的人格”這類評價,這種攻擊是很厲害的,很容易把人打垮。當面對這些殘酷的聲音時,很多藝術家會難以完全控制自己,多少會受到影響,但汪峰似乎從來沒有過任何猶豫,一直挺清楚他自己在做什麼,應該做什麼,這可以看出他自信的品格。

所有最自信的人,他心中都必定會有最恐懼的一面!

汪峰

我之所以表現得對很多事情自信,是因為我對做每件事都有足夠的認真度。這種認真度會讓每一個人都有自信,但不管是認真度還是自信,都是源於你對許多事情的不可確定性,就是因為不確定,才會以認真的態度去探究。我不是那種缺乏安全感的人,我覺得自信與否和有沒有安全感是兩種狀態。

其實人的性格本身就是一個很複雜的東西。在我看來,所有我知道的最自信的人,他心中都必定會有最恐懼的一面,而且自信這一面越大,恐懼的一面也會越強,兩面都少的時候,人的性格就會顯得比較平庸。所以我常常會有一種感覺,當我去思考一個事情,越是覺得自己想得透切,越是覺得自己能夠掌控時,就會發現這個事情背後還有更多我未知的東西。從表像看,這種狀況是挺矛盾的,但我覺得特別順理成章。

關鍵詞·迷茫

李皖

我相信,他的歌裏表達的迷茫無助,是他自己的真實狀態!

汪峰的歌,確實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描述迷茫、無助、沒有方向的悲觀狀態,譬如《生無所求》也是,26首歌當中用得最多的就是這幾個詞彙,其實這就是一種矛盾的人生狀態。好像什麼東西都是好的,但自己的感覺卻很糟;似乎我身處於一種幸福當中,但這種幸福我沒有很深的感受,相反是一種痛苦。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今天的汪峰無論在精神還是物質上都挺富足了,不應該還有這種迷茫、無助的狀態,他或許是在套用別人的生活,描寫其他人的狀態。但我相信不是,他的歌裏表達的還是他自己的真實狀態,而且這種真實狀態也是這張作品還算不錯的一個重要因素。確實,汪峰的個人形象一直是比較酷的,看起來比較好的那種狀態,像一種名牌生活。但其實這反而未必真實。不光是汪峰,每個成功人士在現實中都沒有大眾想像當中那麼好。我們可以去觀察社會上每一個成功人士,我們對這些人帶有的仰望性的憧憬,反而會有虛幻的一面。

另一方面,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也的確像汪峰寫的那樣,自由自在但又沒有方向,擁有幸福感,但又感到巨大的缺憾,所以汪峰總是在説,我在等待、理想的破滅、幸福的坍塌、尊嚴的碎裂等等,其實這些悲觀無助的情緒,在他內心裏,在這個時代的很多人內心裏面都是真實存在的。

汪峰

無論我的作品有多大影響力,有些事情我還是無力改變!

我所談到的這些迷茫,其實特別好理解,譬如去思考我個人的能力———即使我現在已創作了這麼多歌曲,並且很多作品的影響力已是巨大了,但我會發現,那些我認為絕不可能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依然幾乎每天都在發生。那時我就會覺得自己是多麼渺小,再有一百個崔健、一百個汪峰,那些事情依然會發生,而且那些事情是違背人性的。

這不是我在替別人覺得迷茫,而是我就是這個人,我的構造,我的喜怒哀樂,和所有人一樣。我認為這就是悲哀,這就是我的悲哀,我其實最終不會去想這是老百姓的悲哀,因為我就是老百姓,我認為沒有區別。所以這種迷茫是真正的迷茫,因為你常常會想,能不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做一點改善,最後你發現,你什麼都做不了。另外,我覺得自己無助、渺小的原因,還有公眾人物這個層面。這個渺小是真正意義上的渺小,你會因為別人幾句話就被輕易打碎了。請問你現在還有可能一個星期出去四五次,和你最最普通的朋友在普通小飯館喝酒麼?不可能!你有可能在北京街頭跟別人溜達抽煙,然後把啤酒拿到路邊喝嗎?不可能!你有可能到西單去買衣服,然後看著一個喜歡的女孩就去泡人家嗎?更加不可能!

我就是想這麼做,別人也會覺得這傢夥肯定瘋了,無論是喜歡你還是不喜歡你的人,都會持反對意見。當這些事情都不可能的時候,對一個人來説,是不是很可悲很渺小?就是這樣。這才是我所指的真正的迷茫。

關鍵詞·哭泣

李皖

還擁有能夠哭泣的豐富情感,是汪峰的可貴,也是他的局限!

除了剛提的沒有方向、迷茫、痛苦這類詞彙外,還有一個在汪峰歌裏出現頻率很高的詞:哭泣。如果把這個詞跟汪峰的形象聯繫起來,你會覺得更有意思。一方面他的外形是一個很硬朗、很堅強姿態的男人,另一方面他又不斷在表達哭泣,總是一副軟弱憂傷的模樣,我覺得這個反差會更強烈些。

但要深入去理解,這反差並不讓人覺得怪異。哭泣是什麼?簡單説,就是你被現實中某些事物場景觸動了,一下子就讓你感傷起來。我覺得汪峰就是這樣一個人,很容易被一些事物觸動,很容易産生這種虛無的感傷,我相信這也是他的真情流露,不是裝的。

所以,這其實也是汪峰的可貴一面,因為在現今這時代、這社會,情感麻木的人太多了。當人長到了一定的年齡,見的世面多了,經歷多了後,就不再會那麼容易被一些事情所觸動。但汪峰今年已經四十多,這種狀態下,他碰到一些事情還能有哭泣的感覺,這就是他的可貴。他其實是在印證自己還有豐富感情的過程。

但從另一方面去思考,哭泣在我們現今這時代當中,很多時候是一種自我救贖的象徵,一個人還能夠哭泣,還有那麼豐富的情感,往往是對他自身的狀態感到滿意、滿足。

但僅僅停留在這一點是不夠的,達不到汪峰真正想追求的東西。現實中的很多不公平不公正、動蕩的事情,會讓你淚水長流。你若滿足於這點,事實上也達不到真正的自我救贖,還必須去挖掘讓你哭泣的根源,更深入的思考。

還有個問題,他作品中整體表達出來的,我覺得這也是很有時代性的:他回到最個人的讚美。我覺得個人讚美跟哭泣有關,是對個人牽掛的、放不下的東西的一種肯定,因為這是個變化很大的時代,很多東西都有留不住的感覺。這個時候我覺得他特別強調把讚美、肯定恢復到個人的情懷中去。

汪峰

重點不是我寫了哭泣,是這個詞的背後我在説什麼!

事實上在寫這些歌詞時,我基本不會去想為什麼要用這個詞彙,或它怎麼又是一次重復。我更注重的還是考慮整首歌的創作手法和角度,有些東西一定是這樣的。當你的情緒在裏面,就會覺得它一定是要寫成這樣。

我覺得,我們要討論的重點,並不在於用了“哭泣”這個詞,應該是所有關於“哭泣”的描寫的背後,究竟要説些什麼。還有哭泣、迷茫、鬱悶、分裂的情緒,這一切在創作上,只為了最終的一個目的,就是你到底要説什麼。但要把背後的含義寫得更到位,就必須用一種讓人看完後能産生巨大衝擊力的方式去表達。而這些詞彙,這些情緒的渲染,更多是一種表達方式。所以在我的大部分創作中,決定一首歌到底要以什麼角度去寫,常常會比實際寫這首歌的時間更長,因為用什麼角度去寫,基本上就決定了你這首歌的命運。

還有一點很重要,我歌詞裏經常談到的這些(迷茫、哭泣)狀態,不是我希望談的,我認為它就是我們生命中的常態。我絕對相信,自己到了六十歲依然還會這樣寫。真正可怕的是,你這樣寫了並且發現你只有這個。我覺得在我心中最理想的,是你依然在描寫這個狀態,但你每一次都有新的東西出來。

讚賞

關於對汪峰的肯定和讚賞,外界已經有太多太多,譬如在現今這樂壇,在主流搖滾的領域,在完全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汪峰依然能保持高度的進取態度,這足以獲得外界充分的認可。所以,在這次跟李皖的交談中,我們並沒有過多地去討論汪峰優秀的一面。

但在新專輯中,一些汪峰明顯做出的進步,李皖認為還是必須要説的,譬如他在演唱方面的探索,新作中就有很好的表現。但最值得肯定的還是他的創作持久性。汪峰在他的書裏也有提到,“如果説我從音樂學院畢業的背景有什麼優勢的話,那就是將來再過了十年、二十年後,再比比誰的創作力旺盛、誰能一直寫出好的作品,那就是我。”

關鍵詞·嗓音

李皖

他的演唱天賦得天獨厚,新作嘗試了纖細的唱法,效果不錯!

其實汪峰有些方面是很好的,我們聊他的毛病居多,但必須承認的是他的天賦很高,他有些天賦甚至是得天獨厚,別人沒有的。譬如他的演唱天賦,他的爆發力、演唱的感染力,確實是老天賜給他一方面長處。然後還有他旋律的感覺也非常好,甚至可以説,他旋律的優勢彌補了思想上的不足,讓他的作品變得更有意思。

他這張作品有一些新的嘗試,也很是不錯。譬如有些歌是極為溫柔的,他嘗試了這種溫和、細柔的唱法,他以前比較少,以前他沒到這個程度,我覺得這是他的一種探索。他除了能唱大嗓,很有力量的那種鋪墊之外,還能唱得更柔和一些。也因此,跟上一張《信仰在風中飄揚》相比,這張給人的感覺會更纖細,用很小的嗓子,用民謠的作曲思路,民謠的伴奏去做,在音樂的嘗試方面,看得出汪峰也花了一些心思。

跟上張相比,差別最大的就是演唱,我自己也感覺進步多了些!

汪峰

證,再苛刻一點。而且有些時候另外一些東西可能會提醒你,也許在這個東西裏你做一些調整會更好。也就是説首先不會推翻自己的直覺和感覺,但要靠理性去修正。

其實從上一張《信仰在風中飄揚》到這張,比較大的差別就是在演唱方面,我自己也感覺進步要比過去多一些。譬如《存在》這首歌,我完全可以唱成吶喊式的,但我認為《存在》應該就是現在這個樣子,到某些音的時候,過去的話原本應該要吶喊了,卻又觸及一點以後就停了下來。基本上用的不是特別沙啞的嗓子,但我覺得它給人的衝擊感不會減少,不一定非得是那種吶喊才會有力量。應該像你説的,我們要多嘗試。

其實一首歌要用什麼方式去唱,我首先還是憑直覺,譬如我今天要唱這首歌,第一遍進棚錄音的時候,我會什麼都不思考,用直覺唱一遍。你會發現,這首歌這麼唱是最無意識和自然的。然後我開始做第二步,我需要做一些嘗試,於是我唱一個《春天裏》式的,再唱一個《飛得更高》式的,然後才去思考,我最終要選擇的是那種感覺。

我做事是這樣的,在我憑直覺唱第一遍的時候,其實已經找到我認為對的方式了,但我還是會花一點時間去繞一個彎。倘若需要繞一個很大的彎,那我絕對不會去做,因為我已經知道什麼是對的了。我只是想通過我自己的論

關鍵詞·高産

李皖

兩年多完成26首有品質的歌,這無論怎麼讚美都不過分!

談到推出的這套雙張26首歌全創作的專輯,我覺得是特別值得讚賞。我對汪峰這張作品總體上還是肯定的,一個人能夠保持這種生命狀態去感受身邊的事物,去感受他自己這種狀態,可見他一直對週遭的事物保持著非常敏感的態度,這個很難得。

其實從他的作品中能看出,汪峰並不是很缺話。他有很多話想説,然後他也經常有靈感,創作狀態也不斷有一些新的觸動自己的東西,能夠形成一首歌的動機,甚至最後形成一首歌,這些都是很值得肯定的部分。

更重要的是,這些作品不是硬做出來的。雖然我對它的品質和高度有不滿意的地方,但它證明汪峰基本上是處於一個創作力比較旺盛的高産狀態。其實距離上一張專輯也就兩年左右吧,兩年多做26首歌,而且每首歌都有一定的品質,沒有哪首歌是特別差的,這個狀態就非常好。

像他這樣一個藝人,慢慢地變大眾化,然後有很多演出、商業活動,但還能保持這個狀態,就是在證明自己還活著、還在思考、還在感受。這方面無論怎麼讚美都不過分。

汪峰

當每個領域都嘗試過後,你的強大性別人就真的不可剝奪了!

其實我就是覺得想出一個雙張。我最終能選出來的歌,不能少於現在收錄的這個量,我已經減了四五首了。實際上都可以構成三張專輯。

這是我做音樂的方式。我一直都在説,我做每一張專輯時,要到達的那個地方一定是我之前未曾去過的,這就是我做專輯的意義。我是那種把我的長項會先藏起來,然後去突破那些我沒能做到的,但我認為我現在可以去做的事情。雖然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但我還是會去試。

我不是沒考慮過這麼做的風險。也知道選擇這種方式,可能無法避免地會存在一些弊病,但當我意識到自己這次可能要做一個雙張的時候,經過一段時間的考慮,最終決定還是要做。因為我還沒有做過雙專輯,在中國(內地)的唱片史,嚴格意義上也還沒有這麼正規的。我覺得這些歌曲的集合,它本身會是一個概念。

實話説,我一開始並不知道自己能做到什麼程度,但它的意義就在這裡。之後知道了,那我會再出一張再往前一點。當我每個領域都嘗試過了,並且做得比較稱職時,我的能量就很強了。譬如你到達了20個領域後,你的強大性就真的是別人不可剝奪的了。

采寫:南都記者 黃銳海

實習生 邱曼思 李習林

   上一頁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