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生活 > 音樂

“孩子的迷笛”圓滿落幕 非洲鼓藝術家助陣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6-20 14:31:39 | 文章來源: 北青網娛樂

“孩子的迷笛”圓滿落幕 非洲鼓藝術家助陣

6月18日的夏日午後,由北京迷笛音樂學校和北京迷笛演出公司策劃主辦的音樂體驗主題活動“孩子們的迷笛”在北京朝外SOHO圓滿落幕。此次體驗活動分為演出區、體驗區、藝術工坊等幾個部分,孩子們可以在不分時段的各個區域找到適合自己參與的項目。

早在上午活動開始前,不少家長已帶著孩子來到現場等候,在樂器體驗區,擺放了專為兒童體驗的電子鼓、電子合成器和迷笛吉他,很多孩子已迫不及待的要去感受這些“聲音玩具”,雖然很多孩子都是首次嘗試,但他們表現出來的興奮或躊躇都令家長興奮不已。一個第一次彈電吉他的小男孩專注地“演奏”了很長時間,他媽媽也非常驚訝:“平時在家玩玩具他的耐性從來都不超過十分鐘,沒想到他對樂器會有這麼大的興趣!”。上午11點,活動正式開始,來自迷笛音樂學校的教師樂隊以專業的演奏水準和默契的配合完成了30分鐘的精彩表演,孩子們被深深吸。換場期間,藝術工作坊也已坐得滿滿噹噹,孩子們在家長的指導下開始分頭專心畫畫。

鼓圈活動也是此次活動的一大特色,由“孩子們的迷笛”的陳老師、裴老師向排排座的孩子們發放牛皮手鼓,孩子們煞有介事地學著老師的樣子拍打著,有的還給鄰座小朋友當起了小老師。還有來自非洲的坦尚尼亞的鼓藝術家約翰,他頭扎羽翎、身著五顏六色的非洲土著服裝,誇張的表情動作和富於感染力的純熟表演也令孩子和家長們折服。約翰一邊打著金貝鼓“手舞足蹈”,一邊鼓動小朋友加入歡快的非洲舞,正在圍觀的家長感慨到“中國的小孩子就是靦腆”的時候,一個八九歲的可愛的小女孩首先勇敢的加入共舞,贏得了大家的掌聲叫聲好,大人們也不由自主地跟著節奏扭動身體,現場變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隨後上場的段絲梨珍珠鼓俱樂部的“炫樂團”是一支名副其實的兒童榜樣樂隊。樂隊成立於2007年,幾位成員中最大的12歲,最小的只有8歲,但他們學習樂器的時間卻都已有四五年之久。更了不起的是每位成員都是多面手,在不同的曲目中樂手位置互換,形成了變化多樣的演出形式。他們此次身著統一演出服裝,精神抖擻,一上臺就秀了大段SOLO,小吉他手嫺熟地使用搖把和點指技巧,貝司的鉤擊也遊刃有餘,尤其小鼓手近十分鐘的鼓SOLO表演更是讓人大呼過癮,在場家長們無不嘖嘖稱讚。之後他們表演了《我的未來不是夢》等曲目,這支兒童樂隊以器樂演奏見長,兩把吉他兩把貝司,其中一個小朋友演奏的還是五弦貝司,他們隨著音樂的起承轉合在演奏中甩手、擊掌、跳躍,頗具明日搖滾明星風範。在連專業樂手都認定相當給力的失真節奏、金屬和弦的演奏中,幾名小樂手還互換角色,吉他手打鼓依然不打絲毫折扣,的的確確是全能的搖滾小樂手,這不禁讓人想起電影《搖滾學校》中那群臥虎藏龍的小學生。在之後的互動環節,台下自告奮勇上來的小朋友,在兒童榜樣樂隊樂手的指導下,演奏一些基本旋律,上臺來的小朋友排起了長隊,但由於時間關係也只有少數的小朋友得到了這樣的機會,看到孩子們如此高的學習興致,也令家長和主辦方感到十分欣慰。

1   2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