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生活 > 音樂

上海國際音樂周雨中落幕 杭蓋龔琳娜掀高潮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5-23 13:47:00 | 文章來源: 浙江線上-今日早報

為期兩天的上海國際音樂周昨天在上海中山公園落幕。突然降溫的天氣和連綿不斷的細雨使主辦方流失了許多觀眾,原本能容納3千人的場地,每天到場的人數還不到一半。但是11支風格迥異的來自世界各地音樂團體的表演,卻沒有因“冷場”而打上折扣。來自中國的杭蓋樂隊和龔琳娜的表演更是掀起了全場的高潮。

杭蓋的搖滾“呼麥”掀高潮

在上海國際音樂周的現場漫步,耳邊能聽到各種各樣的外語。觀眾中老外佔了一大半,本地的觀眾也是各種年齡段的都有,吸引他們的是來自世界各地的11支風格迥異的音樂團體。

來自敘利亞大馬士革的迴旋舞蹈團,是目前世界上最優秀的迴旋舞蹈和音樂表演團;來自馬利共和國的盲人夫妻二人組阿瑪竇和瑪麗安,是2010年U2樂隊世界巡演的指定暖場嘉賓;旅居法國的王利是首次回到中國表演他的口弦琴絕技……而來自內蒙的杭蓋樂隊則以他們特有的搖滾呼麥征服了在場的觀眾。(呼麥是一種由喉嚨緊縮而唱出的雙聲技法,一個人在演唱時能同時發出兩個高低不同的聲音。)

杭蓋樂隊的成員穿著蒙古長袍,手中的傳統民樂器都插上了電,而貝斯、吉他和鼓這搖滾樂的三大件更是為他們的音樂增加了火力。當馬頭琴嗚咽的琴聲響起,杭蓋樂隊結合蒙古民謠的搖滾音樂一下將在場觀眾的腎上腺激素激發出來。剛剛還悠閒地坐在草地上的觀眾,紛紛起來隨著音樂拍手舞蹈。

龔琳娜現場教觀眾唱“忐忑”

音樂節首日,由於戈探計劃樂隊和另一支來自烏茲別克的歌舞團沒能參加演出,為了救場,主辦方臨時請龔琳娜上臺教觀眾唱歌。龔琳娜一齣現,就引起了現場觀眾的一片尖叫。她身穿鮮艷的繡花服裝,一上來就唱了段勞動號子,還在現場教大家如何用鼻腔發音唱黃梅戲《天仙配》選段,“嘴巴打開,左右上下動起來,這個對鍛鍊臉部肌肉特別有幫助。”最後,當然少不了傳説中的《忐忑》,龔老師表情豐富,抑揚頓挫的現場發音“笑”果十足,全場觀眾也隨著她的歌聲“咿咿呀呀”地唱起來。

不過,與剛剛結束的首屆上海迷笛音樂節人山人海的場景相比,已經連續舉辦了三屆的上海國際音樂周的現場顯然冷清了太多。天氣不佳固然是客觀原因,但是如何讓世界音樂更加受市民歡迎,仍然值得主辦方思考。

記者發現,演出現場四週雖然用一圈白色擋板圍住,但仍有許多市民在場外透過縫隙觀看演出。一些在場外的觀眾告訴記者,280一天的票價讓他們有些承受不住。這些世界音樂本來就很難聽懂,如果能先免費向市民開放,或許他們以後會有興趣買票觀看。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