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之巔劉大為:丹青筆能造民族魂(圖)

時間:2009-03-09 11:41:34 | 來源:中國收藏交易網

人民公僕130×210cm2001年

劉大為最早被人們認為是一位工筆畫家,緣由是他早期成名的幾件作品均是工筆畫,如《馬背上的民族》《晚風》《漠上》《草原上的歌》等等。到了九十年代中後期,他的畫法逐漸轉到寫意畫上來,這才使人們看到了他大量的寫意作品。這一時期的代表作有《帕米爾高原的婚禮》《巴扎回來》《人民公僕》《雪線》等等。劉大為的工筆畫已具有很強的個人風格了,人物造型在超強的寫實能力下稍作變型誇張處理,注重在技法上吸收傳統工筆畫的優秀特點,同時大膽借鑒西方繪畫語言,在色彩運用上更加強烈,對畫面整體色調的把握上恰到好處,構圖多以橫向取勢,點線面交織的筆墨節奏,強烈地表現出了人物的生活場景及思想感情。特別是在人物刻畫上,劉大為突破了傳統工筆人物畫的表現方法,達到了非常高的藝術境界。比如《晚風》中鄧小平的藝術形象,他結合了西方的素描和傳統的線造型,人物描繪異常生動,把鄧小平作為偉大政治家的風度及平易務實的精神氣質表現的淋漓盡致,毫不誇張地説他塑造的鄧小平的形像是同類題材中最像的,同時這件作品也成為了當代工筆畫中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所以説他的工筆畫具有獨特鮮明的藝術效果。而他的寫意畫汲取了工筆畫的一些特點,比如説在形象刻畫上非常細膩,在色彩運用上比較豐富等。可以説,從一開始,他的寫意人物畫就形成了他自己的繪畫面貌。同時,我認為劉大為的寫意人物畫還有以下這麼幾個顯著的特點。首先是他具有紮實的造型功力。這一點我在之前也有過描述,正是堅實的造型基礎保障了其寫實畫風的藝術追求及境界表達。第二是靈動的線條及樸厚的運墨使畫面更富中國化的表現張力。劉大為堅持長期的對傳統的繼承與摸索,終於找到了書寫性的中國繪畫語言,這種語言為他今後的中國畫創作提供了更加廣闊的藝術空間。第三是堅持自我的同時不排斥對其他藝術技巧與形式的吸收與借鑒。劉大為認為,中國藝術的多元化是時代的必然,同時也是繁榮中國藝術的具體實踐。中國繪畫的排他性逐漸向融合性轉化,因為所謂傳統也不是僵化的,它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流動和吸納,從而形成新的傳統。所以,劉大為在自己的藝術創作中能不斷地去做一些有益的嘗試,如畫面構成意識、色彩的對比關係、整體色調的處理、光的運用等等,這些繪畫因素在他的作品中均有體現,且結合得非常融洽。劉大為的這些藝術特點為當代人物畫的發展起著重要的啟示作用,他的這一畫風的確立無疑給中國畫壇增加了新的藝術樣式,作品中藝術性與思想性的完美結合也是現實主義價值核心的最好體現。

<  1  2  3  4  5  6  7  >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