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康寧:明代藏家如何給《清明上河圖》定價?

時間:2017-08-09 21:02:06 | 來源:

資訊>藝市>

  《清明上河圖》(局部)(北宋原版)

給《清明上河圖》定價

上述定價尺規也可以用於《清明上河圖》。首先,它是一幅宋畫。按張彥遠的三古標準,它比元畫和明畫珍稀。其次,它是一幅人物畫。人物畫分大小,它屬於“人物小者”。按高濂的標準,它僅次於山水;按文震亨的標準,它可當行書。第三,它是一幅長卷。按王冕的標準,它比小尺幅的畫作要貴重。

  仇英(據陳繼儒説他的畫價可以和趙伯駒抗衡)

此外,《清明上河圖》“卷前後鈐宋人印數十上下”。(楊仁愷(1915—2008):《關於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又“有徽宗御書‘清明上河圖’五字,清勁骨立,如褚法。印蓋小璽”。“卷末細書‘臣張擇端畫’,織文續上御書一詩云:‘我愛張文友,新圖妙入神。尺縑該眾藝,採筆盡黎民。始事青春蚤,成年白首新。古今披閱此,如在上河春。’又書‘賜錢貴妃’。印‘內府寶圖’方長印。另一粉箋,貞元元年月正上日,蘇舜舉賦一長歇,圖記眉山蘇氏。又大德戊戌春三月,剡源戴表元一跋。又一古紙,李冠、李巍賦二詩。最後天順六年二月,大粱岳浚、文璣作一畫記,指陳畫中景物極詳。又有‘水村道人’及‘陸氏五美堂圖書’二印章。知其曾入陸全卿尚書笥中也。”(明·李日華著《味水軒日記》卷一)這些鈐于畫卷前後的纍纍印記,以及題字、題跋都會讓《清明上河圖》憑附增價。

“憑附增價”語出唐人孫過庭的《書譜》。至遲在唐代,“憑附增價”已經蔚然成風。李白説荊州長史韓朝宗“有周公之風,躬吐握之事,使海內豪俊,奔走而歸之,一登龍門,則聲譽十倍。所以,龍盤鳳逸之士,皆欲收名定價于君侯”。(李白:《與韓荊州書》,李白著、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二十六)海內豪俊“一識韓荊州”,就可以“聲譽十倍”,可謂典型的“憑附增價”。書畫如果經過名人題識也可以“憑附增價”。北宋畫家王詵就説:“東坡學士,天資敏慧,博雅好古,一經鑒賞,價高十倍。”(清·方浚賾:《夢園書畫錄》卷一,載盧輔聖主編《中國書畫全書》(十二))元大德年間,李玨攜王維《輞川圖》郭忠恕摹本去大都,“名公相一見,賞識鑒定,價增十倍。”(《郁氏書畫題跋記》續卷一)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