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藝術品電商成為了圈內熱議的話題,隨著社會科技的不斷進步,網路化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而藝術品電商作為藝術市場中一種新興的交易模式也 應運而生。也許是看準了藝術品電商市場的蓬勃生機和發展潛力,近年來藝術品電商更是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進一步打破藝術品傳統交易模式,打開了藝術品線上 交易的大門。那麼這些藝術品電商為何會“一蜂窩”的出現?藝術品電商的生存現狀如何?藝術品線上交易又會面臨哪些難題?
國內藝術品電商是如何“一蜂窩”出現的?
上世紀九十年代,美國成立了第一家藝術品電子商務artnet.com,這被看作是藝術品“電商”新交易模式的肇始。1997年趙涌線上、2000年嘉德 線上的成立,可謂是揭開了中國藝術市場電商時代的序幕,並挖掘了藝術品電商市場的第一桶金。至今,藝術品電商在國內發展已有十幾年的時間,初步形成了藝術 電商“大軍”的規模。早在文化部發佈的《2011中國藝術品市場年度報告》中就顯示,“2011年中國大大小小線上的、涉及藝術品交易的網站就已經超過了 1000家,到2013年底,包括拍賣公司的線上拍賣業務,這個數字不低於2000家。” 隨著藝術品線上交易的大規模發展,傳統交易模式的轉型也成為必然,藝術市場交易主體畫廊、拍賣行等的邊界不斷模糊,也使企業內部的多樣化經營也 成為一種方向。2012年9月,紐約佳士得跟沃霍爾基金會聯手網上拍賣2000多件作品,雖然有人將這次網上拍賣稱之為“史無前例的大傾銷”,然而這種純 粹網路拍賣的形式取得極大成功,總成交額遠遠超過預期。2012年中國藝術品市場進入整體調整期後,藝術品線上交易仍保持了上揚趨勢,在《2012中國藝 術品市場年度報告》中指出,“2012年我國藝術品市場的整體發展下降,市場交易總額為1784億元,同比下滑15%;但藝術品網上交易額則同比上漲 50%至18億元。”
2013年可謂是藝術品電商“大躍進”的一年。7月,國際電商巨頭亞馬遜宣佈進軍藝術品領域後,一時議論紛紛。11月,蘇寧易購推出藝術品拍賣頻道,成為 國內第一家開闢藝術品拍賣頻道的B2C網站,據透露,該拍賣頻道上線半個月即成功拍出300多件藝術品,總成交額逾500萬元。繼蘇寧易購推出藝術品拍賣 頻道之後,國美也正式向外界推廣其線上藝術品頻道——國之美。與蘇寧易購線上拍賣的方式不同,國之美採用的是“一口價”銷售。而蘇寧、國美藝術品頻道的上 線也被視為國內大型B2C電商網站涉水藝術品市場的標誌性事件。
國之美“追尾”蘇寧易購 電商巨頭之間的藝術謀局
雖然蘇寧易購和國美線上試水藝術品交易有一定的優勢,比如B2C電商本身的流量可能為其帶來大量潛在的客戶;線上銷售不但節省了製作圖錄的費用,還可以隨 時調整標的,傳播範圍也較寬泛;而且由於保證金和佣金較低,在一定程度上為買家節省了費用。但是這些似乎都不是其根本問題,在不斷實踐中也發現了一些市場 弊端。 AMRC藝術市場研究中心藝術總監馬學東指出,“國美蘇寧較敏銳,藝術電商是必然的趨勢。但是它們的切入點及選擇標的都還不夠專業,偏于日常消 費。”還有行業專家表示,“這兩家此舉跨度太大,前景難以預料,尤其是國美。因為國之美並沒有像蘇寧那樣聯合有經驗的藝術品電商一起做,而是自己獨立運 營,經驗上更加缺乏,貿然進入屬於小眾市場的藝術品領域,並不能為其帶來明顯的利潤和規模效應。”
藝術經濟學家馬健也認為還需進行重新定位和大幅轉型,“一是商品定位不清,從價格上看不具備藝術品電商同藝術品實體店相比本應該具有的低成本運營優勢和價 格競爭優勢,定位的模糊必然導致銷售的困難;二是市場認知不深,國美線上似乎依然在沿用銷售同質化商品的思路來銷售個性化商品,對藝術家的市場接受度不甚 了解,對每件作品的藝術水準不加區分,簡單地將正品行貨和正規機打發票視為藝術品的品質保證。”如此看來,巨頭電商進入藝術品領域雖然是趨勢的必然,但也 未必是一帆風順。其切入點定位和選擇藝術品的標準仍需謹慎,從而不斷發展自己的品牌。至於何時可盈利,恐怕還是需要一步一個腳印慢慢走下去。
專家:藝術品電商 先轉型再春天
即便如此,2013年中國藝術品電商仍在大踏步前進,據AMRC藝術市場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藝術品網上交易額達到30億元,同比 2012年增長了67%。AMRC藝術市場研究中心總監趙力也指出,“傳統交易模式轉型是必然,藝術品的網路化會成為一個趨勢,按照中關村電商協會預 測,2013年藝術品電商大概約18個億,到2020年藝術品電商會到80到100個億左右,我覺得可能還不止。網路化帶來的門檻降低、資訊透明,報價系 統的完整,以及不斷評估、交易的認證系統都會帶來新的發展。”
那麼對於藝術品電商數量的劇增,其市場份額的不斷擴大,藝術電商的生存現狀如何?它的“春天”又在哪?上海泓盛拍賣電子商務事業部總監、趙涌線上藝術品 事業部經理胡湖表示,“作為一個從業者我能感受到這個市場並沒有想像中這樣飛速地增長,甚至會受到傳統市場的影響而導致下滑。我認為這個數據都是藝術電商 自己公佈的,藝術電商平臺的數據比拍賣行的數據更沒有參考性。”
他還表示,“藝術電商打著面向大眾消費的旗號,給很多以前賣不掉畫的藝術家或賣方一個希望,覺得通過網路就可以賣掉一些沒有流通的作品,然後紛紛把這些作品委託給這個平臺,事實上到目前為止我沒有看到任何一個真正的平臺能成功地去構建一個大宗藝術消費市場。”而有效的線上藝術品消費群體及市場的缺失,也導 致眾多藝術品電商處於並不賺錢的處境。對於國內藝術電商目前整體的生存狀態,胡湖認為,“我覺得目前還未出現真正商業模式上藝術品電商,要麼是投錢階段, 要麼就是最多持平。”
同時,隨著藝術品電商的規模不斷擴大,其所存在著很多問題也漸漸暴露出來,如買賣雙方的誠信問題、藝術品的真偽鑒定問題,以及交易後所出現的包裝、運輸問 題等等,這些問題無疑也成為了制約藝術電商進一步發展的種種原因。正如藝術品電商研究專家王槄所言,“目前,我國的藝術品電商企業還沒有形成一個藝術品在 線交易的生態秩序,沒有形成一個完整藝術品交易的生態圈,這也是制約大多數藝術品電商企業發展的一個致命原因。”
結語:藝術品電商在中國藝術品市場中仍是一個新興産物,處於初步發展階段,雖然目前仍存在不少問題,但藝術電商其未來趨勢這點毋庸置疑。藝術品電商只要遵循藝術市場的交易規則堅持發展,相信會迎來它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