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市場

藝術品電商:質疑中成長的中國範本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8-06 09:05:59 | 文章來源: TechWeb

規模爆發後的種種質疑

線上下市場不景氣和網際網路改變全民生活的背景下,藝術品線上交易運作模式也不斷出新。據了解,藝術品電商現在的操作模式基本上有四種:

一是有線下拍賣機構將拍賣流程直接或者進行一定的改編轉移到線上進行,作品的底價一般會定的比較低甚至無底價;

二是網上畫廊,這種模式有兩種情況,可能是網上搭建的虛擬畫廊,線下並沒有實體畫廊支撐,也可能是線下實體畫廊後來建立了線上畫廊,將自己的體系搬到線上;

三是作者將自己的作品交給藝術品交易平臺全權代理,出售之後分成,線上交易平臺的分成一般比線下的藝術機構要少至少20%左右,這種方式既克服了空間限制,也克服了高額佣金和暗箱操作等不理因素;

第四種,即平臺給藝術家提供上傳畫作的“作品位”,藝術家支付相關上傳費用即可,但不介入買賣雙方的交易行為,。

經過上周藝點兒創始人劉函瑜的分享,個人認為藝術消費品衍生品也應該加入藝術品線上交易生態當中。

所以,第五種就是藝術消費品、藝術衍生品的生意,網站依靠大量青年藝術家作品,提取不乏欣賞價值的藝術元素,利用自身成熟的藝術衍生品生産供應鏈,為大眾提供帶有藝術元素的藝術消費品。

儘管藝術品線上交易模式不斷出新,線上交易額也不斷擴大,但是多數藏家對線上藝術品市場持懷疑態度。“真正做收藏的人要適應慢節奏,節奏一快就亂了。自己搞收藏的還是不要到網上買,靠網購的藏家一般無法真正進入收藏圈。”從事瓷器收藏三十幾年的資深藏家梁志偉曾經這樣表示。

大多數藏家在網站上購買藏品的價位在5000—10000之間,除非是佳士得、蘇士比這樣的在藝術交易鏈中非常具有話語權的大型拍賣,藏家都會給自己的線上交易客單價限額,與線上藝術品市場相比,客單價低的可憐。截止到現在,藝術品市場的客單價在1—5萬之間,能做到10萬以上的平臺是少之又少的。

除去線下欣賞體驗無法滿足之外,藝術藏品限額短時間內無法被突破的另外一個原因是,線上藝術品的真假僅僅依靠照片難以鑒定。有人認為藏家不會把優質的藏品或者作品放到線上去交易,也有些人認為線上藝術品的價格超過了它本身應該有的價格去支撐了電商不菲的廣告推廣費用。

另外,藝術品線上交易跟普通標品線上交易相比,規模是是無法不斷擴大,局限性又進一步擴大。而電商的關鍵一環物流也是藝術品的弱項。藝術品運輸跟普通商品運輸有很大的差別,藝術品的價值在不同時期是不穩定的,如若損壞後期索賠問題也很難解決。

質疑背後的成長:C2C平臺的躍進

儘管藝術品線上交易在規模性爆發之後,遭受到一些質疑,但是行業內的信心並沒有被打擊殆盡。來自趙涌線上的數據顯示,2009年公司業績突破5800萬,2010年業績破億,2011年業績已接近4億元。2012年第一季度,趙涌線上業績也已超過億元,增長速度超越預期。

HIHEY.COM創世人何彬也向天下網商記者表示,網站的交易額也已經突破1億,超過了798藝術中心的交易額,而支撐這些交易額的盈利方式主要是年費,相關服務費,還有佣金。

HIHEY.COM的運作方式大體上是:藝術家註冊賬號,在賬戶充值之後,才能上傳作品。上傳作品之後,藝術家可以選擇零售或者是拍賣的方式來交易作品,成交後藝術家支付30%左右的佣金。另外,網站還有機場、高端社區展覽等線下活動,用O2O的方式推廣藝術家的作品,這樣的線下展覽需要另外支付費用。

大部分的藝術品平臺也都會採用跟HIHEY.COM這樣多種運作方式共行的模式,以便藝術家能有更多的選擇餘地。

為了保證平臺的開放性,平臺在跟藝術家簽約的時候並不會跟線下藝術機構一樣買斷藝術家,只跟藝術家在平臺上上傳的作品簽約。現在平臺上已經聚集了5000—6000的藝術家,在管理藝術家方面,HIHEY.COM培養了一支50人左右的經紀人團隊,他們主要職責是圍繞藝術作品策劃線上線下的活動和展覽。

經紀人團隊根據作品或者藝術家進行有序分組,比如説有學院派藝術家小組,青年藝術家小組,還有一線二線藝術家小組。在推廣形式上也做了一定的區隔,學院派用設置獎學金來吸引青年藝術家,針對一線二線的藝術家則會去幫他們找到一些大型展覽機會和項目等,通過這樣的方式去推廣線上的一些作品。

經紀人團隊能夠更好的為藝術家提供藝術品推廣的增值服務,提高作品成交率,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平臺的黏性。截止到現在,HIHEY.COM的客單價在3萬到5萬之間,相對整個藝術品市場來説較高。

“我們平臺的模式相對來説還是蠻順的,沒有比較困難的環節,都是比較順暢的,藝術作品也交易的不錯。”HIHEY的主要經紀人之一對天下網商記者説。

拋掉佣金:做藝術衍生品的生意

相較于普通的B2C/C2C平臺,上周的線上分享主角藝點兒創始人劉函瑜分享了更加獨特的觀點:在未來,藝點兒將只收取很少的佣金,或者直接取消佣金。

支撐她敢於這麼做的是一場藝術衍生品的試驗:2013年下半年,藝點兒在自己微信公眾號裏面,和用戶一起做了一款絲巾,過程是和用戶緊密聯繫的,從絲巾花色、到最後生産出來,都由用戶決定,由此創立了自己的生活美學品牌——齊物論,通過將藝術家作品中的藝術元素鑲嵌到各種日用品當中,開發一系列藝術衍生品。

齊物論利用藝點兒上的數據和用戶資訊進行用戶圖譜的分析,分析他們的年齡、每人平均收入情況、城市分佈、受教育程度等,進而根據分析結果會,分析使用頻次最高的産品是什麼,什麼産品覆蓋人群最廣,之後和自己的粉絲一起創造産品。

另外,齊物論品牌下的每一件産品都會加入藝術家的名字,形成一系列子品牌。以齊物論與畫家張璐璐合作的絲巾 “lulu.zhang×齊物論”為例,它與張璐璐本人簽署了版權協議,更好的保護了藝術家的權益。lulu.zhang×齊物論作為齊物論試水的第一款産品,在一個月內被銷售一空。

這次成功的試驗讓劉函瑜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商業模式,於是以“和用戶一起創造産品”為核心點Nextbuy網站應運而生,並且讓她開始思考用這種方式推廣藝術家,增加藝術家的知名度。據了解,張璐璐的作品在藝點兒推出之後,升值了10倍左右。

“藝點兒瞄準的是消費型藝術品,我們馬上會開放C2C模式,實現買家和藝術家的自由交易,我們只收極低的佣金,相當於一個信用擔保的佣金。相對於藝術品傳統交易方式,我更看好的是藝術品的商品化,將藝術元素和藝術品抽離,將元素和産品相結合,這可能是將藝術大眾化最好的方式。現在藝點兒上所有的作品都會簽訂一個三方協議,藝術版權的使用權是在藝點兒手裏的。”劉函瑜這樣説道。

Nextbuy瞄準的日用品市場,藝點兒通過對平臺上作品的藝術元素對産品進行改良設計,靠産品去盈利。在劉函瑜看來,用戶只會為低價格和好産品買單。截止到目前,藝點兒已經整合了中國大概2000個品類供應鏈,主要集中在日用品裏。藝點兒的目標是:做價格上合理,既有欣賞性又有功能性的好産品。

“我們很看好藝術品電商模式,但前期我們不會太著急,也不會太在意交易量,現在我們還需要做大用戶基數,如果能拿到中國80%以上藝術家資源,不管是藝術品商業化還是P2P的租賃模式,在未來都會有非常大發展。”劉函瑜這樣表示。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