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市場

2014年誰將是中國拍賣市場的億元畫家?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3-27 16:07:02 | 文章來源: 中國經濟網

2014年春拍即將拉開帷幕,很多業內人士對市場充滿期待,甚至開始預測誰是下一個億元畫家。誠然,去年市場的“企穩回升”令人欣慰,但是否有些過於樂觀了?億元拍品面世之後,“拍場神話”、“里程碑”等詞彙瞬間附體,億元拍品是否被過度“神化”了?

億元畫家

吳昌碩有可能嗎?

2013年,繼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李可染、傅抱石、吳冠中之後,黃胄成為又一位拍賣過億元的藝術大師。各路專家紛紛出手,預測誰是下一位億元畫家,甚至有專家一口氣列出了10位畫家的名字,且不説預測結果準確與否,這種“撒網式”預測的價值能有幾何?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盤點,在專家的預測中,吳昌碩、陸儼少、黃賓虹、潘天壽、黎雄才、吳湖帆等藝術大家頗受關注,吳昌碩的呼聲比較高。這位海派的領軍人物可謂一代宗師,將書法、篆刻融入繪畫,開金石寫意之畫風,影響者不乏陳師曾、齊白石、陳半丁、朱屺瞻、潘天壽等藝術大家。2014年恰逢吳昌碩誕辰170週年,拍賣公司、畫廊都不會錯過這個機會。吳昌碩曾是西泠印社首任社長,西泠拍賣必然會推出相應的主題展覽和拍賣,北京匡時也將在春拍中推出“苦鐵不朽——紀念吳昌碩誕辰一百七十週年作品專場”。

但是,在中國經濟網記者看來,如果市場上沒有一定數量的精品釋出的話,吳昌碩作品在目前階段破億的可能性不高。雖然齊白石曾經有“青藤雪個遠凡胎,老缶衰年別有才,我欲九原為走狗,三家門下轉輪來”的讚論,但是吳昌碩的金石寫意畫風並非所有人都能欣賞,有點曲高和寡的意味;其存世作品也是良莠不齊,多種因素導致其作品的市場走勢一直較為平淡。據中國經濟網記者統計,吳昌碩過千萬元的作品17幅,大都在2千萬元以下,拍賣成交最高的《花卉屏風》也不過3696萬元,距億元還相差甚遠。同時,2014年也是齊白石誕辰150週年,齊白石的作品勢必會分散很大一部分的市場熱情。

“黃胄年”

怎麼誕生的?

2013年,黃胄是如何躋身億元畫傢俱樂部的呢?

其實,2013年春拍之時已有5幅黃胄作品超過千萬成交。截止到秋拍,黃胄共有36幅作品拍賣超過千萬,但真正引起市場轟動的還是以1.288億元高價成交的《歡騰的草原》,作為內地秋拍出現的唯一過億作品,黃胄的作品無疑備受關注,也拉動了其作品行情的整體上揚,其作品的集中成交,合力造就了“黃胄年”的誕生。

在黃胄《歡騰的草原》破億的消息傳開後,很多市場人士“歡騰”了,大肆宣傳藝術市場“重回億元時代”。億元拍品的出現的確是令人振奮的,但更需要冷靜看待。《歡騰的草原》這幅作品是由黃胄美術基金會送拍的,有一定品牌保證;同時,這幅作品是黃胄當年為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所創作的兩幅之一,堪稱黃胄的“扛鼎之作”,這樣一來,拍出如此高價位也實屬正常,如果在市場好的情況下,價格可能還會更高。

不可否認,億元拍品對市場有信心提振作用,可能引發“天價效應”。比如,2011年齊白石《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以4.255億元成交,《山水冊頁》拍出1.9435億元,帶動其整體市場價格的提升,成就了“齊白石年”;2012年李可染《萬山紅遍》以2.9325億元成交,《韶山》拍出1.242億元,成就了“李可染年”。

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副院長劉雙舟在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表示,“每年誕生一個“某某年”出來,這是必然的,但究竟是哪個藝術大家,這有很多的偶然性。而且,同一個“某某年”不會連續出現,比如,今年肯定不是“黃胄年”,不是藏家不願意買黃胄先生的作品了,而是市場已經達到一個高度,需要時間去沉澱,藏家要等待合適的時機,有這麼一個迴圈的過程”。

專家建議

不要總盯著價格

值得一提的是,支撐藝術品市場的並不是那些讓人“趨之若鶩”的天價藝術品,那只是集中在金字塔“尖部”的極少數,只不過天價拍品容易引發市場關注而已。中央財經大學拍賣研究中心名譽主任王鳳海也曾在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指出,億元拍品對市場信心有提振的作用,但這不是衡量市場好壞的唯一標準。

據AMMA數據統計,2013年總成交額為643.24億元。其中,100萬以下拍品總成交額約為274.66億元,佔到總成交額的42.7%;100萬至500萬的拍品總成交額174.32億元,佔到總成交額的27.1%,500萬至5000萬元的拍品總成交額為154.96億元,佔市場份額的24.09%,5000萬以上的拍品總成交為39.08億元,佔總成交額的6.075%,數據反映出中低端價位的拍品才是支撐藝術品市場的主體。另外,從2013年佳士得、蘇富比提高佣金的區間也能看出,中端藝術品不只是市場主體,也是拍賣公司創收的主體。

013年藝術品拍賣不同價格區間成交額佔比圖

藝術評論家、獨立策展人朱其的觀點更為犀利,他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很難理解一些媒體總是追著價格跑,過分迷信拍賣行給出的數字,但對市場背後的學術價值和學術水準有點關注不夠。

對市場“厚今薄古”的説法,朱其也予以了反駁,“厚今薄古,是針對內容來説的,不是價格。古代作品都很少有超過億元的,當代作品怎麼可能賣的比古代還要貴?很多天價拍品都不是真實成交,去稅務局查一下交了多少稅,就知道有沒有具體成交了。”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