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市場

國家藝術基金何去何從:非主流藝術依然無法企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3-20 09:38:32 | 文章來源: 華夏時報

千呼萬喚的國家藝術基金成立才剛剛3個多月,各種解讀、議論甚至吐槽已是滿天飛,藝術界多方關注和熱議情有可原,不同以往遙不可及的專項扶持資金,第一個面向所有藝術家,它往什麼方向傾斜,可能産生的連帶效應也許無法估量。

體制內外的、傳統當代的藝術家誰將成為國家藝術基金的受益者,有躍躍欲試的,也有冷眼旁觀的,花好中央財政撥款要看國家藝術基金怎樣解決這道難題。

誘人的基金蛋糕

2013年末的文化熱點話題,無疑是由文化部和財政部發起、經國務院批准的國家藝術基金的成立。據介紹,到“十二五”末,即2015年底,國家藝術基金投入總額將達到20億元,之後基金投入規模亦不會低於這一數額。中央財政撥款是國家藝術基金的主要來源,此外也接受個人和組織的合法捐贈。

按照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介紹,國家藝術基金將圍繞音樂、舞蹈、戲劇、美術、曲藝等藝術門類的創作生産、宣傳推廣、徵集收藏和人才培養四大方向予以資助,重點是藝術本體的創作生産。

和現有的一些專項扶持資金不同,國家藝術基金突破點就是,面向全體藝術領域,每個從事藝術的個人。基金的申報主體面向全社會,不分國有或民營,不分單位或個人,只要符合條件就可申請基金資助。

國家藝術基金的運作由三方構成,理事會是基金的決策機構,負責基金的頂層決策;管理中心具體負責基金的組織實施,是一個執行部門;最核心權力,比如評審、監督、驗收結項的權力,交給專家委員會。

專家委員會對申報項目可行性、藝術價值、社會價值及經費預算等方面進行評審,提出是否立項及資助金額的建議。通過評審項目提交基金理事會審定後公示。公示期滿,通知申報主體。獲資助者需與基金管理中心簽訂項目資助協議書。

“顯然是想讓各類有活力和創造力的藝術類型‘殺出’一條活路,於是讓一些冷門的諸如‘音樂、舞蹈、戲劇、美術、曲藝、雕塑、刺繡’有了更多可操作的路徑,甚至冷門中的‘冷門’——當代藝術、實驗性舞蹈和音樂等,也有了‘想入非非’的餘地。”知名藝評人陳曉峰説。

乍聽起來20億元的確龐大,但以國家藝術基金備受關注的資助方向之一“徵集收藏”為例,海外回流文物是近幾年藝術品拍賣市場上的一大熱門,天價拍品頻頻出現,過億元成交的也不在少數。比如最近一件中國青銅器皿方罍能否歸國成為文博界的熱點事件,這件器物的蓋現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已經致函紐約佳士得拍賣行,希望以2000萬美元洽購皿方罍。這只是冰山一角,如果這些回流文物都要由國家藝術基金來埋單,恐怕全都砸上也買不了幾件。

在興奮之餘,藝術圈人士冷靜下來思考後發現,20億元的國家藝術基金即使平均分到各個藝術門類,每個門類分到的數額都不會太多,看來各方競爭會非常激烈,有側重和傾向性在所難免。

誰能成為受益者

記者發現,當下申請國家藝術基金聲勢最大的是幾大協會、院團,各個都是嗷嗷待哺,而體制外的藝術家卻不被看好,尤其是從事當代藝術創作的個體藝術家,經一位圈內人士點撥,以集體的力量去爭取國家的支援,較個人更容易得到重視和關注。

中國的當代藝術從上世紀80年代起,一直未完全被納入到官方的收藏體系中,當代藝術能否依靠國家藝術基金?以及以此為生存基礎的藝術家和依託其發展的藝術機構,能否通過審查?在已經出臺的國家藝術基金申報及審批程式細則當中,在“美術類”的前面加上了一句“資助符合基金確定的扶持方向的美術作品”,卻又並未對何為“符合基金確定的扶持方向”進行解釋,讓藝術家們摸不著頭腦。

“如果説這是一縷陽光,那麼它只能照在文聯領導下的主流文化身上,對於當代藝術家和非主流藝術家來説這是不可企及的奢望。雖然從藝術本質來説,藝術不該有主流和非主流之分。‘主流文化’也不會發錢給與自己對立的‘非主流文化’去發展藝術。為了國際上的面子有時也可能分一小杯羹給類似798這樣的地方。”畫家老杜説。

“國家藝術基金要打造和推廣精品力作,但精品是用什麼標準定的,是官方定還是國際上定,還是廣大藝術家舉手表決?”老杜擔心真正的藝術沒有得到繁榮,千篇一律的牡丹花鳥,“紅光亮”、“高大全”式的“藝術”在基金的資助下氾濫,維也納的金色大廳又被中國“優秀音樂家”排滿,台下卻空空如也,到處求開飯店的華僑大叔們接受贈票。

老杜現在的正式工作為美編和漫畫作者,“地下工作”是畫家,“在宋莊我認識一些職業藝術家,他們是體制外的人,沒有工作,生活只能靠賣畫維持。他們的作品關注現實和批判,有人的內心呼喊與渴望,表達了精神上的真實。但在很多主流藝術家眼中是頹廢灰暗,不是積極向上。其實這樣的藝術家是最需要得到支援的,如果有一天我們的國家藝術基金的陽光能照進那些在體制外苦苦追求藝術理想的他們的畫室裏,相信我們的藝術事業就進步了。”

畫家楊旭從事水墨人物畫創作,多年在藝術圈中感受很深,藝術家要論出身背景,通常分為體制內的和體制外的,認為體制內的是正式的,體制外的是民間的、非正式的,這就是所謂的平臺,無形中拉開了檔次,造成了人為的地位歧視,像一些活動非體制內的藝術家是無權也無機會參與的。

陳曉峰認為,國家藝術基金申請對象不設組織和部門門檻,但是問題是民營和個體這部分的申請如何進行規範,讓誰主導審核,如何詮釋,也就是國家藝術基金“入場”的核心部分。可以預測的是這將是國家藝術基金未來面對的最具挑戰的事務之一。其管理和平衡都需要以符合創新文化思維和觀念為導向,而不是成為文化領域權力運用的配套工具。

不應變成名利場

“我不會申請,輪不到咱們。”在國畫圈裏的藝術家也並不覺得樂觀,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國畫家説,“要有平臺才行,申請會以體制內的畫家和現在有小名的居多,錦上添花,獲國家藝術基金支援的某某藝術家又是一個大噱頭。”

“目前體制內的藝術家們,開著固定的工資,畫著自己的畫,賺著體面的外快,豈不自在,而體制外的大部分藝術家們是自生自滅苦苦掙扎。同樣水準的畫家,體制內畫家的價格要高出體制外畫家若干倍。”楊旭説。既然是不缺錢的藝術家,申請國家藝術基金又是衝什麼而去呢?

國家藝術基金的專家團隊組成是一個話題焦點,在已經公佈的“專家庫推薦專家資訊表”中,入選專家將被隨機抽取,實行一年一聘。專家團隊成員對外不能以“國家藝術基金專家”身份自我介紹和開展其他工作。但對受資助的藝術家並無此限制。

楊旭認為,誰有資格當專家?誰能夠進入專家庫?這是問題的關鍵。在專家委員會的遴選上,要打破以體制內專家為主的固有觀念和操作方式,無歧視地吸收持不同藝術觀念和立場的體制外專家和藝術家。例如,當下的一些大展完全是按照某些評委的口味去判定畫的好壞,畫展成為了拼關係和追名利的場所,如果像原來那樣運作,國家藝術基金只能是體制內人士的自娛自樂。

“為什麼出現學藝術的大學生們拼命要進文化單位的現象,他們知道只有進了體制內,才有可能有更大發展,當野人是沒有前途的。”楊旭建議國家藝術基金應該建立優秀青年文藝人才的發現和培育選拔機制。

“制度、組織方式、管理機制、對象、評審、監督、可持續性,以及和現有的文化基金項目申報不重疊、項目後期管理等問題,都將是國家藝術基金需要突破的空間和是否能夠在未來長袖善舞的核心元素。”陳曉峰認為。

比如涉及核心操作環節的透明度,一方面就是藝術項目申報的透明性,另一方面就是基金監督機制如何組織起來,更具有公信力,這將是激活非常態藝術項目積極性和參與性的關鍵性所在。藝術項目“從提交到通過評審大約需要3個月的時間”,如何面對眾多的審核項目和類型,如何確保每個申請人的利益和公平公正原則,都將是國家藝術基金的巨大考驗。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