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關於蘇軾《功甫帖》的真偽之論,似乎已經超過作品本身。有趣的是,在以博物館系統文博專家代表的陣營和長期浸淫市場的專家陣營所持有的觀點,有著明顯的對立情緒。事實上,這事不單只在中國發生。
在科學鑒定的鼻祖莫雷利出現之前,長達四個世紀裏,西方鑒賞家像喬治·瓦薩裏、羅傑·德皮勒、喬納森·理查德森等大多依靠直觀感覺或是文獻認證兩種方法來對藝術作品進行鑒定。19世紀50年代,莫雷利創立科學鑒定法,非常巧妙地把比較解剖學和心理學等專業知識用於繪畫鑒定和形式分析,並對先前許多得到普遍認可的鑒定結果提出了質疑。他曾對羅馬、慕尼黑、德累斯頓和柏林博物館中的數百幅古代大師的作品重新進行了鑒定,研究成果驚人,但是也遭到了同行的嫉恨。
學醫出身的莫雷利的鑒定方法在當時備受爭議。對他的批評來自柏林博物館館長博德以及德國鑒定家弗裏德倫德爾等。他們或者否認莫雷利的鑒定方法的創新性,或者質疑其分析方法的科學性,認為更多是依靠個人對藝術品的直覺而作出鑒定方面的判斷。但是這些爭議卻並沒有扼殺科學鑒定方法在實踐中的應用。
20世紀前葉,美國人貝倫森在莫雷利方法的基礎上,將視覺形式理論與現代心理學結合,對出自不同時代和藝術家的作品進行視覺形式分析和對比,透過對局部細節的研究,揭示創作者的真實性格和心理特徵。在實際鑒定中,他拋棄了過去專注于作品的結構、比例、姿態、色彩、表情和構圖等更有普遍意義的特徵,轉而關注像手指、腳指、鼻孔、耳垂等微不足道的部位的畫法上,以解剖學的方式逐一分析,從而得出藝術家的獨特心理特徵。貝倫森開啟了藝術品鑒定學與其他領域,跨學科的合作的大門,他本人亦得到了當時重要博物館及收藏家的追捧和尊崇。
然而成名後的貝倫森卻因與畫商杜維恩互相勾結,利用其廣泛的知名度牟取利益而聲名掃地。1920 年,杜維恩在沒有看過收藏家哈恩夫人一幅疑似達·芬奇名作的情況下,就公然聲稱為偽品。於是哈恩夫人將其告上法庭。1923 年,哈恩夫人的藏品被帶到法國巴黎,與盧浮宮所藏的達·芬奇畫作進行比對。杜維恩召集了貝倫森等重量級的鑒定專家為自己出具證據,聲稱哈恩的畫是倣作。
開庭日,作為第一證人的伯納德·貝倫森已經記不清那幅畫究竟畫在什麼材料上了,這顯然大大降低了他的鑒定報告的可信度。貝倫森後來不得不承認受雇于杜維恩,並且一直接受他在經濟上的報酬。同時,陪審團還發現,提供報告的其他專家,如羅傑·弗萊,查爾斯·霍姆斯等人與伯納德·貝倫森一樣,也與杜維恩素有經濟來往。此案最終庭外和解,然而,由於這一場官司,杜維恩與貝倫森等專家之間私底下進行合作的秘密從此廣為外界所知,這也極大損害了權威鑒定家的聲譽。
聯想到發生在當下中國的《功甫帖》事件,真偽問題的學術爭論時有發生,這是最正常不過的,畢竟藝術品鑒定是建立在經驗為前提的基礎上。然而如果無法杜絕鑒定專家在參與市場運作中的利益誘惑,藝術品鑒定公正性的前提便失去了意義,又何談合理性,利益驅使才是鑒定學發展的最大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