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市場

現代漆畫:新興畫種的市場之路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11-14 16:32:17 | 文章來源: 新金融觀察報

湯志義 《惠風和暢》(90×60cm) 成交價:49.45萬元

10月27日,福建東南拍賣“名家漆畫專場”,共23件拍品,最終以成交率86.96%,總成交額442.175萬元落槌。作為一個特立獨行的新興畫種,漆畫近幾年盛行于南方等地,其發展卻大有向全國甚至國際進軍之勢。很多人好奇,漆畫的市場之路到底能走多遠?

獨特漆語言

任何畫種都離不開材料和工具,大漆作為一種獨特的繪畫材料,給漆畫樹立了個性的同時,也為之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根據史籍記載:漆之為用也,始於書竹簡,而舜作食器,黑漆之,禹作祭器,黑漆其外,朱畫其內。漆畫的歷史可追溯至六七千年以前,那時的漆器就是現代漆畫的源頭。從廣義上講,漆器上的裝飾紋樣都能稱做漆畫,不過古代漆器上的紋樣雖具備藝術屬性,卻是以實用為主。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現代漆畫摒棄了傳統漆器的實用功能,以一種純粹的精神産品展現開來。

作為東方美術的一種,漆畫和水墨畫有一個共同點:利於寫意。但從寫實的角度來説,它們卻有一定的局限性。“這是繪畫材料的缺陷。不過換種思維方式,你會發現正是這種暈染效果成就了水墨的神韻;漆畫創作也是如此——大漆色黑,用這種材料調出的色彩雖缺乏自由之感,但作為一種意象表現工具,其空間卻遠比具體的對象自由得多,如若再輔以蛋殼、貝殼、石片、木片等其他材料,漆畫就能包羅萬象了。”王和舉説。

不像那些半路“闖入”的漆畫家,王和舉大學所學專業即是漆畫(當時叫做漆器),至今其創作之路已走過了50多個春秋。他偏愛古典文學和民間藝術類型的創作題材,並認為大漆所展現出的神秘感和厚重感傳遞出了歷史的“味道”。1964年,他創作的漆畫《鹽場》參加了第四屆全國美展,並被中國美術館收藏;1984年,作品《鼓浪嶼》榮獲第六屆全國美展銅獎;1989年,作品《老子出關》榮獲第七屆全國美展銅獎。

“漆畫的藝術特性體現在其物質特性與材質美上。數千年的漆文化賦予了漆畫250多種技法,使其在發展上存在無限廣闊的空間。”廣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漆畫藝委會主任、嶺南漆畫學會會長蘇星表示,相較其他畫種,很多藝術批評家不會深入到漆畫的技法領域,更多是從畫面展現的整體效果(構思、形式美、內容創意等)去評判,比較直觀。

對漆畫家來説,不能把自己局限于傳統工藝中,要跳出思維的框,發現漆畫的形式美,從漆語言的角度出發,形成自己的獨特面貌。蘇星反對在創作中給自己設定條條框框束縛靈感的發揮,“漆畫的本體語言非常豐富,它是從傳統的技法中繼承,經過演變而成的一種獨特語言。”其實,漆畫家的成長頗為艱難,漆畫創作不僅要從色彩中汲取營養,還要從素描、光、影等繪畫元素中形成嫺熟的技法、思想,而後再憑藉自己的藝術修養,達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市場正在“擴軍”

中國現代漆畫的歷史並不長,1984年全國美展,它第一次以獨立畫種的姿態出現,至今還不到30年。然而自1984年以來,歷屆全國美展的重要獎項,漆畫均有所斬獲,福建東南拍賣品牌總監李玉山直言,從學術建設層面來看,漆畫已經頗具規模,而且從歷屆全國美展的獲獎情況來看,優秀的作品不論品質還是數量,都很可觀。

雖説中國現代漆畫還很“年輕”,但漆術卻一直是盛行於民間的藝術技法。另外,漆畫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南方的氣候、材料等條件比北方相對優越,更適合漆畫創作和研究。被稱為“現代漆畫之父”的喬十光就曾七次去福建求學。

在業界,漆畫是相對小眾的藝術形式,不過國內從事漆畫創作的群體分佈仍很廣泛,主要省份都活躍著漆畫家,美術院校基本上也都開設了漆畫藝術專業。

不僅在廣東、福建等地,國際上對漆畫的認知度亦可與之媲美。蘇星曾受邀參與西方拍賣行組織的學術、展覽活動,讓收藏家、評論家共同了解漆畫。“今年,藏家對油畫、國畫、雕塑等收藏熱情沒有往年那麼高,然而在2013‘藝術廣東’大型國際博覽會上,漆畫卻受到了追捧。很多著名的收藏家已經開始重視漆畫並出手收藏,漆畫的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可想而知。”蘇星坦言,這對藝術市場是一種促進作用,整個漆畫市場在慢慢形成,但發展有個過程,比起其他畫種,漆畫現在才剛剛起步、受到重視,要更好地發展需要多方努力。

海歸藝術家、廣州美院副教授張溫帙曾表示:“在美國,漆畫作為一種表現手法,已躋身於當代藝術的主流行列。”但在國內,卻沒有出現這種盛況,真正了解漆畫、認可漆畫的人相當有限,漆畫的價格也不是特別高。“漆畫市場起步較晚,這可能是漆畫未被藏家所熟知的重要因素。”李玉山認為,不論學術建設,還是市場發展,漆畫都需要逐步積累,倘若現在就讓它比肩國畫、油畫,無異於拔苗助長。王和舉也坦言,隨著現代漆畫的逐步發展,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領略到其獨特風采。

經典畫作具看漲潛力

以前,市場上的漆畫交易主要通過畫展實現,這幾年,拍賣行開始加入陣營中。畫廊、拍賣市場、展覽本屬於不同的市場形態,相互之間既有競爭也有補充,但在一個完善的市場體系中,這三者都不可或缺。“漆畫市場處在萌芽階段,它以畫廊、展覽為主,但隨著漆畫一級市場規模的擴大,拍賣市場也必然隨之崛起,而且從國內的藝術品市場來看,這幾年拍賣市場的導向作用更為突出,因此拍賣行關注漆畫會對這一門類的市場發展産生積極的作用。”李玉山説。

2007年,國內開始出現漆畫拍賣。福建作為現代漆畫藝術的發源地,擁有豐富的創作資源,福建東南拍賣依託本土優勢,試圖在市場上搶佔先機。從2011年秋季開始,福建東南拍賣舉辦了新老漆畫藝術家不同主題風格的專場,包括漆畫藝術家的個人專場(比如去年秋拍的“喬十光漆畫專場”)。李玉山表示,專場産生了良好的市場反饋,尤其一些經典畫作的出現,有效地激發了市場需求。但它畢竟是一個新興的畫種,很多收藏家對這個門類還不是特別熟悉,市場仍處於逐步培育的過程。

今年秋拍,福建東南拍賣推出了6位國內頂級漆畫藝術家的經典畫作,分別是王和舉、喬十光、鄭益坤、鄭修鈐、陳立德和湯志義。6人當中,王和舉、鄭益坤、鄭修鈐均獲得“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榮譽稱號;陳立德、湯志義是全國美展金獎得主;喬十光則是中國現代漆藝的開拓者和漆畫創始人之一。他們的從藝經歷,見證了建國後漆畫發展的脈絡與軌跡,分別代表了當代漆畫不同時代背景下的藝術風貌。在李玉山看來,其作品在經過近幾年的市場檢驗後,已經脫穎而出,形成了活躍在漆畫拍賣市場的第一方陣。

研究漆畫市場多年,李玉山表示,漆畫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值得大力開拓。此外,其本身的材料特性,決定了它只能做到相似而無法完全一致。即使同一幅畫,也可能因漆的變化而産生不同的效果,因此漆畫鑒別相對容易,而且投入大量的時間成本製作贗品,不符合造假者逐利的特點。

李玉山還告訴記者,漆畫的投資性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一是這個門類本身的發展前景,在這點上漆畫毋庸置疑具有很大的投資潛力;另外還要看藏家所選擇的藝術家是否有較高的藝術造詣和成就,這也是收藏投資的關鍵性因素。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