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展覽

田輝:中國現代漆畫與傳統漆器裝飾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9-03 11:40:28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一、中國現代漆畫與傳統漆器裝飾的歷史淵源

中國現代漆畫脫胎于中國古代悠久的漆文化傳統。作為傳統漆藝主體的漆器,其髹飾紋樣是現代漆畫的濫觴。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天然漆的國家。經過歷代的發展,中國古代的漆工藝水準達到了很高的造詣,漆工藝 不斷得到充實與豐富,為後世的工藝造作積累了大量寶貴的經驗。歷代勞動人民創造了輝煌的中國古代漆文化。

在古代,“漆”一直是與“器物”相伴的,傳統漆藝的主體是漆器。綜觀傳統漆器裝飾,經過歷代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兩大類型:一類是傳統圖案紋樣類的裝飾;一類是以“繪畫”為形式而表現的。前者如戰國時期的《彩繪青龍朱雀紋漆盤》、元代的《茶花綬帶鳥紋 剔紅盤》等;後者如戰國晚期的《彩繪出行圖夾纻胎漆奩》、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彩繪黑地漆棺漆畫》等。在題材上,已涵蓋了動物紋、花草紋、幾何紋、神話傳説、民俗故事等;漆藝材料除漆之外還包含了螺鈿、金銀等;表現技法也發展出描繪、鑲嵌、雕 填、彰髹等。這些都為漆畫的發展奠定了深厚的物質基礎。但是,雖然在中國古代,漆器髹飾上以“繪畫”為表現形式的並不鮮見,卻都沒有脫離器物而獨立成為我們今天所熟知的作為架上藝術的漆畫。

中國現代漆畫的誕生是在20世紀上半葉國際漆藝運動的大背景推動下,在越南磨漆畫的直接影響下,在第一代漆畫家們的努力開拓中逐漸完成的。

漆畫的獨立首先歸因於人們觀念上的改變。以繪畫的觀念而不是工藝的觀念,把傳統漆藝的材料和技法應用到繪畫創作中,是漆畫獨立的重要因素。

20世紀60年代,中國第一代漆畫家們開始了現代漆 畫的開拓之旅。經過幾十年艱苦的探索, 1984年的“第六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漆畫首次作為一個獨立的畫種在中國美術館展出。這標誌著漆畫作為一個獨立的畫種在中國美術界得以確立。中國現代漆畫完成了從傳統漆器裝飾的脫胎之變。

現代漆畫繼承了豐厚的傳統漆文化遺産,融合現代審美觀念,將漆工藝技術運用到繪畫創作之中,它不再 是附麗于器物上的裝飾,而成為獨立的審美對象。現代 漆畫拓展了漆藝的平面化表現空間,是對傳統漆藝的開 拓與發展。

現代漆畫從傳統漆藝中脫胎而來。傳統漆器裝飾 對現代漆畫創作産生了較大的影響,二者之間有許多聯繫:在工藝技法上,現代漆畫所使用的技法主要是從傳 統漆器髹飾工藝中繼承發展而來的。漆畫作品從製作底 胎時刮灰、裱布、髹漆,到繪製畫面的過程,以至最後推光、揩清處理,基本上都承傳了傳統的漆藝技法。現在藝術院校裏的漆畫教學中,也仍然沿襲著傳統漆藝的 一套技術體系。可以説豐富的傳統漆器髹飾技法為現代漆畫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是漆畫得以立足的基礎;在題材及表現形式上,傳統漆器裝飾對漆畫創作也産生了一定的影響。在漆畫發展早期,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作品基本就是把傳統漆器裝飾圖案加以放大複雜化之後移植在漆板之上的,作品中保留有較濃重的傳 統漆器裝飾的特點。直到20世紀80年代的一些漆畫展覽中,我們仍能看到這類作品。這反映出當時部分漆畫作者還沒有完全從傳統漆器裝飾的影響中擺脫出來;此 外,傳統漆器裝飾的某些審美特徵以及評判標準也對漆畫創作産生著一定的影響。時至今日,還有些人在觀賞漆畫作品時仍習慣於像審視、評價漆器那樣來判斷一件漆畫作品的優劣。由此可見,這種影響是非常深刻和久遠的。 二、中國現代漆畫與傳統漆器裝飾比較分析

首先從獨立性看,漆器裝飾附著于器物之上,處在從屬的地位。傳統漆器裝飾均依附於某種器物(胎體)而存在。因此它具有依附性和從屬性的特點。屬於工藝美術的範疇。器物首要的功能是實用,要滿足人們使用的需要,同時它又要滿足人們審美的需求。因而兼有實用和審美兩種功能,它要服務於主體的美化功能。作為整體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由於這種依附關係所決定的相對從屬性,漆器裝飾必然要受到“器物”的功能、形態、材料技術以及製作條件等的影響和制約,因此裝飾經常採用概括、誇張、平面化、秩序化等藝術處理手 法。也正是由於器物主體的功能限制了漆器裝飾的造 型、色彩、題材、審美特徵、技術特點等等,使漆器裝飾建立了自身特有的評價系統和技術體系。漆畫作為繪 畫創作,則是純個人化、獨立的審美對象,屬於純美術的範疇。現代漆畫已經擺脫了傳統漆藝裝飾對器物的從 屬地位,不必為美化主體服務。漆畫創作強調的是自我 表現和個性化風格特徵。漆畫家在創作過程中更為關注 的是對自己情感與審美觀念的表達,遵從繪畫創作的基 本規律。

由二者獨立性的差別也引出了漆畫與漆器裝飾在審美判斷標準上的差異。漆器作為“器物”,其裝飾 紋樣必然受到器物形制及實用功能的影響。歷代髹漆藝人發揮聰明才智,創造和豐富著漆工藝技術,從制漆、做胎,到髹漆、彩繪、鑲嵌、雕刻以及最後的打磨、拋 光、揩清,均形成了一套嚴格細密的工序。漆器裝飾紋樣製作上的細緻、精巧、嚴格,即是由器物的功能所決定的,它的主要目的是美化造型,增加器物的藝術感染 力。因此,傳統漆器裝飾非常講究“材美工巧”。作為 漆畫創作,漆工藝材料和技法只是畫家表現的媒介和手段,畫面效果是其靈魂與核心。材料和技法是為畫面效 果服務的,它是作者表達心跡的媒介物,在這裡創作者主動地去支配漆工藝的技法和材料。“前者將漆和工藝看做是其作品的本質部分,後者僅看做是一種手段而已。” 為了恰當地表達作者的意圖,隨心所欲地選擇這些技法和材料。所以,漆畫中對於漆工藝製作的評判標準,不能簡單地以對傳統漆工藝的審美標準一樣,要求平整、光潔、細膩、精美。它的判斷標準主要是選取 的技法和材料是否恰當地體現了作品的意境以及作者的構思。比如在漆器行業中評判漆器製作的優劣時有一條審美標準,即要求“平、光、亮”。這在漆畫創作中不一定適用。依據作者的意圖表達,如果需要“平、光、亮”的畫面,而沒有磨平、做光、拋亮那當然不能算作 一件成功的作品。但這不能一概而論,更不應成為衡量漆畫技法優劣的主要標準。根據不同風格樣式,不同題 材的需要,有的畫面則不需要做到“平、光、亮”。

此外,與傳統漆器裝飾相比,現代漆畫在表現形 式、風格樣式上得到了較大的拓展。漆畫作品中既有寫實為主的,也有以裝飾風格取勝的,還有進行抽象表現的。漆畫家們廣泛地學習借鑒古今中外一切優秀的造型藝術成果,豐富自己的漆畫創作。作為年輕的架上藝術的漆畫,近幾年更是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一批受過較高繪畫訓練的作者加入到了漆畫創作隊伍。他們帶來了許多繪畫創作的新觀念,融入到自己的漆畫創作實踐當中。給漆畫帶來了許多新面貌、新形式和新風格。正如范迪安先生所言:“在漆畫中,藝術家寬闊地表達了個人對外部世界的體驗,各種漆藝技巧與藝術主題相吻合,構成了其他畫種不可取代的藝術表現力。漆畫的興起,不僅豐富了傳統漆藝的品種,而且使漆藝更多地進入現實生活空間。” 三、結語

現代漆畫從傳統漆器裝飾發展而來。它們二者血脈相連,有永遠割捨不斷的聯繫。作為現代漆畫母體的傳統漆藝是現代漆畫永遠取之不盡的寶藏。中國當代漆畫創作在取得了巨大成績的同時,也遇到了許多問題。如天然漆在漆畫創作中的失守,就已形成非常嚴峻的現實問題。維繫中國現代漆畫與傳統漆器裝飾血緣關係的就是天然漆。漆畫作者如果放棄了天然漆,也就等於放棄了自己的這種血緣關係,丟棄了自己的文化身份。因此,希望當代的漆畫作者在這個問題上能夠給予足夠的重視。

中國現代漆畫的創業者們完成了漆畫開門立戶的第一步。願漆畫的後來者們再接再勵創造新的輝煌。註釋: [1]李硯祖,《漆藝即漆工藝》,《美術觀察》,1996年第11期,第15頁。 [2]范迪安,《走向新空間——漆藝的現代之旅》,《中國·日本現代漆藝展作品選》,福建美術出版社1992年版,第37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