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媒體稱,大陸經濟增長亮眼,快速增加的富豪大手筆收購藝術品,讓大陸的拍賣市場熱鬧非凡。但也因為大陸贗品充斥,這些藝術品是否為真跡受到質疑,不少拍賣品最後淪為流標。
台灣“中央社”網站10月28日報道指出,大陸拍賣市場混亂,贗品滿天飛的傳言不斷,《紐約時報》當天以兩大版深入報道大陸拍賣市場,讓外界一窺大陸藝術品市場真相。
報道指出,2011年5月大陸嘉德春季拍賣會上,大師齊白石的水墨畫《松柏高立圖 篆書四言聯》以4.25億元人民幣天價成交。一時之間,大陸拍賣市場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不少拍賣行競相搶進大陸市場。
報道稱,兩年過去了,這幅作品仍棄置在北京的倉庫裏,因為買家質疑作品真偽,拒絕付款。不光是齊白石的作品沒能成交,這場拍賣會上第二、三、四、六、九位賣出的高價作品也都因為買家拒絕付款而流標。
報道指出,另一個問題則在於大陸市場充斥大量製作的贗品。三年前以7280萬元人民幣高價賣出的徐悲鴻名畫,就被發現是他去世後30年,一位大陸美術學院學生在課堂上的練習畫作。
報道稱,北京當局2013年7月關閉河北一傢俬人博物館,理由是其四萬件展品都是贗品。
根據大陸藝術品資料公司雅昌2012年的研究估計,大陸約有20個城市,多達25萬人從事製造和銷售贗品,不少地方還有完整的生産線,做工精緻,不易辨識真偽。
報道指出,贗品氾濫也讓拍賣會得標者拒絕付款的情況越來越普遍。大陸拍賣行業協會統計,過去3年,價值超過150萬美元的藝術品,約有半數因為買家不付款沒有完成拍賣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