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畫廊業發展需深諳市場需求 但不能一味討好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7-04 10:21:53 | 文章來源: 新民晚報

在藝術品市場由熱轉冷的環境中,畫廊該如何面對?剛落幕的亞洲畫廊藝術博覽會的一些現象值得業界思考。

發掘剛性需求

市場的冷卻,使得原本主要依賴暴炒投資升值概念維繫的藝術品市場沒了方向。“但人們疏忽了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社會確實存在對藝術品的剛性需求。”羅浮紫藝術中心負責人毛文采説。

毛文采分析道,上海是個現代化國際性大都市,我們選擇引進藝術品,尤其公共環境中的藝術品,一定要凸顯國際性大都市的風采和審美品位及合適的價格。上海靜安雕塑公園就是一個成功的案例,目前它已經成為國際雕塑界關注的藝術空間。

上海大劇院畫廊新推出的兩位日本藝術家引起了記者的關注。一位80後日本畫家,作品是青春、可愛、卡通型的油畫;一位老畫家,作品是靜謐、浪漫、溫馨的風景畫。他倆的作品售價都是1萬多,很受歡迎。

引領審美品位

挑選藝術品和藝術家,既要深諳市場需求,但也不能一味討好市場。畫廊應該以更高的審美和更遠的前瞻性去引領市場───

羅浮紫前些年成功引進美國雕塑家彼得・沃德克的作品後,該雕塑家獲得了國際性的權威的大獎,使其名望和市場行情進一步提升。

阿納・奎茲的作品,在亞洲畫廊藝術博覽會上亮相,在引進之初曾被懷疑是否會有市場,因為這些像紅色“遊戲棒”這樣“亂七八糟”堆在一起的雕塑,迥異於我們過去常見的雕塑。但結果非常成功。

但獲得這樣的成功也不容易,建立專業信譽非常重要。該畫廊的創辦者需具有在國際著名廣告公司和跨國公司的管理經驗,使之在推廣其藝術家和企業管理、行銷方面更有章法。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