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上海畫廊業:成型很早商業性受爭議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1-22 10:28:14 | 文章來源: 中華古玩新聞網

    上海的畫廊業成型很早,而其“商業”性備受爭議。正如評論家所説,拍賣行、畫廊是構成藝術品市場的基本要素,而風起雲湧的拍賣場、體制和針對性政策的缺失,讓上海的本土畫廊業發展處於一個微妙而尷尬的境地,與初始時期已大不相同。

上海的本土畫廊業起步于20世紀90年代以後,這些畫廊中多數為私人畫廊,規模小,經營作品的品質、檔次、高低都有,除了經營作品,還進行一些配框、裝裱業務。只有少數畫廊資金雄厚,實行西方代理制,有明確的定位,專業性較強,如上海龍畫廊、華氏畫廊、藝博畫廊等。即使如此,上海仍屬國內開辦畫廊的領先城市之一。

那時候上海市政府鼓勵文化産業發展,對老工業廠區進行改造,形成了莫幹山50號、盧灣區太康路、靜安區昌平路、黃浦區福佑路四個創意産業群,集中了很多來自各地的畫廊和藝術家工作室。正如一位上海本土畫廊主所描述的那樣:“當時證券市場和期貨市場相繼開放了,買認購證的股民已經掘到第一桶金了,拍賣行也響槌了,市場很活躍,賺錢效應很明顯,油畫相比中國古代書畫的市場,還差一大截。這裡就有藝術市場的盈利空間。”而當時國內的藝術品市場還沒有啟動,許多畫家脫離國家體制,他們需要一個地方展覽和銷售他們的藝術品,畫廊越早介入就有機會收藏到越多經典的作品。部分畫廊並不主動去尋找畫家,而是守株待兔。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許多外國資本進入上海,創辦畫廊,其中有香格納畫廊、傑畫廊等。上海本土畫廊多籌謀降價以打出自己的牌子。部分畫廊更是選擇依託圖書館和高校區深厚的文化氛圍,海內外富商巨賈購宅居住的背景,及上海國際展覽中心等堅強後盾,取得一定的優勢。如1998年成立的藝博畫廊,其主持趙建平出身銀行家,以其獨有的金融家眼光選址在商業繁華地帶。稍後成立的海萊畫廊和古北畫廊也是如此。

由此,以商業為主的徐匯區、文化與商業相容的黃浦區、浦東的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等幾塊畫廊陣地,基本構建了上海畫廊業的區域化結構,上海畫廊業的發展似乎再也脫不掉“商業化”和“各自經營”的印記。當然,這與上海傳統書畫店和箋扇莊的經營方式有一定的淵源。比如畫店出去覓攬大小書畫家作品,張挂于店堂和櫥窗,售後按十分之一收利,這樣的經營方式相當於代銷,在今天上海畫廊仍非常普遍。箋扇莊雇用畫家為其繪製箋扇作品,以謀取利潤,這也和今天上海畫廊簽約畫家有很大的相似之處。而在商業層面上的穩重與謹慎,上海畫廊則與北京有一定差距。

2001年始,據有關部門統計,上海冠以“畫廊”之名的店家共有320家,但十年來似乎始終未走出初級階段,大大小小的畫廊在規範經營和藝術水準上都無法保證,大部分被視為畫店、畫攤或藝術商品寄賣店,很多畫廊並沒有自己的判斷和定位。在藝術品市場鏈上,上海有著“別樣”的風景,不按照“遊戲規則”玩的藝術家、畫廊大有人在,無非以圖利潤最大化。2003 年北京環碧堂的李國勝以翻一番的高價從藝博挖走夏俊娜,可以視作國內畫廊與國內藝術家合作的典例,基本可以折射出畫廊業所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

於是2008年的金融危機,一大批上海畫廊面臨“開關”問題。聖東方畫廊撤回北京,五千年畫廊搬到了租金更便宜的去處,藝術景畫廊也撤回了M50。上海春天畫廊總經理葛千濤表示,10萬元以上的藝術品幾乎都賣不動了,而這個價位,在此前兩年真的不算什麼。虹畫廊更是一個典型例子,在沒有很好的專業知識和經驗的前提下,在2005年的藝術品市場也能賺個盆滿缽滿,但其銷售業績遭遇經濟危機後便一落千丈,這種情況可説是上海畫廊業的縮影。

總體來看,上海行業洗牌之後,投機、炒作開始減少,生存下來的畫廊由此踏實了許多。奧賽畫廊負責人蔡彭城認為,這跟畫廊的藝術品收藏體系有一定的關係,那些藏品力量比較雄厚的畫廊在難以為繼之時,拿出部分賣出,緩解資金週轉壓力。而就在畫廊業的整體頹勢下,上海居然有畫廊逆勢開張,比如思竹畫廊、延畫廊。一些畫廊終於將注意力從作品的價格轉移到作品本身和藝術家身上來,“我們不能因為夢露死了,就不找情人”,一線大名家的作品幾乎“斷供”,想要成為一個有市場預見性和導向能力的藝術機構,必須提前挖掘二線成熟名家的價值。

如頂層和東廊為代表的一批畫廊,更多是為畫廊的專業性而奔走。頂層經營的多是現代派作品,扶持邊緣畫家,因此國內的市場顯得異常狹窄,95%以上的顧客是外國人。東廊李樑所頭疼的事情是市場永遠跟創作有距離。而注重商業成效的畫廊在選擇畫家上更有其孤制的標準,藝博的十余位固定簽約畫家多為70年代以後出生,但風格卻並不前衛,這種處在專業與非專業邊緣的風格,在市場上更容易得到認可。華氏畫廊強調學院出身、專業訓練。亦安畫廊負責人張明放也説過,“我不可能再去做一些名頭很大的人的東西,他們會成為新的"古董"。”“我希望有參與感。要做就要做我很有發言權的,我要有自主權。”

與藝術家的合作方面,因為像開始一樣自由選擇畫家和作品的餘地不多,而且難以留住畫家,畫廊多摒棄代銷,採用買斷和展覽合作經營兩種國際通用方式。而辦展覽和參加博覽會是提升畫廊的一個重要手段,這點是上海畫廊主的共識。但畫廊參加博覽會有時無法打平參展成本費用,單靠一級市場的經營,似乎難以為繼。上海首屆藝博會舉辦于1993年,16年過去,持續參加的畫廊寥寥無幾,能在上海藝術品市場樹起品牌的畫廊更是鳳毛麟角。開辦東廊藝術的李樑曾説,上海難混,成本高,這是一個惡性迴圈。

業內人士也在積極尋找解決辦法,國內大多數比較成熟的市場門類都已經有了全國性的行業協會,但上海至今沒有一個官方畫廊協會,9月在上海紅坊藝術園區自發組織成立的 “畫廊聯盟”,由藝博畫廊、華氏畫廊、視平線畫廊等7家畫廊組成,讓一貫以鬆散面目示人、各自為政的上海當代藝術界有了一些“抱團取暖”之意。這個新的聯盟是否會對上海畫廊業發揮作用,連組織者都無法明確下定論,並不像一些畫廊主對畫廊聯盟的期許“抱團還能渴望政府支援”,視平線畫廊負責人吳從容並未刻意用此舉來爭取政府。用自己內部的小團結來打破這種“江湖之遠,廟堂之高”的境地,從另一側面也反映其尷尬,而多數上海畫廊主仍抱著樂觀的心態和長遠的眼光去面對現實,腳踏實地先把眼面前的事情做好,是上海人的特質,也是這個行業未來有更好發展的信心所在。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