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2013匡時春拍整裝待發 6月4日舉槌開拍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6-03 19:43:57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蔣兆和(1904—1986) 九蘭打夯 紙本鏡心 1958年作

北京匡時2013春季藝術品拍賣會即將拉開帷幕。預展時間為6月1日至3日,拍賣時間為6月4日至6日。地點均為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

中國書畫

得力於藏家鼎力支援,北京匡時將首次開闢中國書畫夜場,通過夜場的方式為藏家集中呈現更多重要作品,並進行學術上的思考和梳理。此外,中國書畫部分還精心打造了民國書法、扇畫小品、于右任書法、近現代書畫、古代繪畫、古代書法、當代水墨等專場拍賣。

黃胄(1925—1997) 民族大團結 紙本鏡心 1982年作

“澄道”——近現代書畫夜場

北京匡時首次推出的近現代書畫夜場,精心斟選五十余件近現代名家扛鼎力作以饗各位藏家。整場夜宴薈萃了齊白石、張大千、傅抱石、徐悲鴻的多件精品,意在向近現代大師致敬。齊白石《松鷹圖》、《居高聲自遠》寄寓老鷹如鶴壽千年之美意,老人畫“松鷹”多作于定居北京之後,表達其對“蓋世英雄”的呼喚,能求獲此題材的非當時顯達莫屬,因而老人落筆也格外精心。今年是大千先生仙逝三十週年,專場特別斟選多件張大千銘心絕品,意在表達對大師的緬懷和致敬。張大千《天師洞》原係香港著名收藏家郭志權舊藏。張大千《李德裕見客圖》曾為李秋君侄女李名靜收入藏匣,見證一段“韆鞦佳話”。傅抱石金剛坡時期所作大幅《後赤壁圖》,自1978年以來出版著錄多達十余次,為傅抱石傳承有序的經典之作。傅抱石《林和靖賞梅圖》也為金剛坡下創作的佳制。徐悲鴻為一級上將、空軍司令周至柔所作《採芝圖》、徐悲鴻罕見設色奔馬《天馬行空》等均是流傳有序、名家收藏的精品力作。

在藝術家所著力營構的作品中,尺幅最大者往往因特殊條件使然,傾注了藝術家最多的時間與汗水,用功最深,又最具典型意義。黃胄《民族大團結》足有36平尺之巨,與其1959年為人民大會堂創作的作品為同一主題,表現“愛我中華”的宏大願景。張善孖畫虎成癡,《十二金釵》早在民國就有單行本行世,以《西廂記》為題,猛虎千嬌百媚,畫盡“五百年風流孽冤”。吳冠中《山村好風光》、蔣兆和為新中國水利工程“十三陵水庫”作《九蘭打夯》、亞明歷時六年完成的代表作《長江頌》、田世光為北京人民大會堂湖南廳湘繡陳列創作《和平頌》八連屏等俱為藝術家主題宏大、氣勢恢宏的煌煌巨制。

夜場照顧到地域間的均衡,海派、嶺南、長安各大畫派精品雲集,百花齊放。趙之謙《紈扇書畫四條屏》由葛昌楹、錢鏡塘等名家舊藏,出版著錄多達十余次。吳湖帆《撫孤松而盤桓》輔經多方出版、謝稚柳《魚飲溪堂十八圖》,上款著名印人吳子建。兩件傅雷上款的黃賓虹山水《松風琴韻、湖山欲雨》係榮寶齋舊藏,經人美、上海人美多次出版。三件王羽儀上款的作品,黎雄才《陽朔春曉》,關山月《草原牧歌》、郭沫若書法品質整齊。石魯《印度舞女》乃先生五十年代中葉前往埃及數國寫生所得,是經多次出版的一件名作。何海霞《金璧山水》創作于1964年全盛時期,細路山水又敷以金彩難得一遇。

民國書法專場

民國書法專場擷取百餘件民國名人書法精品,涉及多位重量級的民國政要、將領、學者、書畫家,其中不乏名家上款、首次現身及具有趣味性的作品。梁啟超1914年作《歐洲戰役史論第一編》手稿,不僅是一部精美的書法藝術作品,更是中國參加一戰,作為一個“國家“崛起,以及後來五四運動的發生,這一段歷史的真實載體,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梁啟超《楷書十七言聯》創作于為紀念蔡鍔而建的松坡圖書館,並由梁氏知交好友唐天如上款。胡適《行書七言聯》淋漓闡釋其“做人如作詩”的主張。鬱達夫贈予福建《星閩日報》社長胡夢洲的《行書〈毀家詩紀〉之一》創作時間在香港《大風》發表前夕,可視為鬱達夫創作原稿之一,頗為珍貴。弘一楷書《華嚴經》,寫于1926年,用筆自然,端正凝重。章太炎《篆書自作詩》、鄭孝胥《隸書節臨〈張表碑〉》均為章士釗上款,氣勢磅薄,是二位難得一見的代表作品。此外林語堂致愛女林太乙的行書, 1944年元旦,馮玉祥、朱家驊、于右任、吳敬恒、戴季陶、張繼、梁寒操、章士釗、張道藩等二十八位民國政要一同展觀仇英《群仙行樂圖》並欣然題跋之集合亦十分精彩,堪稱一部“民國名人書法字典”。

挹翠廬藏于右任書法專場

“挹翠廬藏于右任書法專場”輯結于右任先生早中晚不同時期書法作品,風格變幻多元,拍品大多數為名家珍藏流傳有序的精品,堪為研究民國書法史和中國近現代書法史的重要藝術文本。專場中的《鄒海濱先生墓表》即是于右任先生晚年典型的“標非草書體”精品,冊首有“僑務之父”鄭彥棻題簽。四件台灣著名美術家李可梅舊藏的于右任書法,係出名門,精心保存。于右任為何應欽所書《楷書八言聯》、為何應欽弟何輯五作草書《滿江紅》四屏,見證民國二老友誼,傳為美談。兩件于右任《魏碑五言聯》一為北京文物公司舊藏,四川省主席劉文輝上款,一為國民黨最高法院院長夏勤上款。于右任《草書七言聯》不足盈盈一尺,曾出版于1964年的《右任墨存》,堪稱于右任為數不多的精心妙構。

林風眠 (1900—1991) 白荷 紙本鏡心

近現代書畫專場

近現代書畫專場將推出600余件近現代書畫作品,集合了十九、二十世紀眾多名家精品力作。林風眠《白荷》由張宗憲先生友情提供。幽暗夜空中白荷亭亭玉立,暗香浮動。其微妙的色彩運用,令人強烈感受到情緒、情調和意境的籠罩。專場囊括眾多張大千作品,其中一件潑彩山水《重岩輕舟圖》是張大千為著名古跡鑒定專家楊嘯谷之子楊秀拔所作,是其花甲之年變法成功的有力證明。齊白石《鐵拐李》原為北京文物公司舊藏。海派名家作品吳昌碩作品《不入千紅萬紫中》、程十發創作《萬丈奇峰》陸儼少《雁蕩奇峰》均為藝術家的風格代表佳作。長安畫派專題中石魯、何海霞、趙望雲等均有不俗表現,係為英雄而浪漫的時代語言。

扇畫小品專場

書畫小品專場囊括了二十世紀所有重要的翰墨名流、畫壇精英。徐悲鴻《立馬圖》兩幀,僅盈手,堪為徐悲鴻作品中的最小件。更有徐悲鴻為星洲摯友韓槐準所作《墨豬圖》,傾力之作只為博君一笑,映照出風雨名士間的一片赤忱。張大千《黃山蒲團松》寫為好友錢化佛五十大壽;潑彩《雪山》為賀民國知名律師厲志山七十壽辰;《擬八大墨荷》成扇,甚得八大凝練靜穆之趣,由孫中山秘書長楊賡笙上款。傅抱石《赤壁圖》1944年端午後一日作于重慶金剛坡。黃君璧《探梅圖》多方出版,《紅棉》、《牽牛》兩幀皆寫于日本紙卡之上,屬畫家傾力之作。

古代書法專場

古代書法專場匯集張瑞圖、祝允明、王鐸、董其昌、倪元璐等風標獨異的作品。祝允明《草書<蠶衣>五篇》手卷六十歲重錄三十歲作品,歷經清代金俊明、英和、繆頌、嚴群遞藏。王鐸《草書致文侯語》經東京中央美術館中國明清書畫展。另一件《臨王徽之帖》曾旅日展覽,出版于日本二玄社、藝聞社等多次,並被著錄于《王鐸年譜》。董其昌《楷書心經》由周壽昌、蔣汝藻、林宗遠遞藏,有民國藝苑真賞社珂羅版單行本出版。另一件《倣米南宮書王維詩》為王世傑舊藏,並出版于1967年的《藝苑遺珍》。 張瑞圖《草書後赤壁賦》原為武漢文物商店舊藏,著錄于《中國古代書畫圖目》。松下清齋本《宋拓化度寺碑》為明王世貞舊藏之一種,經王文治婿陸恭、金石學家李宗瀚遞藏。倪元璐《臨十七帖》、趙之謙《楷書<新論>》、張瑞圖《草書夜宴安樂公主宅》,等均是難得的佳制。

劉墉(b.1949)晚山 紙本鏡心 1974年作

古代繪畫專場

本次春拍古繪畫專場亦不負眾望,甄選出多件明清以來大師的扛鼎力作以饗藏家。“抗希齋”藏明清扇面專題尤為引人注目, 17件明清扇面均為香港著名收藏仇焱之先生舊藏,包括沈周、陸治、文嘉、陳洪綬等精品力作。清初板塊中,石濤的《竹石水仙》係王季遷舊藏。為祝壽而作,經徐邦達先生《改訂歷代流傳繪畫編年表》著錄,是研究石濤晚年創作、交往的一件重要作品。兩件王翚《瀟湘遠岫》和王原祁《倣梅道人山水》均為清中期收藏鑒定家王祖錫舊藏。另由清代書法家劉墉所藏,經永瑆題跋的錢榖《夏日山居圖》;黃君璧門人林氏思道堂舊藏,張大千題跋的董其昌《擬北苑山水》立軸;王原祁《青綠山水》;程正揆《春山閒居》等明清繪畫精品同樣值得期待。

1   2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