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文化保稅區讓藝術品交易更便捷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1-07 19:42:13 | 文章來源: 北京晚報

“假設這是一個義大利古董級的玻璃杯,他們會為這個杯子專門設計包裝箱子,據説這個箱子非常結實,即使飛機失事箱子都不會破損……”在歌華集團的會議室裏,北京歌華文化發展集團總經理李丹陽手裏拿著一個白色的包裝模型對記者説,他手中的模型是德國哈森坎普運輸公司送給歌華集團的小禮物。德國是全世界公認包裝技術最好的國家,哈森坎普運輸公司更是其中的翹楚,目前歌華集團已經和哈森坎普運輸公司確立了合作意向,同時“牽手”的還有蘇富比、香港信德等著名公司,在不久的將來它們將活躍在亞洲最大的藝術品交易市場——天竺文化保稅區裏。

去年3月,由文化部和北京市共同支援建設,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和北京歌華文化發展集團合作建立的天竺“文化保稅區”正式啟動,“文化保稅區”基地規劃用地260畝,建築面積51萬平方米,投資總額50億元,預計2013年部分建成並陸續投入運營,于2015年全部建成並運營,年營業額有望超過500億元,項目年收益超10億元人民幣。

“文化企業可以省錢省時間”

很多人對文化保稅比較陌生,李丹陽介紹,文化保稅區就是把以往工業貿易企業的優惠政策移植並創新到文化産業上,對藝術品進出口實行減稅、免稅、保稅等政策。比如,按照規定境外物品入關展覽時間不能超過6個月,否則視同銷售,要徵稅,但是有了文化保稅區後,快到6個月,可以回到位於文化保稅區的展示交易中心,相當於出關,再回來又可以做6個月,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境外來我國開辦各種展覽的積極性,節省了展覽公司的時間。

“在保稅區內,文化企業可以省錢省時間。”李丹陽説。從創意策劃企業、文化生産製作企業、文化産品行銷企業到為文化産業服務的報關公司、金融公司、會計事務所,文化保稅區整個鏈條中每一個點都將請最重要的文化企業入駐,並聯合成立合資公司,歌華文化會給企業提供政策和各個方面的便利和優惠,入駐企業主導運營。

“把中國的藝術品推向世界”

當前國際文化産品交易市場的競爭異常激烈,中國已經逐漸成為藝術品交易的中心城市,年成交額達到1200億元,但是中國藝術品交易的全球化程度並不高,80%的交易量是中國書畫。造成這種局面的重要原因是國內敏感物品物流的支援系統不夠完善,“人們表面上看到的只是拍賣會上的舉槌落槌,其實這背後還包括藝術品的包裝、運輸、保險、融資等十幾道服務體系,是一套全産業鏈的服務體系,歌華集團今後的定位就是藝術品交易的服務供應商,並利用優質高效的渠道把中國的藝術品推向世界。”李丹陽説。

世界先進的藝術品物流企業是如何運作的?李丹陽舉了一個例子,“1987年中國西藏文物展在德國舉辦,德國哈森坎普物流公司的工作人員親自到拉薩拍照測量文物,把詳細的數據拿回德國,為每一件文物量身定做包裝箱,隨後再把這些箱子用專機運到拉薩,把文物裝箱後再專機運到德國。他們的技術標準非常高,與他們合作之後一定會帶動中國藝術品交易服務技術的提高。”

建成亞洲最大文化産品交易市場

目前,天竺文化保稅區在藝術品交易領域已完成了與蘇富比集團合資公司的組建工作;在藝術品保管領域,已完成與瑞士自由港的合資談判,即將組建高端的國際文化財富管理運營中心;在藝術品物流領域,已完成與德國哈森坎普公司的合資談判,將共同組建高水準的文物藝術品珍品物流企業及博物館技術服務公司;在文化會展領域,已與具有豐富會展經營服務資源和經驗的香港信德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共同開發針對文化藝術國際貿易領域的會展服務及外貿經營業務。

最終建成後的文化保稅區將由國際文化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國際文化倉儲物流中心、國際文化貿易企業集聚中心三個功能區組成,業務涉及影視、時尚、演藝、出版、體育休閒、動漫及網路遊戲、藝術品、展覽九大領域,成為國家對外文化貿易的創新示範區、國家級文化貿易口岸、中國文化走出去的能力培養區、亞洲最大的文化産品交易市場以及北京市對外文化貿易工作的創新區和試驗田。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