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竺將建成國內首個“空港文化保稅區”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6-07 08:46:16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

5月29日是首屆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簡稱“京交會”)的“上海日”,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上海)作為首個正式掛牌的國家級對外文化貿易基地,首次在“京交會”這一全國性的平臺上亮相,即引來多方關注。而在“京交會”上,受人關注的還有今年3月落戶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的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該基地與香港信德集團有限公司、尤倫斯基金會等9家國內外機構分別簽署合作協議,簽約總額為22億元,這也是該基地自掛牌成立以來簽約的首批項目。文化保稅區正在成為當下文化貿易發展新探索的一個焦點。

保稅區的吸引力在哪兒

2007年,上海利用浦東“先行先試”以及保稅區政策優勢,在外高橋保稅區率先搭建了上海國際文化服務貿易平臺。2011年11月,該平臺被文化部命名為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

“落戶文化保稅區,我們可以免掉進口關稅,同時租賃辦公場所、廠房和物流價格都有所優惠,這大概能降低20%至30%的成本。”談到入駐上海外高橋保稅區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的好處,普光展示工程服務(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區華龍如是説。

保稅區利用“入境不入關”的優勢,可以享受“免證、免稅、保稅”的特殊政策,可大大降低文化生産與文化貿易活動的運營成本。“保稅區運作了30多年,為我們貨物貿易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因此我們就想,是否可以把文化貿易嫁接到保稅區,讓文化貿易能夠享受利用這一特殊運營模式。”作為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上海)運營單位的上海東方匯文國際文化服務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任義彪説。

無獨有偶,2010年8月,華人文化産業投資基金走出國門,收購了默多克新聞集團星空衛視3個頻道及星空華語電影片庫業務。成功收購後,該公司卻遇到一個難題:星空衛視在境外的片庫資料要“回歸”境內,涉及影片價格評估、稅收計算等一系列難以逾越的障礙。

此時,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上海)主動對接,將國際貿易的通行做法和保稅區的功能優勢創新嫁接到文化領域。最終,星空衛視的片庫資源以“入境而不通關”的形式運抵上海外高橋保稅區內的基地倉庫,所涉障礙和問題得到順利解決。這不僅有效降低了星空衛視的運營費用和成本,更為文化産業發展、文化貿易創新和文化資本輸出做了積極有益的實踐探索。目前,星空衛視700多部影片和幾千盤的影視資料帶已從香港運至該倉庫。

而據預測,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的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兩年內將陸續建成投入使用,2015年全部建設完成並正常運營後,每年有望為北京貢獻産業增加值逾100億元。

僅有概念性意義嗎

“中國文化貿易現存兩大弊端,一個是非市場化運作。很多文化活動以貿易為名,實際上帶有一定的事業色彩,側重於文化交流;另一個是文化産品生産和文化服務水準尚處在産業鏈低端,自主創新和原創缺失。以藝術品這種實體性文化産品的貿易為例,很多項目缺少先進的設計理念和市場行銷手段。”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産業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齊永鋒説,“文化保稅區的建立無論是從産業化經營的意識形態角度,還是從産業聚合效應的規模經濟角度,都可以使這兩大問題得到很好地解決。”

但他同時也表示,如今文化保稅區的概念性意義更大一些,尚需不斷探索和挖掘,逐步完善相關對外文化貿易扶持政策;通過搭建文化交流和展示平臺、提供資金服務等配套措施,促成一批文化産品和企業取得實質性交易與合作,推動中國文化企業和産品真正走出去。

“不僅只是保稅區,我們為文化企業提供的支援是綜合、立體的方式,不是單一、純粹的園區概念。”任義彪説。他提到,基地已經開始了一些嘗試,比如通過提供文化展示交流服務、資金服務等配套支援,先後組團參加深圳文博會、香港影視展、法蘭克福書展、德國科隆遊戲展、法國安納西動漫展等重要文化展會,促成了一批文化産品和企業取得實質性交易和合作。

可否遍地開花

2010年,上海文化産品和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逆勢上升達到149.9億美元,同比增長12.9%,實現貿易順差44.1億美元。文化産業的核心領域——文化服務業也實現貿易順差7.76億美元。取得這一成績的基礎是上海市培育的一批具有較強實力的文化企業和所生産的大批具有吸引力的文化産品。

如上影集團參與合作拍攝的《木乃伊III》、《錦衣衛》、《龍虎門》、《大灌籃》、《畫皮》等一批影視作品,取得了良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時空之旅公司的多媒體夢幻劇“ERA——時空之旅”2005年9月在上海首演以來,截至2012年3月底,票房收入達2.7億元,其中70%為外匯收入,70%的觀眾為外國觀眾。東上海文化影視公司打造的大型功夫劇《少林武魂》在美國半年內連演150場,創下國內原創大型劇目在歐美定點演出場次最多的紀錄。

文化貿易“內容為王”的特質,對文化保稅區今後發展和經營思路的影響顯然不能被忽視。“文化保稅區旨在為文化走出去戰略提供一個全新的平臺。不過,目前文化保稅區更偏重服務文化製造企業,而對中國對外文化貿易目前存在的智慧財産權比重偏低、缺少內容品牌這兩個最為核心的問題,作用還不是很明顯。”北京大學文化産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認為,這兩大問題不解決,文化保稅區對促進對外文化貿易只能起到一種輔助作用。

目前,國內除上海外高橋以外,還有天津港、大連、深圳的福田等15個保稅區,而一些地方也開始籌劃依託保稅區建立文化對外貿易基地。對此,陳少峰不贊同各地都建立文化保稅區的主張,“在文化産品出口比較集中的區域如廣東、上海、北京等地建立幾家就夠了,太多則不宜”。

區華龍也表達了相似觀點:“擁有統一的平臺對國家來説比較可控,從商業角度來看則可以更專業。就對外傳播文化而言,這樣的工作模式、營業模式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