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涇渭分明的圈子:國內藝術收藏市場有三股勢力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9-07 12:58:45 | 文章來源: 和訊網

初進收藏圈的“菜鳥”受行家擠兌和嘲笑,主要原因並不是你眼力差,而是跑錯了圈子,好比你在黃昏鬧市街邊擺的書攤上問“有沒有正版書”一樣不靠譜。

國內的藝術收藏市場主要受三股勢力把持,各領風騷、此消彼長,“三國演義”的局面應該會一直持續下去。這就是中國國情。如果你不了解,你就永遠是外行,被人譏笑為“棒槌”。

第一股勢力的核心地帶在“畫院”。從中國國家畫院到北京畫院再到各地方畫院,與行政區域劃分一致,每個縣甚至村都可以設立一家畫院。要説中國“畫院”的歷史可以一直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宋徽宗那裏,當年的皇帝喜愛書畫藝術,於是蒐羅了全國最知名的畫家全部集中到首都,管吃管住外加高薪,要求只有一個:每天專心畫畫。宋徽宗當時的個人品味也就成為當時藝術圈的唯一價值標準和學術標桿,誰能博得皇帝的青睞誰就是大師。

目前國內各級畫院類似于文化行政機構,入選的畫家在畫院裏上班,待遇類似于公務員,工作業績就是自己的作品。從1949年至今形成的畫院體系的市場中,畫院的領導、院長的作品率先受到藏家們的追捧,當然買畫的人群中用於“送禮”的也不在少數。畫院作品絕大部分是中國傳統水墨,題材無外乎人物、山水、花鳥、大事件和重大題材等,畫家的名氣與其在畫院中的行政級別息息相關。

第二股勢力是寫實油畫,精英幾乎都分佈在專業美術學院裏。以中央美院為“老大”的國內美術院校當中,雲集當今中國甚至世界上寫實功力最強的一批油畫藝術家,他們繪畫的直觀印象就是:超級唯美,畫面比攝影還要逼真。

寫實油畫圈子的開山鼻祖首推徐悲鴻,他把西方美術史帶進了中國,從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一直到今天,徐悲鴻開創的中國寫實油畫體系早已成為國內美術學院派教育體系中的核心。此領域的藝術家們絕大部分的公開身份是院校老師和教授,教學之餘同時進行自己的藝術創作。從2000年開始的拍賣市場中,寫實油畫板塊一直被稱為中國藝術市場中的“藍籌股”,一騎絕塵。

第三股勢力屬於“當代藝術”。在學術領域中,“當代藝術”有很嚴謹的涵義和規範,部分寫實油畫和水墨藝術也屬於當代藝術範疇,這裡説的“當代藝術”主要指北京798、宋莊為代表的所謂“職業藝術家”群體。

畫院和寫實油畫的藝術家們,具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是國家在職人員,有單位給發工資,五險一金齊全,畫畫有時更像兼職的“業餘創作”。但“當代藝術”領域就不一樣了,類似中國民營企業的發展路徑:先是“下海”的個體戶身份,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只有少數西方藏家們為這些當代藝術家買單;接下來當代藝術市場逐漸形成,拍賣和畫廊成就了他們,張曉剛、曾梵志等已成為“家喻戶曉的耀眼的明星”。

國內和國際拍賣市場成就了“當代藝術”,但金融風暴、歐債危機也會毫不留情地將這個市場打入谷底;還原架上繪畫的“手藝活”本質,是那些科班出身藝術家的畢生追求,也是他們保持“畫家尊嚴”的最醒目LOGO;傳統水墨畫雖然最低調,但最受中國普通老百姓和官員、企業家們喜歡,因為它們最中國,畫院勢力所吸納的收藏資金也是最大的……

綜上所述,如果你是一位初入圈子的新人,你要做的是首先問自己:我喜歡哪一個圈子?而不是只看哪一件作品、哪一位藝術家升值快。因為所有的市場中都存在著操作,每一件作品背後都代表著一股勢力和只屬於那一股勢力的價值判斷標準。

除了藝術觀念之外,這裡還包含了很多非藝術的東西,比如現在水墨畫市場以國家幾級畫師來論作品多少錢,而不是以藝術價值作為作品的標準。有太多的非藝術原因,使這三個領域的藝術家很難完全超越他們所固守的正宗味道以及行業標準。

抽文:如果你是一位初入圈子的新人,你要做的是首先問自己:我喜歡哪一個圈子?而不是只看哪一件作品、哪一位藝術家升值快。因為所有的市場中都存在著操作,每一件作品背後都代表著一股勢力和只屬於那一股勢力的價值判斷標準。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