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關乎“稅收”:藝術品拍賣公司的突圍之戰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7-19 13:59:36 | 文章來源: 99藝術網

中國嘉德2012春拍現場

近期,中國嘉德對外宣佈其香港分公司將於2012年10月舉辦首場拍賣會。消息一齣,微網志上一片沸騰,大家討論的焦點落在了“關稅”兩字上,網友@灰狼老史甚至直呼:“讓藝術品關稅變成浮雲吧,嘉德!”藝術品稅收的討論已然成為了今年圈內的一大熱點,以4月“一杯生普洱”爆料上海某運輸公司協助調查為開端,到有關藝術機構、藝術品經紀人和收藏家被請去“喝茶”,再到目前北京幾大拍賣行籌劃赴港舉辦拍賣會,似乎劇情的推動緊扣“藝術品關稅”,但致使拍賣公司“出走香港”的因素絕非僅此。他們緣何選址香港?他們走出去之後會帶來哪些影響?中國藝術品二級市場的格局會發生變動嗎?均是我們所要討論的問題。

大陸高額進口稅VS香港自由貿易港

近些年歐美大牌畫廊紛紛進駐香港,蘇富比、佳士得兩大拍賣巨頭盤踞此地已幾十年(蘇富比和佳士得分別於1973年和1986年正式進入香港市場),加上香港藝博會的影響力,香港藝術市場整體發展漸趨成熟,成為藝術品藏家喜歡扎堆的地方。香港除了擁有背靠中國大陸、面朝南海的天然交通優勢外,藝術品稅制的優惠更是其藝術市場繁榮的重要原因。

香港作為國際著名的自由貿易港和離岸金融中心,香港不對藝術品進口徵收任何形式的稅率。無論是個人還是機構,在香港經營藝術品只需繳納利得稅。其中,個人利得稅稅率為15%,機構得利得稅稅率為16.5%,相關成本和已納稅稅額可進行抵扣。香港可以通過個人捐贈來減免相應的稅收。香港的個人或機構只要向以經營非盈利項目為目的的基金會捐贈的年度總和在100港元以上,即可獲得相應的稅收減免,扣除額限于應評稅入息的 25%。

與香港優越的稅收政策相比,內地進口藝術品依然處於高稅重壓之下。去年12月9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下發了《關於2012年關稅實施方案的通知》,決定自今年起,將油畫、粉畫及其他手繪畫原件,雕版畫、印製畫、石印畫的原本,各種材料制的雕塑品原件的進口關稅稅率由12%降至6%(暫行1年)。然而稅率下調並未得到業界的任何好評。最近業內人士季濤在其文中分析,與我國簽訂優惠貿易協定的國家,藝術品原作的進口稅率為12%,今年初降為6%,沒有與我國簽訂優惠貿易協定的國家,藝術品進口關稅為50%。但實際情況是,對於進口藝術品,除了6%的關稅,還有17%的增值稅(或營業稅)和12%的消費稅(當然,並非所有藝術品都需要繳納),多種稅費一經累計,就會使得藝術品進口的綜合稅率將超過30%。這也就意味著,如果藏家從境外購買一件價值100萬元的文物藝術品,運回國內還要繳納30萬元的稅費。

趙榆認為:“對於大陸拍賣公司而言,在香港舉辦拍賣會節省了他們的開支,因為海關對於文物藝術品收取的進口關稅較高,而香港這個貿易自由港對於拍賣企業來説會省掉進口關稅這一部分,香港是一個自由貿易區,對進出香港口岸的關稅幾乎為零,並且進出香港文物的檢查也非常寬鬆,這樣有利於拍賣企業開拓和發展業務。 ”

當然,香港的優勢不僅僅體現在政策上,也不止于其所謂的“自由貿易港”身份,上海龍門雅集董事長李亞俐(曾為香港蘇富比二十世紀藝術部主管)在微網志上強調:“香港不止是免稅自由港。更有成熟的法制結構商業體系。讓所有專業人士都在相同職業道德立足點上,心無旁騖地各展所長。”

1   2   3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