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到一定階段,文交所應運而生。放眼世界範圍的藝術市場,中國的文交所也是獨一無二的“現象”。因此我們説,文交所非常具有中
國特色。中國是一個新興國家,創新出具有中國特色的交易制度是值得鼓勵的,也許不遠的將來,文交所將成為中國創造並在世界的新興交易制度流行起來。既然以
舊換新是時代發展的潮流,一些傳統藝術市場的從業者面對新生事物,不免有所擔心,文交所一來,是不是意味著畫廊、拍賣公司的生意都會被搶走,從此走向蕭
條?
文交所搶了畫廊和拍賣公司的飯碗?
文交所作為新産生的交易制度,也許將來全世界都要向中國借鑒這種新的交易制度。但是,文交所作為新生事物搶了畫廊和拍賣公司的飯碗,這只是個偽命題。
為什麼這麼説呢?文交所是中國人的一個創造,它是對市場結構而言是一個新的點,也是藝術品交易的一個新的平臺。但並不是所有的藝術品都適合在文交所交
易,就像所有的公司不是都適合上市一樣,所以它對拍賣行基本不會産生衝擊甚至取代。儘管它在平臺效應上和拍賣行有相似之處,但是在後續交易、評估、發行等
方面還有很多值得探討之處,如果這些問題能夠處理好,對拍賣行是一個促進,而不是衝擊。
從其服務的對象來看,畫廊和拍賣公司的客戶群都
是比較懂行的藏家,而文交所的客戶群更像是股民,也許這些購買者並不了解藝術品。所以文交所更追求交易的穩定性和普遍性,選擇的交易品種也應具有相當的藝術價值,並能夠適於文交所的交易方式,能夠做為文交所標的物的載體。比如採用資産包的標的物形式,就對藝術品的數量、規模及系統性有所限制。並不是所有的
藝術品都適用於文交所的交易。所以從根本上講,文交所對畫廊、拍賣行等二級市場的傳統角色應該説是一種健康的影響。
以後文交所裏的藝術
品也可以拿到拍賣市場上拍,文交所也不一定都是掛牌交易,還可以與拍賣市場結合起來。文交所最大的特色是藝術品的份額化交易,而拍賣則是藝術品最終變現的
最佳途徑,一件在文交所被份額化持有的藝術品,它的最後變現還是必須通過拍賣公司。所以,文交所的出現不會對拍賣公司構成衝擊,二者之間並無矛盾,反而是
相輔相成的關係。
廣西已有傳統收藏閣從業者率先“吃螃蟹”與文交所合作
儘管廣西文交所去年12月中旬才正式成立,業界普遍對這一新成立機構了解不多,但是記者從廣西文交所採訪獲知,廣西已經有傳統收藏閣從業者率先迎接變化,與廣西文交所結為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是誰成為了廣西收藏界“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廣西文交所總經理辦公室,記者有幸見到了前來商談簽約事宜的南寧友茗堂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唐運寶先
生。他將把自己目前手上存有的逾千幅“漓江畫派”書畫作品全部與廣西文交所合作推出資産包的方式進行交易。從收藏作品數量及規模來看,皆屬目前國內收藏
“漓江畫派”作品最多之人的唐先生,為何一改二十年來只收不售的收藏作風,悉數將這批寶貴的藏品放心託付給廣西文交所這樣的市場“生力軍”呢?
對此,唐先生的解釋並不複雜:“首先文交所的交易方式讓我感覺到真正能體現這批珍貴藏品的價值。這也正是過去這些年各種買家所不能打動我的方面。”唐先
生説,二十年來他專心致志收藏“漓江畫派”各作者藏品,當然期間也不乏各種收藏愛好者或同行想轉手購買。但是,一是買家的出價令唐先生覺得低估了藏品的真
正價值,二是作為普通買家僅購買一兩幅作品作為自家擺設,又令唐先生覺得珍稀的藝術品從此失去被廣大世人觀瞻的機會,實在可惜,所以唐先生堅持“只收不
售”,這一堅持就是二十年。
直到廣西文交所成立的消息傳出,唐先生感覺自己的一大批藏品有了最佳的展示銷售平臺。“我感覺這就是我一直
在等待的適合時機。通過文交所的平臺,這一大批珍貴的收藏可以成系統的重現于大眾面前,能與大家一起分享、感受藝術品、文化的魅力,我覺得很滿足。另外,
通過文交所這樣的交易方式,我感到也最能體現藝術品的真正價值。”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唐先生很快與廣西立交所談成了合作簽約事宜。據了解,目前雙方已經
正式簽約。雙方的合作成果將拭目以待。
廣西有豐富文化及藝術品資源可望通過文交所模式放大效應
藝術品市場的發展需要新的交易模式,文交所不僅是一種對藝術品交易模式的新鮮探索,也是對藝術品市場與金融市場
如何結合的探索。縱觀廣西歷史文化發展長河,也有許多藝術品及文化産業資源有望借由廣西文交所的交易平臺及模式獲得放大效應,迎來發展的新機遇。
古代銅鼓是我國南方少數民族的重要文物,而廣西又是古代銅鼓薈萃之地,發現古代銅鼓數量多,品種齊全,資料豐富,已為世人所矚目。
廣西歷史上就有書畫收藏的傳統,且有以庋集古代書畫碑帖珍品聞名於世的收藏家。如清代乾隆、嘉慶年間,李宗瀚在桂林榕湖築拓園,“所藏多名拓”,尤以清
娛室珍藏“臨川四寶”為世人所稱羨。今廣西各市、縣博物館經四十多年的文物徵集,所藏書畫碑帖近萬件,主要收藏在自治區、桂林、柳州、梧州市等博物館內,
其中有反映廣西書畫藝術發展的珍貴文物,也有歷代著名藝術家的傳世精品。
廣西于去年命名了9家自治區動漫骨幹企業、兩家自治區動漫試驗園區。除了動漫産業,廣西的其他類型的文化産業近兩年也駛入“快車道”。
2011年,桂林的《印象·劉三姐》實景演出共549場,觀眾達到150多萬人次,營業收入達到1.7億元,仍保持龍頭地位;欽州坭興陶示範産業基地全
年營業收入達到1100多萬,整個欽州市的坭興陶企業總産值突破1個億;桂林的樂滿地渡假世界也是自治區級的文化産業基地,全年接待人數130多萬人次,
收入1.16億元……
另據統計,與全國相比,目前廣西文化消費水準很低。根據中國社科院發佈的《中國文化消費需求景氣評價報告
(2011)》的有關數據,2009年廣西城鄉每人平均文化消費需求不足全國平均值的70%,排在全國倒數第10位;2000年至2009年,廣西城鄉每人平均文化消費需求增長絕對值排在全國倒數第6位,僅為全國平均值的60%。對於有遠見者,低窪不僅意味著落後,也蘊藏著無窮的潛力。正是基於這一認識,廣西文交
所作為新生事物,未來對於廣西藝術市場及文化産業的推動,將有廣闊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