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海外徵集報告之一:中國拍賣公司海外徵集版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2-16 10:04:50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

從中國港澳臺地區到日本,從新加坡、印尼到歐美各國,從亞洲大陸到歐洲、大洋洲……隨著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日趨火爆,競爭也愈演愈烈,“海外徵集“業務的拓展逐漸成為各大拍賣行提升拍品品質和吸引買家的重要手段。自2009年始,中國嘉德、北京保利、北京匡時等拍賣行陸續將目光聚焦在海外市場,在促成中國藝術品回流的同時,也逐漸形成了大陸拍賣行在海外的徵集路線圖。

海外徵集的興起與發展

盛世收藏,中國藝術品市場的迅速發展,不僅刺激收藏者參與拍賣的熱情,同時也吸引流失海外文物競相回流。從2000年保利集團以3000多萬港幣“搶救”回圓明園猴首、牛首和虎首銅像,到吳昌碩精品書畫的回流、再到米芾作品《研山銘》的成功購回……“海歸”系列藏品不斷受到各路藏家、企業集團的關注和追捧,其市場行情更是屢創神話。

2001年,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中國的經濟迅速騰飛,促使藝術品價格不斷攀升,海外文物珍品在利益的驅使下開始回流,2002年文物法修訂後,海外文物回流達到頂峰。在這階段,中國各大拍賣公司發揮了領頭羊的作用,它們率先在海外廣泛徵集拍品,來源於中國港澳臺、日本與東南亞、歐美等地的海外回流藝術品成為市場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2009年2月,中國嘉德分別於美國、日本進行藝術品徵集,這是中國嘉德首次大規模的海外徵集,也是中國拍賣行首次赴海外公開徵集。隨後,北京保利、北京匡時兩家拍賣行也擴大在海外的徵集力度,主要集中在港臺地區、日本和北美。目前為止,中國大部分拍賣公司已經把徵集海外拍品作為日常業務,甚至在海外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辦事處和代理機構。

2009年,是中國拍賣行集中進行海外徵集的一年,也是中國藝術品市場創佳績的一年。北京匡時推出的兩場海外回流專場拍賣“海外回流書畫專場”和“海外重要私人收藏明清扇面專場”,總成交額達到3705萬元,成交率分別為85%和100%;北京保利明代畫家吳彬的《十八應真圖卷》1.69億創中國繪畫拍賣成交紀錄。

中國藝術品市場進入“億元時代”以後,拍賣行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縱觀拍賣成交數據,拍賣前十的多是海外回流藝術品。市場的刺激,以及國內藏品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個藏家手中,藏品資源短缺,更多的拍賣行將目光瞄準海外市場,積極拓展海外業務,每年至少兩次大規模的海外徵集,海外中國藝術品集中的地區到處可見中國淘寶者的身影,海外中國拍賣業務版圖也漸成規模:港澳臺、日韓、東南亞(新加坡、印尼)、北美和歐洲各國五大區域,徵集作品也以中國書畫和瓷雜為主。

  

附表一:2009年到2011年,嘉德、保利、匡時三家拍賣公司重要的海外回流專場拍賣情況如下圖所示(不完全統計)

   附表二:近幾年來海外回流的高價拍品(不完全統計)

1   2   3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