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新聞

藝術拍賣紀錄頻刷新 海外回流成金字招牌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6-07 15:24:24 | 文章來源: CCTV經濟資訊聯播

4.025億元 元代王蒙《稚川移居圖》成交

6月2日晚,北京保利2011春拍夜場中的元代王蒙《稚川移居圖》以4.025億元成交,這個價位僅次於黃庭堅的《砥柱銘》,成為中國拍賣史上第二高價的古代書畫作品,

當晚8點40分左右,這幅估價最高的中國古代書畫——元代王蒙《稚川移居圖》開拍。共有17位競拍者,除國內買家外,也有海外機構以及海外藏家。可以容納三百人的場地,足足吸引了四五百人。拍賣師報出1億1千萬元的開槌價。

拍賣師:1億2千萬 1億6千萬

1億6千萬後,並沒有出現大家預想的跳躍式報價,多位競拍者出價比較謹慎, 1.8億,2億,2.2億……競拍階梯價都以2000萬在上漲。這樣的局面一直持續了十幾分鐘,當舉牌到3億的時候,大部分競拍人選擇了放棄,場內只剩下兩位競拍者在競價。

拍賣師:3億3千萬 3億4千萬 3億5千萬 最後一次 成交

經過19次叫價,《稚川移居圖》最終被持8086號競投牌的一位國內藏家以3.5億元競得,加佣金成交價高達4.025億元。

北京保利拍賣公司古代書畫部經理左昕陽:王蒙《稚川移居圖》成為史上第二高價的古代書畫作品

目前在拍賣市場上,古代書畫持續火爆,單本次春拍中就有30%的新入場買家,而且買家關注的熱點都是高端拍品。

僅用七分鐘 吳冠中畫作《獅子林》連創紀錄

其實天價的藝術品不僅在古代畫作上,5000萬元起拍!20次競價!歷時僅7分鐘!這些數字説的就是著名畫家吳冠中的代表作《獅子林》,6月3號晚間,《獅子林》最終以1.15億元的成交價,一舉刷新了中國現當代藝術品以及畫家本人作品的兩項拍賣紀錄。而這已經是10天內,中國現當代藝術品的成交紀錄第三次被刷新。

6月3日晚7時23分,北京保利拍賣公司春季拍賣會的吳冠中專場舉行,第一件拍品就是畫家的代表作《獅子林》,多位買家直接將競拍送入高潮。

拍賣師:5000萬、“5800萬”、“6000萬 “8000萬!”

多位買家競相出價,只用了五分鐘左右,就將這幅作品由起拍價的5000萬抬到了9800萬,可是,到了9800萬時,足足有1分鐘,再沒有人舉牌

拍賣師:“9800萬”

1分鐘後,7215號買家出價1億元,這時,已經無人在與他競爭。

“1億元第一次,1億元第二次,1億元第三次!”

加上15%的拍賣佣金,這件由新加坡藏家送拍的吳冠中代表作《獅子林》的成交價定格在了1.15億元,創造了中國現當代藝術作品以及吳冠中個人作品的兩項拍賣紀錄。這時是晚上7時30分。整個拍賣過程僅用了七分鐘。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吳冠中專場也是百分百成交,25件拍品全部是從海外徵集回來,總成交價超過5億,平均每件拍品價格近兩千萬。海外回流已經成為今年藝術品春拍的“金字招牌”,以目前進行的保利春拍為例,很多海外藏家專場都是百分百成交,其中最低的是一個叫北美華人近現代書畫專場,成交率也在85%以上。

“海外回流”成金字招牌 拍賣公司向海外尋寶

通過剛才的片子,我們看到,短短十天內,藝術品拍賣的紀錄頻頻被刷新,如此高的成交率,如此狂熱的買家,促使一些國內大型的拍賣企業大舉擴張,將徵集拍品的範圍紛紛拓展到海外,一些大型的拍賣公司在國外設立辦事處和聯繫處,組織團隊定期、長期到國外跑馬圈地,海外回流已經成為拍賣市場上的金字招牌。

北京保利拍賣公司執行董事趙旭:我們不但在美國,紐約,洛杉磯,舊金山都有辦事處,在倫敦有聯繫處,兩年之內去了10次舊金山,也去了10次洛杉磯,去了10次紐約,也去了10次休斯敦,我們去,去北美徵集一走就是八個地方,我們為海外徵集已經組成了一個團隊。

北京匡時拍賣公司董事長董國強:我們的業務人員,包括我在內,可能過去的四五個月裏邊,有70%的時間是在世界各地奔波。

2009年,在全球藝術品拍賣市場一片黯淡的背景中,中國市場反而一片火爆,天價頻出,屢破紀錄,成交價以每年幾倍乃至幾十倍的速度飆升,連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機都沒能影響這種近乎瘋狂的膨脹速度。在這種背景下,海外藏家看好中國市場,紛紛拿出自己的精品,在這一波火熱的行情中高位拋出,獲取利益最大化。因此,很多拍賣企業50%以上的拍品來自海外,其中,大量的天價、破紀錄的拍品均在其中。這在中國的拍賣歷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

趙旭:我們今年春季的拍品有70%以上平均是來自海外,在書畫方面是80%以上,拍品來自海外。包括我們12大名家,包括9個專場,吳冠中專場百分之百來自海外。我看了一下48個專場的封面呢,有46本書的封面,全部是海外藏家提供的藏品。

董國強:從我們來講,我們今年的海外的徵集所佔的比重可能是歷年來最大的,我們可能拍品的總數60%以上是來自於海外。

而拍賣公司的海外戰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運營的成本,高額的宣傳、交通以及物流費用極大的壓縮了利潤空間。海外拍品受追捧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歸結于市場的投機心理,很多遊資進入市場,想短期內獲取巨大的利益,快進快出,造成買家心裏不平衡,因此,如今很多買家把手中的資金紛紛投向海外回流拍品。

董國強:在拍賣市場,買家是有這方面心理影響的,兩年前這東西賣一百萬,我當時也在場,我沒買,今天賣三百萬,他買起來心裏有壓力,海外拿來的東西,相對來説,沒有露過面,也就説他沒有價格上的心理障礙,所以大家比較願意去買,我覺得這是作為消費者心裏會發生變化,這是海外作品的一個特點。就是我們行業裏面大家一説,這本書東西很生,很生就是什麼,大家就沒見過,這場拍賣,相對來説,成功的概率就會比較大。

專家提示:“海外回流”並非保真證書

看了上面的節目,我想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我是不是也可以到海外淘淘寶,然而,海外的藝術品市場真的是遍地黃金嗎?來聽聽業內人士的建議。

在北京琉璃廠,記者找到了資深的收藏家的劉國柱,劉先生在國內收藏界摸爬滾打了三十年,他不僅經常出入國內的古玩市場,也曾經專門到國外進行考察淘寶,事實上,在他看來國外的古董市場並非遍地黃金,處處撿漏。

收藏家劉國柱:康熙年制、雍正年制、乾隆年制,實際上是現代倣品,從國外小拍、民間舊貨市場就能淘到,實際上是近代倣品,這個量很大。

劉國柱介紹,國外的古董市場也充斥著大量的贗品,也會碰到很多善於 “講故事的人”。這些人動輒稱自己是爵士、將軍之後,家中留傳不少中國古董。因此,投資者一定要清楚,藝術品市場造假現象並非國內獨有,國外同樣存在。投資者面臨第二個問題就是出口的工藝品,我國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製作了大量精緻的倣明清工藝品,隨著時間的流逝,這批工藝品已經有了年代感。但從價值來講,相差甚遠。

收藏家劉國柱:光澤趨於溫潤 或者在磨、洗、擦的過程中去掉浮光,象老的這個痕跡,有收藏價值,這個價值和我們年代久遠的,象官窯明清瓷,或者久遠的漆器呀,這個概念是不一樣的,按工藝美術收藏,不是古玩這個概念。

假如您買到一件真品,那也要看看它的市場價值。以目前海外存量最大的中國明清外銷瓷為例,據資料顯示,僅清代康雍乾三代,外銷瓷就達到上千萬件,這批瓷器是作為日用瓷出口,做工相對粗糙,增值空間不大。

收藏家劉國柱:清代康雍乾三代外銷瓷和我國國內官窯瓷相比相差很大,現在清早期的官窯輕則以百萬計、珍品千萬計作為出口瓷,外銷瓷在業內也就幾萬塊、幾千塊。從收藏價值來講,我們不太看好它。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