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馬春園:藝術市場拍賣頻陷贗品門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1-13 08:54:47 | 文章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從過億的拍品,到過億的贗品,國內的拍賣市場似乎永遠不缺少“眼球”。

1月2日,廣東中翰清花拍賣有限公司(下稱“廣州中翰”)在深圳舉辦的“清花歲月”跨年拍賣會上,一件宋徽宗《瘦金千字文》引起極大關注,原因不是其1.4億元的拍賣價格,而是上海博物館叫板其為贗品,並稱真品僅一件藏于其館中。

回顧2011年中國藝術品市場最貴拍品,一件高達2.2億元的漢代青黃玉龍鳳紋化粧臺(含坐凳),創下玉器拍賣新紀錄的同時,“贗品門”的爭議也隨之而來,更被指有“洗錢”之嫌。

贗品充斥拍賣市場

《瘦金千字文》在中國藝術史上赫赫有名,是宋徽宗所書賜予北宋權臣童貫的書法作品,曾為清代宮廷所收藏,並有清代皇帝的大量鑒藏印,如“乾隆禦覽之寶”等。

廣東中翰拍出的《瘦金千字文》,與上海博物館館藏作品落款同為“崇寧甲申歲宣和殿書賜童貫”,按照拍賣公司的説法,此冊《千字文》同樣被乾隆皇帝所收藏,上面落有“八徵耄念之寶”珍賞印。

上海博物館書畫部主任單國霖表示,存世的宋徽宗《瘦金千字文》僅一件,藏于上海博物館。對此,廣東中翰藝術總監劉沫林回應道,上海博物館所藏的是手卷,而拍品是冊頁,內容相同但形式完全不同,且該冊《瘦金千字文》上還有吳湖帆、徐邦達、郭沫若等人的印章,可證其為真品。

而拍下這一作品的宋先生認為,拍下《千字文》非常值得。

北京邦文當代藝術投資公司學術研究部總監趙孝萱告訴記者:“深圳並非中國藝術品拍賣的中心,出現這樣重量級的作品確實讓人驚訝。按照眼下國內藝術品拍賣市場的行情,如果真是宋徽宗的《千字文》真跡,1.4億元未免太便宜了。”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同為乾隆帝收藏,清宮廷肯定會有著錄記載,但目前著錄只有上海博物館館藏作品。

傳承著錄未必可以全信。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由於大多數買家對傳承著錄信賴有加,有的拍賣公司甚至不惜偽造傳承著錄以拍出高價,或者一件偽作經過拍賣行的幾次上拍,搖身一變成為了真品。“因為藝術品拍賣有不成文的行規,被拍賣過幾次的作品都會承認其為真品。”

北京華辰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甘學軍亦對記者坦言,拍品不保真的潛規則,讓拍賣行在藝術品市場內得不到尊重。

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發佈的《2011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調查報告(春)》中指出,在中國拍賣行業迅猛發展、拍賣天價迭出的同時,贗品拍賣、以次充好、假拍拍假、暗箱操作等各種違規操作現象引起了人們對拍賣市場的質疑,拍賣行的公信力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拍而不買”行為氾濫

由北京中嘉國際拍賣公司拍出的,2011年中國藝術品市場最貴的一件玉器——2.2億元漢代青黃玉龍鳳紋化粧臺(含坐凳),更是讓人大跌眼鏡。

“太惡搞了,漢代哪有凳子呀!”一位愛好古代藝術品的收藏者説,“這件所謂的漢代梳妝檯無論從櫃門還是鎖扣,完全是明清時期的樣式,圖案祥紋憑空臆造,而且櫃門兩側不是向心對稱,居然是完全一樣的,活做得太粗糙了!”

有業內人士指出,一些明顯作假的拍品仍拍出天價,並不是買家真的“人傻錢多”,而是存在“洗錢”的嫌疑。

這一過程並不是買家單方面就能完成操作的,必須和拍賣行有所配合,因為明顯作假的拍品首先得通過拍賣行的鑒賞和評估,給出一個非常高的估價,然後再拍出一個很高的價格。

儘管2.2億元的漢代梳妝檯創下了玉器拍賣的最高紀錄,但一些小型拍賣公司突然拍出這樣重量級的拍品,並不會被權威藝術市場資訊機構計入拍賣排名之中,只能是個笑談。一位藝術品投資業內人士對記者説。

如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的年度藝術市場報告中,就表明僅選取香港蘇富比、香港佳士得、中國嘉德、北京保利等大拍賣行作為樣本數據,其他中小拍賣行的數據暫不採納。

事實上,誠信問題不僅涉及拍賣行,買家的誠信也日益受到考驗。在國內拍賣市場中,買家拍下而不付款的現象屢見不鮮。

去年10月27日,中國拍賣行業協會首次發佈的《2010年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10年度內,全國文物藝術品拍賣落槌價款總額為354.43億元,實收佣金28.98億元。

儘管行業佣金收入總量持續增長,但受買受人拖欠貨款或根本性違約、企業佣金競爭等因素影響,近年來,行業佣金實收率和買賣雙方佣金收取比例趨於下降。

在此次統計的408件上千萬元成交拍品中,截至填報日(2011.4.30),只有237件拍品完成結算,結算率58.09%,其餘171件尚未完全結算或未結算,涉及成交額55.55億元。

公報認為,2010年度內行業內外都出現一些“虛假鑒定”、“濫收費”、“知假拍假”、“假拍”等不誠信行為,這些行為在不具備文物拍賣經營資質和行業等級資質的拍賣企業,甚至是文化交流、藝術品經營的非拍賣企業中反映尤為突出,給拍賣行業造成負面影響。

不過,為了防止“拍而不買”行為的氾濫,內地拍賣行紛紛採取提高保證金的手法。如嘉德拍賣的保證金從春拍時的20萬元,提高到秋拍時的50萬元;北京保利的保證金亦是從30萬元提高到50萬元,夜場拍賣更提高到100萬元,特殊拍品則需繳納200萬元保證金;北京匡時秋拍的《崇禎萬壽宮瑞鶴詩唱和卷》專場,競拍者需交納500萬元保證金。

面對買家“拍而不買”的做法,更需要加強法律法規的制約。如香港蘇富比拍賣行近期向法院提出訴訟,狀告內地女富豪買下趙無極的天價畫作而不付款的“假拍”行為。縱觀內地拍賣行,運用法律手段追討欠款的做法還十分鮮見。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