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中拍國際秋拍即將推出齊白石草蟲冊頁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0-12 15:38:42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中拍國際2011秋拍:《齊白石草蟲冊頁》之“秋蟬”

2011中拍國際秋季拍賣會書畫專場蓄勢待發,于非闇、吳湖帆等名家墨跡紛紛引來四方關注。其中,最為搶眼的當屬齊白石精品冊頁。該套冊頁含畫品十開。畫面舒展大氣,構圖別致有序,草蟲生動、花果飽滿,款識豐富多樣且鈐印清晰,為白石老人晚年佳作。近年來齊白石畫作在拍場上價格屢創新高,引得各路藏家競相角逐,熱度持續不減,而冊頁則是畫家功力藝高一籌的集中體現,因而白石老人該《花卉果蔬草蟲冊頁》註定成為今年秋季拍場上的焦點。筆者預先從此件作品的狀貌形態及白石冊頁的市場情況等方面對其進行介紹品評,以慰藏友期許。

花卉果蔬草蟲冊頁

眼前這套白石老人的《花卉果蔬草蟲冊頁》共十幅。隨手翻閱,十張小畫生動自然,充盈著濃郁的生活情趣,在世俗常態與自然靈動間亦不失雅致高潔之感。瀏覽幅幅小畫,忽而粗枝大葉遮蔽篇幅;忽而,除卻兩隻小蟲外空空如也。一種律動的節奏就這樣在白石老人的拿捏中起伏有序的惜墨如金流淌出來,仿佛在向傾聽者訴説民間老者幾十年的生活感悟。只是這種傾聽與訴説是要訴諸於觀看和筆墨的,沒有對自然生活細緻入微的觀照,以及對點滴世俗日子不厭其煩的品味,終是難以下筆如斯,成其這般形態的。

冊頁中篇幅設定的彼此間是有規律的,全部畫面均以草蟲貫穿,蟋蟀、螳螂、蟑螂、飛蛾、蜻蜒、蟬等成為吸引觀者細細品鑒的誘餌。眾所週知,齊白石的工筆草蟲極具個人特點,生動自然,精細入微。寫實處蟋蟀長鬚與螳螂紋理清晰可見,蟑螂外殼與蟬身質感、透明度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足可亂真,如觀實物;傳神處蜻蜓翅膀呈微微抖動狀好似要從畫面中飛出一般,竟能聽見昆蟲扇動羽翼的輕微聲響,品閱間頓感趣味盎然,惹人回味。描摹如此小巧的工筆草蟲是很吃功夫的,對眼睛與身體的考驗可想而知。若隱若現的昆蟲長鬚屏住呼吸一筆畫出,躍然紙上,甚而可感受其彈性。年齡大者技藝再高,受身體所限,亦不能完成此般墨戲作業。據傳,白石先生在六十來歲之時,就畫過一批工筆草蟲,並悄悄保存起來,目的是等自己年紀大了再拿出來受用,于草蟲周圍補景題跋,如此便成了匯聚齊白石早期工筆草蟲和晚期花卉、瓜果、靜物、書法等藝術精髓的匠心佳構的新畫。白石老人的“欺世”妙招,竟在相當長的時間裏混淆了世人雙眼,更加成為日後美談。

這些在晚年才被加上去的酒盅、花瓶、荷葉、蓮藕、樹枝、壽桃,用一種酣暢淋漓的寫意筆法信筆揮就,輔以襯托,充斥于畫面,使小品作業在頓時間變得大氣磅薄。剛健樸厚的背景與精緻入微的草蟲形成鮮明對比,相映成趣。也怪,工筆、寫意相交于方寸之間,竟彼此呼應、儼然有序,使整本冊頁動靜結合、疏密交錯,再配以色彩的渲染,絲毫沒有半點不適之感。就似乎那些蟲蟲豸豸在幾十年前已在靜候著綠葉紅果的襯托,如此可算如願,終於合為一家,更覺生動、活靈活現了。

一頁頁的品味其中妙趣,會浸淫其中,浮想聯翩••••••

 

1   2   3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