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2011春拍:資金寬鬆板塊失衡 行業自律似作秀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7-29 10:19:53 | 文章來源: 人民政協報教育線上週刊
2011保利春拍現場


中拍協


轟轟烈烈的2011年春拍結束了,拍賣公司賺得盆滿缽滿,出貨的買家興高采烈,搶到拍品的買家也付出了血本。回望今年的春拍,確實有許多東西值得思考。

資金明顯寬鬆 拍賣市場瘋狂

透過剛結束的2011春拍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國內通脹預期的巨大壓力下,部分投資性資金開始進入藝術品市場,導致2011春拍成交額呈明顯放大。幾大龍頭拍賣公司受益尤為突出,保利61.3億元,嘉德53.2億元,瀚海24.5億元,匡時20億元,與2010年秋拍相比均有20%左右的增幅。與2010年秋拍保利52.8億元,嘉德41.3億元,瀚海19億元,匡時15.6億元的數據相比,四家公司成交放大了30億元,如此答卷算得上可喜了。

粗略估算,如果加上國內許多二三線中小拍賣公司的成交增幅,2011年國內春拍成交增長有望達到50億元左右。與股票、房地産市場龐大的規模相比,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盤子畢竟過小,幾十億的資金流入就可以使行情翻江倒海,目前僅僅幾十億的新資本進場就誕生了齊白石《松柏高立圖》4.25億的天價,如果未來上百億資本進場搶籌的話,市場瘋狂程度將不可想像。

由於國內投資渠道十分狹窄有限,在房市受到國家調控限購,股市低位徘徊的背景下,不少社會遊資早已虎視眈眈藝術品市場,一些新成立不久的藝術基金和藝術品投資機構在春拍中也大舉殺入。目前國內的10多家藝術品基金的規模已達幾十億元,其中不乏私募基金,由於這些新資金比較寬裕,它們的一大特點就是專盯上千萬、上億的拍品,擇貴而買,對市場瘋狂“追高”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1   2   3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