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藝術品基金髮行的艱難呈現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8-17 17:59:57 | 文章來源: 東方網

據《理財一週報》,《理財一週報》在報道中發佈了國內第一份藝術品投資基金半年報:2011年中國藝術品投資基金計劃總募集33.86億元,上半年實際募集到位12.15億元。對於藝術品投資基金而言,12億元是一個值得稱道的數據,... 資深藝術品投資研究專家 馮雲國

據《理財一週報》,《理財一週報》在報道中發佈了國內第一份藝術品投資基金半年報:2011年中國藝術品投資基金計劃總募集33.86億元,上半年實際募集到位12.15億元。對於藝術品投資基金而言,12億元是一個值得稱道的數據,也是一個良好的開始。

幾年前就有人説2006年是中國藝術品投資基金元年,之後的幾年時間裏,我們不時在媒體上看到藝術品投資基金髮行募集的消息,但根據我長時間的觀察,藝術品投資基金並不像媒體報道的那樣風光,大都是雷聲大雨點小,真正募集到位的基金更是鳳毛麟角。據我了解,中國真正嚴格意義上的藝術品投資基金落實到實處是2010年。

為什麼中國藝術品投資基金千呼萬喚始出來呢?根本的原因還是投資人對投資對象藝術品認識不夠,對這種投資方式風險了解不多。藝術品作為高端另類的投資品,面對的投資者不是一般的投資人,他們對風險、收益的要求更高,在不了解清楚的情況下不會貿然行動。幾年來藝術品投資基金躍躍欲試,各種觀念、想法相互碰撞,各種模式紛紛嘗試,有力地推動了中國藝術品投資基金的思想啟蒙。

12億元佔上半年拍賣總成交額不到5%,與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成交額幾百億元的體量相比,與其他類別基金幾百億、幾千億元規模相比,無論從哪個方面比較,這樣的規模還很小。我們也因此感覺到,中國藝術品投資基金募集實在太難了。既然藝術品是一項較理想的投資品,為什麼基金髮行又如此之難,實在令人費解。中國藝術品投資基金髮行難,到底“難”在哪?

一是,難在沒有實實在在的業績。藝術品收藏是一個古老的行當,而藝術品投資則是最近幾年才興起的事,藝術品投資基金更是一個新鮮事物。基金本質上是一種信託責任,投資人和管理人之間要建立起信託關係,要基於對管理人的信任。管理人的過往投資業績是基金髮行獲得成功的前提條件。而這一點恰好是很多藝術品投資基金管理人所缺乏的。由於沒有投資業績做支撐,所以,這些人的市場號召力有限。投資人面對這些基金髮起人的時候,自然要考慮他們有沒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資金,而判斷只能來源於他們是否有業績。

二是,難在沒有踏踏實實的團隊。市場不缺少投資人,不缺少藝術人才,也不缺少藝術經營人才,但懂得投資之道,懂得藝術之美,能把兩者完美結合起來的人才少之又少。現在很多藝術品投資基金髮起人,要麼是純投資出身,要麼是純藝術出身,雖然有的人經營過畫廊,這個邊是沾得很近,但經營畫廊和管理基金還是有本質區別。之前好幾個基金在募集材料上列出一大串顧問名單,很明顯都是不起實際作用的,都有用來裝點門面的嫌疑。想依靠外來的腦力贏得投資人的信任,有點過於天真。匯聚財經、投資、藝術等方面專才的實實在在幹事的團隊才可能贏得投資人信任。

三是,難在沒有扎紮實實的研究。萬丈高樓平地起,藝術品投資基金管理要有扎紮實實的研究做基礎,這是投資的需要。具體來説,基金管理人要具有兩方面的研究能力,一方面是行業研究能力,即藝術品行業發展規律、發展趨勢、藝術品投資與宏觀經濟關係,等等;另一方面是藝術家、流派和藝術品類別的研究,尤其是具體作品如真偽性、傳承關係的研究。當前,市場對藝術品投資領域的研究能力很薄弱,要麼就是純粹拍賣成交資訊的收集整理,要麼是對市場資訊的收集整理,缺乏具有前瞻性、預測性的研究。研究不夠深入,水準不高,面對投資人的疑慮,無法從理論上給予合理解釋。很多基金髮起資料上引用的資料都缺乏系統性、權威性,可能對市場的分析讓人怦然心動,對基金收益前景的描述讓人熱血沸騰,但一旦冷靜下來仍難以令人信服,所以,基金最後發行都未獲得成功。(藝術品投資研究專家馮雲國)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