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中國當代藝術市場成長記錄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2-24 21:02:19 | 文章來源: 藝術與投資

中國藝術家的崛起

在被全世界藝術品愛好者了解並承認後,中國前衛藝術家在1998年歐洲大型拍賣會上第一次引起反響:佳士得拍賣首次在倫敦拍賣申凡、丁乙、葉永青、林蔚、張曉剛、王廣義的系列繪畫作品以及劉建華和王克平的雕塑作品。當時平均花一兩萬美元就可拍得王廣義和岳敏君的大幅作品,而今他們是市場行情最高的藝術家之一。儘管早于市場需求,佳士得拍賣此次倫敦拍賣會在經濟上是失敗的(銷售利潤為19萬美金,而前幾次都在120萬美金到150萬美金),84%的作品流拍,但是佳士得繼續堅定不移地將這個新市場導入世界拍賣市場。首次嘗試的七年後,佳士得拍賣不再在倫敦而是在香港組織中國當代藝術品拍賣會,成交價格首次比估價高出十倍。實際上,2005年11月27日,中國創作的新星們冉冉升起,比如岳敏君的作品《轟轟》以430萬港幣(約合55.47萬美元)成交,而估價為35萬到45萬港幣。當同一作品在2008年5月24日的拍賣會上(還是佳士得拍賣香港分部舉行的拍賣會)重新拍賣時,它再次大大超出了上一次的記錄,落槌價飆升至約合615萬美元(4 80 0萬港幣)。2000年至2008年間,中國當代藝術品的拍賣價格炒作驚人,達到六七位數,2006年中國當代藝術品的全球銷售利潤翻了十倍,之後的競爭更加激烈。

2 0 0 6年,張曉剛、岳敏君和陳逸飛三人聯手創造了四件價格超過百萬美元的拍品,而截至到2007年,他們共有44件作品拍賣價格超過百萬美元!2 0 0 7年全球藝術市場資訊網編制的當代藝術家100強中有36位中國藝術家(根據拍賣銷售利潤排名)。依靠不斷增長的國內需求和被藝術家的爆炸性行情所吸引的國際需求(2001年到2007年,中國當代藝術的行情暴漲了780%),令人難以置信的流星張曉剛超越了傑夫·昆斯(JeffKoons),佔據了排名的第二位!張曉剛並未止步不前。次年,他的作品《血緣:大家族系列3》以542.5萬美元的價格成交。創造這項拍賣記錄的是一幅著名紅色線條(既是聯繫也是象徵性斷片)穿越的灰暗布景。這項記錄是在拍賣Estella的藏品時,于2008年4月9日在蘇富比拍賣香港分部創造的(售出了90%的拍品)。次月,曾梵志充滿陽光和憂慮的雙連畫以高出3百萬美元的價格突破了此項百萬元以上的記錄。

張曉剛VS曾梵志

世界藝術市場是在2008年秋季才受到突如其來的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所以20 0 8年春天仍利於創造記錄。5月24日,佳士得拍賣在香港舉行《亞洲當代藝術》夜場拍賣,拍賣會最吸引人的部分是曾梵志的《面具系列19 9 6 N o.6》雙連畫。這幅黃色背景上八個帶面具的人物畫冊比高額估價翻了三倍,最終以等值860萬美元的價格成交。它創下了中國當代藝術家的世界紀錄!緊隨曾梵志之後,成交價最高的是岳敏君的兩幅作品,然後是張曉剛的三幅作品。2007年藝術家曾梵志獲得最高評價的作品《面具系列》的行情開始啟動,並在香港首次成為價格超過百萬元的拍品。此後,倫敦和紐約的拍賣場成為了曾梵志高端市場的追隨者。需求誠然是國際性的,但他的作品在中國市場的地位也相當穩固。他三分之一價格超過百萬元的拍品紀錄都是在中國創造的。2008年人們對拍賣市場失去興趣,而這朵中國當代藝術奇葩也未能倖免。於是佳士得拍賣希望通過介紹曾梵志在著名的《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來重現六個月前《面具系列19 9 6 N o.6》創造的成績,這部作品誕生於面具系列之前,是于1993年創作的“歷史”作品來。這件作品的估價保密,但是當代藝術之星在當晚沒有遇到任何願意出價幾百萬的買家……全世界都在爭奪面具系列的雕版作品,可以一萬美元以內的預算在上海、香港、漢城、倫敦或巴黎購得藝術家的單張作品。曾梵志的風格從20 0 4年開始徹底轉變。環境成為了新的靈感源泉,無論是風景畫和還是人物畫,都被狂亂的筆觸擦傷。收藏家們沒有一上來就將其新作價格提升到面具系列的價格水準。2010年這些作品中只有一幅曾經達到過有象徵性意義的百萬美金:《路》。2008年5月28日,這幅沙漠之路的巨大油畫(220x4 0 0 c m)以等值一百萬美元的價格在保利拍賣行成交。這件博物館作品是曾梵志從未拍賣過的名作之一。最近在上海外灘美術館(R A M)舉辦的該系列作的展覽對這種新藝術態度給與了鼓勵。此外,2005年的作《天空系列》最近的轉手證明了曾梵志新系列作品的價格在一路攀升:事實上,2006年11月,《天空系列》在北京華辰拍得值23萬美元,一年以後,在中國嘉德以60.4萬美元成交,並且最後在羅芙奧拍得107萬美元。它的標價在四年內增長了84.7萬美元!

即使在雲深霧鎖的2009年,當代藝術品價格一落千丈之際,曾梵志跟張曉剛的作品仍然被拍賣行視為當代藝術版塊中的明星。曾梵志在佳士得香港的2009年秋拍與2010年春拍的兩件作品仍在千萬元人民幣以上,1994年作的《無題(醫院系列)》成交價為1686萬元人民幣,2000年作的《面具系列》成交價為1729萬元人民幣。而張曉剛在北京保利的2009年春季拍賣會上的《血緣大家庭系列》油畫成交價為1680萬元人民幣。雖然曾梵志的最高拍賣價格為2008年佳士得香港春季拍賣會亞洲當代藝術夜場的6707萬元人民幣,比起張曉剛在香港蘇富比今年秋拍創下的個人最高拍賣價格4555萬元要高,但是張曉剛的市場價格成長更平穩,他在當代藝術史上的地位令作品更有保值性。

二線向一線邁進

每一個段歷史衍生出來的藝術趣味都有所不同,85新潮中敢發新聲的藝術家到現在幾乎都被發掘出來了,除了張曉剛、岳敏君、王廣義、方力鈞等人,同一批成長起來的藝術家,作品價值得到一定的認可與鑒定後,都是拍賣行樂於推廣的拍品。毛旭輝1992年作《 ’92 家長》在今年的佳士得香港秋拍上首次創下藝術家個人拍賣價格記錄1019萬元人民幣;余友涵 1995年作《招手的毛澤東》在今年的蘇富比香港拍賣會上同樣創下個人拍賣價格記錄577萬元人民幣。

一線藝術家在來年向更高價挺進的同時,二線藝術家也有躋身其列的可能性,因為市場的不可測性與當代藝術的價值不定性,拍賣行與藝術家的聯繫更緊密才能將當代藝術推廣到更廣闊的領域去。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