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加速滑入休整期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3-25 11:42:29 | 文章來源: 中國青年報

  3月下旬的一個午後,北京798藝術區顯得有些寧靜。出現在這裡的遊客大多打扮入時、學生范兒十足。他們忙著在裝潢時尚的酒吧前拍照,或是在藝術區裏的各色時尚小店淘寶,對於正舉辦的幾個畫展似乎並不感興趣。陶瓷一街的公示欄上隨處可見畫廊招租、轉租的廣告。而就在半年前,這裡還是“一天能見仨總統”、旅遊大巴一輛接一輛的奧運重要接待窗口。

  “其實,自去年年底以來,很多畫廊都在慘澹經營。”印象東岸畫廊藝術總監耿峰告訴記者,“目前,整個當代藝術市場都十分蕭條,畫廊裏也是看客多,買家少。畫廊的畫賣不出去導致資金困難,加上798租金太貴,不少畫廊都搬出藝術區,一些畫廊已經倒閉;還有一些畫廊暫時關張了,估計它們是要等大環境好轉的時候再復出營業。”

  藝術區負責宣傳的楊小姐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面對金融風暴的衝擊,藝術機構的經營難免會受到影響。建設管理委員會也正在計劃對藝術區的租金進行調整,但具體細節還沒有出爐。”

  798藝術區的蕭條,只是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受金融危機影響的一個表像而已。據2月25日胡潤研究院發佈的“2009胡潤藝術榜”顯示,50名上榜的中國在世藝術家去年作品的總成交額為28.1億元,比2007年下降25%。

  這些信號透露的資訊是,“798神話”開始褪色,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終於要退燒了。

  畫廊業進入“休克”期

  據今年1月最新公佈的《2009年至尚優品——中國千萬富豪品牌傾向調查》顯示,當代藝術品已不再是中國富豪收藏的首選,可保值的手錶和珠寶更受他們青睞。

  “現在畫廊的銷售基本都處於緊急停滯的‘休克’狀態,生存非常困難。”批評家朱其説。

  朱其告訴記者,他所在的美術雜誌社,一些資深畫廊已經取消或削減了今年的廣告投入;以前一些實力雄厚的畫廊光做宣傳畫冊就要花幾十萬,而且各家互相比著做,看誰的畫冊做得厚、做得精美,現在則是比誰家的畫冊做得薄、花費少。

  “中國的畫廊會有過半被淘汰。”偏鋒新藝術空間畫廊老闆王新友這樣預測,“很多人看到畫廊能盈利就來了,看不到盈利就撤了,這既不符合藝術規律,更遠離市場規則。一些畫廊本身缺乏資本,他們希望靠藝術完成原始積累;還有一部分人試圖靠藝術發財,現在市場進入冰河期,無錢可賺,他們自然就撤了。”

  在朱其看來,目前當代藝術市場上的不景氣的確受到全球經濟環境的影響。“一些上市公司的高管和一些企業家受到金融危機的衝擊,資金出現了問題,他們必然會停止在當代藝術市場上的投資或購買。”

  但耿峰卻認為,“很多畫廊和藝術機構都是在奧運會之前搬進798的,想借奧運熱潮贏得商機,這種行為本身就是一種投機。奧運會結束,一些機構和畫廊搬出798也很正常。”

  “當代藝術本身存在的問題,才是根源。”朱其對記者説。“市面上流行的是大量重復的作品,沒有創新、價格虛高。對真正的收藏家來説,他們對這樣的作品已經失去興趣。金融危機只是個導火索,使當代藝術市場提前一兩年進入休克狀態。即使沒有金融危機,當代藝術市場也要做出調整。”

  泡沫背後早已暗潮洶湧

  2006年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呈上升態勢時,王新友在索家村開了第一家畫廊。“當時市場已經非常火爆,一幅畫在拍賣會上拍到幾百萬元是家常便飯。大量藝術家和投資人涌入市場,都試圖分得一杯羹。”

  近兩年,王新友常去各大美術院校發掘新人。他發現,藝術市場的火爆已經影響到美院的在校生。很多學生作品的模倣痕跡過重,有些人直接在畢業作品上寫上自己的聯繫方式。“安心創作的孩子太少了。”王新友説。

  藝術市場的火熱同樣影響了當代藝術的創作內容。據“2009胡潤藝術榜”顯示,作品成交額排名前三的藝術家是張曉剛、岳敏君、曾梵志,他們被稱為“少壯派中國政治波普藝術家”。2008年,張曉剛的油畫作品《血緣:大家庭三號》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以4168萬元成交,刷新其個人拍賣紀錄。作品中的紅衛兵衣襟上別了一枚毛主席徽章,被喻為“揭示了政治及歷史之間的張力”。

  政治波普獲得市場成功,一時間,追隨政治元素的畫家如過江之鯽。“現在的年輕人很浮躁,完全跟著市場走,作品中充斥著政治和流行符號,缺乏生活體驗和獨立思考。”王新友説,“市場上流行什麼就畫什麼,忘記了藝術應出於個體感受這個本質。”

  不僅如此,在市場最火爆的階段,訂單過多導致作品品質下降的情況也並不少見。據朱其介紹,有些創作者找槍手、對作品進行簡單複製,一年甚至能産出100件作品。

  虛熱的市場表像,難掩當代藝術市場體系中的漏洞。“一個成熟的藝術市場體系,應該是畫廊是一級市場,拍賣行是二級市場。但在中國,拍賣行和畫廊爭奪一級市場,藝術家和收藏家也會跳過畫廊進行買賣,這使得畫廊缺少資本積累。”朱其告訴記者。

  “拍賣市場秩序混亂,缺乏監管和規範,存在價格操作現象,這種價格炒作不僅破壞了市場誠信,也帶動了各種層次藝術品價格的普遍上升。真正的收藏家一年最多收藏十幾件作品,8到10年後才賣出。可中國的收藏家都是年初買,年底就賣出,這是很不正常的現象。價格上漲的速度超出普通中産階級的收藏能力,沒能形成真正的中産階級收藏群體。”

  這種投機也傷害了一些藝術家的感情。“一些買家買了我的雕塑後,兩三個月就出手。他們並不是真喜歡我的作品,而是為了投資。這讓我心裏很不舒服。”張峰坦言,“當代藝術市場存在著大量泡沫,遲早是要做出調整的,金融危機只是給當代藝術市場找了一個臺階下。”

  別再拿金融危機説事兒

  經濟蕭條和市場調整影響了張峰作品的出售,但在他看來,當代藝術市場的蕭條會使藝術家的心態更平和。“藝術市場也會有高潮、低谷,有一個自然的發展規律。現在的環境也是考驗藝術家定力和毅力的時候,經過此番調整,只有真正堅持藝術追求的藝術家才能堅持到最後。”

  “這場危機可能會持續兩到三年。這期間,一批不合格的藝術家、畫廊、拍賣行和藝術媒體將被淘汰。”朱其説,“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對於藝術家來説,可以有時間去思考藝術;畫廊的定位會更加清晰,呈現分層趨勢;中低端市場會成為主流,這對年輕人來説是難得的機會。”

  就在798藝術區的畫廊紛紛轉租時,王新友新裝修的第三家畫廊已經在這裡舉行了開幕展。15名簽約畫家,都是他認為“具有潛力”的年輕人。這些年輕畫家大多畢業兩年左右、有一定生活歷練後才推出自己的作品,而且一年最多只畫七八張(1.5-2.5米的油畫作品)。

  王新友説,三年來他的畫廊交易量並不大。“做展覽時很多藏家想買,但我們不會輕易賣。一方面不希望藝術家的風格迅速被市場確定,從而失去活力;另一方面,短期的價格爆增對藝術家和畫廊都是傷害。這只是一個先胖後胖的問題,我們對自己的學術判斷和市場經營有信心。”

  印象東岸畫廊推遲了去年制定的畫展計劃。“畫廊的調整已經勢在必行,我們也在重新尋找定位,希望在學術和經營中找到平衡。像我們這種小畫廊,可能沒有能力引導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方向,但我們還是會踏踏實實地經營畫廊、做好畫展,讓買家和藏家看到希望。”畫廊總監耿峰這樣説。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