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美的市場:中國當代藝術市場趨勢分析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5-13 16:20:27 | 文章來源: 藝術財經

在2010年剛剛開始之際,喧囂了幾年的國際當代藝術市場漸趨平淡,億萬富翁藏家們紛紛回避當代藝術,轉而更青睞20世紀現代經典、藝術傢具、古典大師和中國藝術品。而另一個噩耗是,隨著拍賣行不再提供最低價保障,當代藝術品的銷售減少了75%。

其中最典型的兩位觀念藝術家達明·赫斯特和傑夫·昆斯市場的下滑,使得我們看到以概念為主的藝術品市場的逐漸式微。自2008年9月以來,達明·赫斯特的蝴蝶作品價格已經下降了41%。

達明·赫斯特在十年中的興起和衰落就像世界金融泡沫的一個縮影。達明·赫斯特和YBA們對世界充滿了挑釁和不敬的“藝術壞小子”充分理解了並實踐著“最好的藝術就是一門好生意”。藝術在他們手中成為古怪離奇的認知而背離了人們共知的美感,比如翠西·艾敏的大床。而如今,像其他大部分藝術家一樣,連達明·赫斯特的價格也下滑了。2009年,另一位美國“艷俗藝術家”傑夫·昆斯的作品價格也下降了50%。

2009年Artprice年報中顯示,一些更加老派的經典藝術家價格扶搖直上,比如畢加索(121,018,218$)、馬蒂斯(69,734,420$),蒙德里安(57,950,358$),賈科梅蒂(51,266,158$),而就在2010年5月即將舉行的紐約佳士得西德尼 F. 布羅迪夫人藏品拍賣上,畢加索、馬蒂斯和賈科梅蒂的作品均估價達到2000萬美元以上,由此可以見出市場對這些獨具形式感和美感的經典藝術家的追捧。

全球藝術市場行情的聯動性正在加強,中心市場出現的調整必然會傳導到中國、俄羅斯這樣的新興市場。中國當代藝術在金融海嘯之後也産生了較為劇烈的調整。回顧中國油畫與當代藝術市場時,幾條明顯的趨向可以表明,早年以中國形象和政治符號為高價賣點的當代藝術市場處於明顯的下降趨勢中。

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機是調整的原因之一,不過從當代藝術市場自身來看,更重要的源自是市場過快的增長速度所帶來的藝術創作的急躁和貧乏。從2006開始兩年中,不僅迅速完成了中國當代藝術品多年來未有的“補漲”行情,而且在一撥以投資為目的“熱錢”的推動下“超額”完成了中國當代藝術品市場未來幾年的成長任務,正是這種市場自身的“大躍進”行為使得中國當代藝術品在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下半年出現了不以人意志為轉移的向下調整,這既是市場漲跌規律的必然。

視覺美感佔據主流市場

與創作中國形象和符號為主的當代藝術家高價作品縮水相對比的是,一些代表了經典審美取向的現當代作品開始再度得到藏家的看好,成為金融危機時代保值而持久的市場典範。尤其寫實畫派、早期抽象經典油畫等等,其收藏家基本集中在香港與台灣等亞太地區,擁有堅實的收藏群體,金融危機對這類收藏家的收藏體系沒有太大影響,反而很多國內一線大買家的投資方向也將繼續鎖定這一領域。因此這些板塊的精品往往會在香港市場中拍出高價。除去市場本身的規律不説,能夠聚攏如此多的收藏人群,歸根結底是因為這些作品本身的美感、情趣和品質更能被大眾接受和欣賞,在市場出現調整的時候,資金更傾向追逐那些美感豐富大師的作品。

寫實——功底和技術的美

在中國寫實畫派成員對“美”的定義中,不難發現其與當代人們審美理想的一致性。儘管他們表達美的方式不同,但總能抓住人的內心——是一種懾人魂魄的力量,迫使觀眾在畫面前長時間停留。而這種美,是寫實畫派板塊一直保有市場“常青樹”地位的根本。

陳逸飛

1982年到1994年陳逸飛一共賣出了500多件作品,成為當時在國際上最為知名的華人藝術家之一。1994年之後,英國的瑪勃洛畫廊與陳逸飛簽約合作。儘管2005年陳逸飛不幸英年早逝,但是陳逸飛在簽約期內創作的作品仍歸馬伯樂畫廊代理。據藝術市場分析研究中心的數據統計,2000年到2009年,陳逸飛共有455件作品在拍賣市場中上拍,累計的成交金額達到了7.45億元人民幣。2005年陳逸飛去世之後,其作品在拍賣市場一直比較穩定,2005年76件、2006年121件、2007年88件、2008年81件,2009年46件。陳逸飛的油畫有“早期紅色歷史題材”“水鄉題材”“仕女題材”和“西藏題材”這4大類別。而縱觀陳逸飛作品在拍賣市場上成交價格超過千萬元的6件作品,4類題材均有産生高價。陳逸飛1979年創作的《踱步》在2009年北京保利春季拍賣會上以4043.2萬元的高價成交,成為陳逸飛作品在拍賣市場上的最高價。今年的4月11日,上海美術館在陳逸飛逝世5週年推出了陳逸飛回顧展,這個回顧展將使我們再次通過他的精彩創作感受他留給我們的美。

楊飛雲

楊飛雲的作品用寬厚率真凝結而成的渾然之美撼動著觀者,一人一物—景都滲透著一種具有廣泛性和包容性的大美,。正符合當代大眾對於淡泊繁華,遠離囂囂塵世,嚮往靜謚追尋純美的關照。1992年香港佳士得秋季推出了“中國當代油畫”專場,當時就有楊飛雲的作品《梳粧》上拍,最終以29.7萬港幣的價格成交,這也是楊飛雲作品在拍賣市場上的首次亮相。2000年到2009年拍賣市場上共有250件楊飛雲的作品出現,成交了178件,成交率71.2%,累計的成交金額1.93億元人民幣。2005年之後,楊飛雲作品在拍賣市場上拍的數量增多,成交額也迅速增長,2007年秋季拍賣楊飛雲作品的的成交金額就曾達到3920.26萬元,這一年也是楊飛雲作品産生高價最多的一年,僅成交額在400萬元以上成交的作品就有5件。2009年,楊飛雲作品處於一個市場調整的回復期,這種調整只是暫時的,隨著以楊飛雲為代表的“寫實畫派”的名聲日隆,一定會使更多的人喜歡寫實作品,因為這類極具古典美感的作品有非常動人心魄的魅力。

艾軒

艾軒最常畫的題材是西藏高原的景色和孤獨的人物,其説是西藏風情畫,毋寧説是他內心的獨白。沉默無語和靜靜思考,無名的孤獨感滲透在畫中人物和整個畫面氣氛之中。他巧妙地把孤寂的抒情性與少許的神秘感美妙地結合在一起。孤獨本身即有某種神秘性,加上繪畫語言的洗練與精緻,構圖的奇特效果,給予觀眾完整的審美滿足。在1992年香港佳士得推出的 “中國當代油畫”拍賣專場中,艾軒的藏族題材作品《歌聲離我們遠去》當時就以33萬港元的價格成交,這個價格排在當場拍賣價格排行榜的第5位。2000年到2009年艾軒有231件拍品在拍賣市場中上拍,成交額達到1.79億元,有30件作品的成交額在200萬元以上。

抽象——韻律與節奏的美

萬物靜觀皆自得,寧靜超越的極致。比較西方抽象藝術中那些光怪陸離的色彩、畸形扭曲的線條、不可辨認的對象,趙無極、朱德群和王懷慶這類藝術家從東方抽象哲思中,提煉 “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神遊之美。強調人和自然的親和、圓滿和協調,強調人對自然的順應,生命領悟的境界成就了東西方藝術境界的相融合。

趙無極

趙無極是最具有中西融合美學地位的藝術家。通過法蘭西畫廊長期的成功運作,趙無極的作品不僅在法國聲名鵲起,而且在歐洲及美國均獲得了極大的肯定。而趙無極在華人藝術市場中被充分認知則在上世紀90年代初,台灣藝術市場迅速發展,就有台灣的畫廊開始注意到趙無極的作品,這其中最代表的畫廊當屬目前已經分家的“大未來畫廊”。上世紀90年代後期,趙無極的作品開始在拍賣市場中亮相。從2000年到2009年,在國內拍賣市場中共計有244件趙無極的作品上拍,其中成交了210件,作品的成交率高達86%,累計成交金額達到了10.8億元人民幣之巨。趙無極作品在拍賣市場上的價格明顯高於其他藝術家,新出爐的《2010胡潤藝術榜》發佈了去年作品成交額前50名的中國在世藝術家,89歲的趙無極以2.4億元的總成交額首次登上榜首。2010年春季,蘇富比二十世紀中國藝術春季拍賣上,呈獻一系列趙無極不同時期之代表作,由早期1950年代之寫實畫作《百合花》、1950年代末《4-4-1959》,以至後期抽象之作《10-3-78》,均成為資深藏家熱烈爭奪之對象,創造近5000萬人民幣的成交總額。

王懷慶

王懷慶的作品中,中國藝術傳統中關注的結構因素被創造性地實現了現代轉化。具象的畫面並沒有掩蓋去其中抽象的精神,東方文化內涵和美感與西方的表現技巧在這裡水乳交融。他對待作品創作態度嚴謹,“慢工出細活”發揮對比色彩之間的交織,推敲各種材質肌理的鋪墊,經營無聲有序的美感空間。

就作品在拍賣市場中的量而言,王懷慶的作品較為稀少。因此,其作品一直處於求大於供的市場狀態,作品整體的價格水準也在逐年穩步增長。從2000到2009年,王懷慶只有83件作品上拍,但成交75件,成交率90.36%,累計的成交金額達到了2.36億元人民幣。1998年創作的三聯畫作品《金石為開》在台灣羅芙奧拍賣公司2007年秋季拍賣會上以高達2129.14萬元的價格成交,創出王懷慶作品拍賣紀錄。2008年北京保利拍賣公司春季拍賣會上拍的王懷慶1999年作品《四合》以2352萬元的價格成交,隨後中國嘉德2008年春季拍賣會上王懷慶2001年創作的作品《沒家的傢具》以2800萬元的價格成為目前王懷慶作品拍賣最高價。

朱德群

“作為昇華的抽象與變化炫目的畫家,朱德群屬於一個時代,西方人繪畫帶給人哲理,而他的畫作讓人想到了詩意”。1954年,朱德群在台北中山紀念堂舉辦平生第一個大型個展,展出的50多件作品一面世,就全部告罄。近年朱德群作品在國內的交流明顯增多,2000年在上海博物館舉辦了朱德群作品回顧展,2003年他為上海大劇院創作的巨幅作品《再生的氣韻》揭幕,這使得他在內地的聲明大振。2009年12月22日,蘇州博物館舉辦了朱德群作品特展,2010年3月4日,朱德群作品回顧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朱德群先後曾與萊珍·亨利特畫廊(Galerie H.Le Genedre)、吉瑪瑞畫廊(Galerie Arlette Gimaray)以及馬勃羅畫廊合作,1990年以後他開始與台灣畫廊例如印象畫廊、帝門畫廊合作,20世紀末也與香港的藝倡畫廊有過合作。因此其作品在法國與台灣、香港等地擁有相當穩固的收藏人群。公私收藏系統的完備也為其作品的市場的穩健發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礎。截止到2009年,朱德群的作品(其中包括油畫、粉彩、水彩及水墨作品、版畫作品)共計有287件在國內拍賣市場上公開交易,有254件均獲得成交,成交率高達89%,累積的成交總額達到了5.13億元人民幣。

2009年,尤其是秋季拍賣,藏家的資金有明顯向20世紀經典大師的轉向,因此朱德群的作品憑藉本身藝術美感和學術價值的魅力再次獲得較好的成交。香港佳士得秋季拍賣徵集到其1990至1999年創作的代表作品《雪霏霏》以創紀錄的4005.02萬元高價成交,再次書寫了其作品市場行情的新篇章。

當代——多元化的愉悅

今春一個值得關注的市場信號浮出水面,蘇富比春季拍賣嘗試推出的“政治波普”專拍,但並沒有取得預期的結果。其中代表作品王廣義1999年《大批判系列:Burick》、2003年《大批判系列:柯達》(均未成交。除卻藏家謹慎和估價等市場因素外,也可預見政治性、符號性的作品在現階段反映並不熱烈。與此同時,以繪畫語言和美感見長的幾位藝術家作品缺一直保持著持續穩定的市場,即使其中包含市場炒作的成分,也是由於其作品更加“討喜”。但對於藏家來説,這些作品仍是欣賞和保值的經典。

周春芽

周春芽是最早無目的地使用表現性語言的畫家之一。當中國多數畫家把人道主義情感寄託于社會寫實,周春芽卻把繪畫本體融入畫面,通過獨特視角借助凝重的筆法造型,直接表現個人性情,是對形式自律性較早的探索。他筆下的綠狗和桃花,已經成為中國當代藝術表現性美感的代表。周春芽的假山石系列作品和桃花及綠狗系列作品在2009年的高價排行榜上,仍佔據著重要位置。而在歷年的拍賣市場上這一類作品也一直佔據主導的地位,周春芽作品歷年拍賣的最高成交價是在2007年香港佳士得拍賣會上以760萬元成交的他于1999年創作的《石頭系列》。

以2009年周春芽的藝術市場保持著交易相對活躍的特點,全年其作品的上拍量維持在了65件,共計成交了58件,成交金額5262.04萬元。其中,北京保利秋拍時上拍的周春芽1985年創作的《若蓋爾的春天》以582.4萬元成交,為2009年的最高價作品。

曾梵志

從早期的《三聯醫院系列》到《面具》系列和《我,我們》系列再到最近的《亂筆風景系列》,曾梵志的圖像裏,充滿著對時代和人悲劇氛圍的塑造,在對現代社會人的異化的批判中,體現出藝術家敏感而真摯的靈魂。他在藝術創作上,運用表現主義手法追求著新的探索,這種略帶破壞性的美感創造因為遠離中國當代藝術的主流意識形態而顯得尤為珍貴。

2009年堪稱是曾梵志收穫頗豐的一年,自2008年底曾梵志簽約了紐約的著名家族畫廊——阿奎維拉畫廊之後,2009年4月該畫廊為曾梵志在紐約舉辦了首次個展。幾乎與美國展覽的同期的4月10日,蘇州博物館也舉辦了曾梵志“與誰同坐”的個展。這兩次展覽的前後舉辦説明瞭曾梵志作品在國內外的名聲日隆。2009年的拍賣市場上,共有27件曾梵志的作品上拍,成交額7626.72萬元。

劉野

也就在2010年蘇富比的春季拍賣上,劉野1995年的《金光大道》以1914萬港幣(約合246萬美元)高價成交,創出個人作品拍賣新紀錄。從德國留學回國的劉野,由於作品中這些帶有魔幻色彩的小人開始受到藝術界的關注。不過從那時候起,劉野的繪畫風格幾乎沒有發生多大的變化。畫中的故事極少關涉現實社會,這使劉野的作品與這一代的其他藝術家顯然不同,“劉野的作品並沒有被貼上‘中國當代藝術’的集體政治標簽。它常常以嚴肅的品質和疏離的視角與內容被人認同。”而從畫面上,劉野的作品都帶有他所崇尚的“蒙德里安式”的結構的美感,單純而不膚淺,戲謔而不失高貴。可以説,正是這種令人愉悅和陶醉的舒適感使得劉野能突破中國符號的高價群體,他的市場也是未來中青年藝術家群體中最值得期待。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