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破解藝術品價格的金字塔之謎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2-19 16:36:04 | 文章來源: 《頂層》雜誌

文\劉曉丹

在人們印象中,大名頭畫家的作品一定都很昂貴。

事實卻並非如此,且以中國名頭最大的畫家徐悲鴻為例。從“雅昌藝術網”的拍賣數據看,至2010年11月初,徐悲鴻作品共拍賣成交3220件。其中,價格最高的是2010年在“北京九歌”成交的油畫《蔣碧薇像》、在“北京保利”成交的中國畫《十二生肖》,成交價都是人民幣7280萬元。而價格最低的一件,是2007年在某拍賣行成交的中國畫立軸《貓》,價格僅為2000余元,不足前兩者的3萬分之一。很多人認為,這是因為徐悲鴻作品暢銷已久,導致大量贗品充斥市場,其中低劣的“冒牌貨”自然很難賣出高價。

然而,另一些尚無贗品之擾的市場新銳,作品價格同樣貴賤相差懸殊。

不妨以中青輩“實力派”畫家石衝為例。石衝以超強的實力著稱,他的作品是面對畫布“苦役般勞作”的結果,許多需要耗時數月、甚至半年以上,不可以有任何技術上的閃失。因為他的作品很少能被仿製,成交量並不大。截至2010年11月初,他的作品僅上拍86件、成交71件。儘管與徐悲鴻相比,石衝的總成交額和均價都低得多,但他最貴的一件與最便宜的一件之間,也相差近500倍。前者是2010年在“中國嘉德”以2610萬元成交的《今日景觀》,後者是2005年在“上海嘉泰”以5.5萬元成交的《人體》。

有人會認為,作品的價差是隨著畫家不斷被市場認識而拉開的。

但事實也非如此。就在徐悲鴻的冊頁《十二生肖》于“北京保利”以7280萬元成交的同場,他的1941年作鏡心《墨竹》成交價僅為34.7萬元,二者相差200余倍。同樣,在石衝的《今日景觀》以2610萬元成交後不到兩個月,他的《無題》在“西泠拍賣”僅以16.8萬元成交,二者相差150余倍。

不僅許多畫家作品的貴賤反差巨大,而且價格分佈也耐人尋味。

仍以徐悲鴻作品為例。我們先以1000萬元為單位,將徐悲鴻的3220件成交作品劃分為8組,會看到:在0-1000萬元區間共有3189件,佔總量的99.03%;在1000-2000萬元區間共有20件,佔總量的0.62%;價位更高的6組合計11件,合佔總量的0.34%。我們再以100萬元為單位,將3189件1000萬元以下的作品劃分為10組,會看到:在0-100萬元區間共有2649件,佔總量的83.07%;在100-200萬元區間共有287件,佔總量的9%;在200-300萬元區間共有107件,佔總量的3.36%……。一個明顯的規律是:價位區間越低、成交數量越多。

用同樣的方法,分析石衝作品的價位分佈。我們先以1000萬元為單位,將石衝的71件成交作品劃分為3組,會看到:在0-1000萬元區間共有68件,佔總量的95.78%;在1000-2000萬元區間共有2件,佔總量的2.81%;在2000-3000萬元區間只有1件,佔總量的1.41%。我們再以100萬元為單位,將68件1000萬元以下的作品劃分為5組,會看到:在0-100萬元區間有56件,佔總量的82.35%;100萬元以上合計12件,合佔總量的17.65%。我們再以10萬元為單位,將56件100萬元以下的作品繼續劃分,會看到:50萬元以下作品佔總量的80%。同樣是“價位區間越低、成交數量越多”。

其實,這種“金字塔”型價位分佈,在藝術市場普遍存在。

為什麼會出現“價位金字塔”呢?借助經濟學的“消費需求外部性”原理,可以得到比較合理的解釋。經濟學在研究商品的“市場需求”時發現:每個人對商品的需求並非相互獨立,它不僅取決於個人的偏好,還受別人需求的影響,這便是消費需求的外部性。當一個人對某種商品的需求量,隨著別人對該商品購買量的增加而增加,稱之為“正外部性”;反之,當一個人對某種商品的需求量,隨著別人對該商品購買量的減少而增加,則稱之為“負外部性”。

“負外部性”的典型表現,是“虛榮效應”。

“虛榮效應”指人們對能夠顯示高貴身份的商品的追求,它來源於人們在炫耀高度珍貴物品時,所産生的巨大榮譽感。人的富裕程度越高,消費中的炫耀成分就越大。只有當某種商品不能被很多人擁有時,擁有者才會感到高人一等,所以“虛榮商品”一定高度稀缺、極其昂貴。比如名貴手錶和豪華遊艇,不僅貴得離譜、還可能限量生産。個人消費高價藝術品,幾乎都與這種炫耀心理有關,而藝術品高端價格的形成過程,正是藝術品由普通商品向虛榮商品轉化的過程。

徐悲鴻作品的總成交額之所以高居榜首,就取決於他的“稀缺”身份。

徐悲鴻20歲到上海謀生時默默無聞,他為一本體育書畫挂圖,每幅稿酬不足0.3元,只夠買大米9斤。他後來任教于南國藝術學院、南京中央大學,並出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校長,畫價隨著身價水漲船高。他1942年到大理為抗戰義賣時,購畫者慕名而至,大商號老闆以2400銀元求購《八駿圖》,相當於30匹上等活馬的價錢。新中國成立後,徐悲鴻擔任第一屆全國美協主席、第一任中央美院院長,長期主導中國美術教育事業和藝術思想體系,在美術界無人比肩。他的至尊地位,讓許多人以擁有其墨寶為榮耀,以至於新世紀以來,他的畫作一直被市場高度熱捧。

徐悲鴻的幾件畫作拍出天價,還得益於作品本身的稀缺性。

商品越稀有、價格越昂貴,就越能滿足炫耀心理。徐悲鴻作品數量眾多,但普通畫作仍難以滿足財力雄厚者的炫耀需要,所以頂級買家會去追逐其中的最稀有者。徐悲鴻一生僅創作油畫100余幅,又有40幅遺失,所以他的油畫比中國畫市場更火,某些畫作價格在“虛榮效應”中越抬越高。少數畫作價格越高、可夠擁有者就越少,可擁有者越少、就越能滿足虛榮需要,越能滿足虛榮需要、越促高價格。比如他的在拍賣市場幾度現身的《愚公移山》,2000年在“嘉德線上”以250萬元創成交價紀錄,2006年又在“北京翰海”以3300萬元創造新高。他的《珍妮小姐畫像》在2005年以2200萬元創個人價格新高,僅僅2年後,又以2496萬元高價成交。

虛榮效應是“金字塔”尖頂的成因,而“金字塔”的龐大底盤,則來源於“攀比效應”。

與“虛榮效應”相反,“攀比效應”是消費者需求正外部性的典型表現。所謂“攀比效應”,是當消費者發現很多人購買某種商品時,會增強自己對該商品的購買慾望,從而使該商品的社會總需求量大大增加。消費者的攀比心理,基於對所處地位的認同,他們會選擇相應人群作消費參照,與其趨同。“攀比效應”的前提之一是某種商品形成了消費趨勢,前提之二是消費者容易獲得該商品。近年國內新富階層的攀比消費,促成了一輪藝術品收藏熱,他們對大名頭藝術家的熱衷,使徐悲鴻作品的上拍量和成交量劇增。那些中低價位的拍品,恰好滿足了他們的時尚追求。

值得注意的是,正是由於許多攀比性購藏者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他們的跟風收藏導致了贗品氾濫。因為徐悲鴻作品為眾多買家追捧,國內大小拍賣會中隨處可見署他名字的拍品。偽作題材廣泛、面貌繁多,從油畫、素描到書法信箋無所不包,走獸、禽鳥、人物、山水無所不有,尤以馬、貓、鷹、獅、雞、牛、豬、鶴、鵝、竹等居多,超百萬元成交者也不在少數。據資深專家估算,已上拍的數千件拍品中,真跡尚不及5%。

石衝作品除了還沒有被大規模造假外,“價位金字塔”的成因大致相似,不再贅述。顯然,藝術品價格除了與自身屬性有關,消費需求的“外部性”更值得關注。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