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2011藝術品投資: 躲“泡沫”與尋“黑馬”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1-11 17:09:59 | 文章來源: 《上海金融報》

美林銀行去年發佈的《2009年全球財富報告》稱,中國的百萬富翁有47.7萬人,年增幅為31%,名列全球第一。眾多的財富該投向何方?繼房地産市場、股票市場後,藝術品市場成為第三大投資渠道。那麼,2011年,該投資哪類藝術品?

拍賣市場屢創紀錄拍賣市場的成交價一直是投資市場的參考價。在2010年春拍,從香港到北京,藝術品拍賣會接連打破多項拍賣紀錄,而且破紀錄的幅度之大極為少見。僅去年上半年就成交了4件億元拍品。同時,拍賣市場資金總量正在擴大。2010年春拍,香港蘇富比、香港佳士得、中國嘉德、北京保利、北京匡時、北京翰海6家拍賣公司總成交額達116.04億元,遠超2009年同期63.75億元。

而2010年的秋拍也不遜色。11月,中國嘉德秋拍“清代宮廷”專場,書聖王羲之作品草書《平安帖》以2.75億元拍出,加上佣金最終成交價為3.08億元,成為去年秋拍中的標王。進入12月份,秋拍市場呈現白熱化:從11月份北京榮寶齋、中國嘉德等屢創紀錄,掀起第一輪高潮,到12月份香港佳士得、北京匡時、北京保利等,再到接下來相繼舉槌的上海泓盛、北京翰海、上海道明、杭州西泠等拍賣會,拍價屢創紀錄。

至今,古代書畫、近現代書畫、古董珍玩、現當代藝術四大門類都有天價拍品産生,總體趨勢是中國書畫領漲行情,瓷雜進一步與書畫爭奪市場份額,而油畫與當代藝術則在經歷洗牌後,價值趨向大幅上漲。

業內專家表示,“藝術品、錢幣、古董和酒類等具有有形、長期價值的收藏品,已經成為中國財富人群廣泛關注的投資品類,從而直接導致了中國藝術品市場25%的年增長率。”

經典藝術持續走高業內專家分析,由於市場參與者普遍的謹慎態度,全球藝術品市場的行情仍會聚焦于經典藝術,即古代藝術品、19世紀藝術品和現代藝術品。

2010年上半年全球藝術品市場中的經典藝術行情持續走高,譬如中國古代書畫和近現代書畫,尤其是個別藝術家的作品價格連續創出歷史紀錄,帶動這一領域整體價格線快速上移,使這部分作品的市場價格處於歷史高位。此時,投資者應該警惕市場泡沫化的趨勢。

而戰後藝術品和當代藝術部分將處於行情回暖的階段,市場風險相對較低,值得投資者密切關注,預計今年當代藝術品的市場表現將好于去年。在選擇作品上,今年可以考慮回避那些前期增長過快的作品類型,或者針對熱門類型作品加強藝術價值的精確判斷。

漆器收藏勢頭好記者了解到,在傳統工藝的門類中,紫砂在2010年的拍賣市場上賺足了人氣。而漆器雖屢創高價,卻未能異軍突起,在拍場走紅。

對此,清華大學國家文化産業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彥君認為,目前在收藏和拍賣市場上,漆器有點類似玉器的情況,拍賣主要以明清兩朝的器物為主。相對於國外和香港的市場,內地漆器拍賣和收藏狀況還遠未成熟。主要原因是漆器不太利於保存和把玩,而且存世量較小,加上人們對元代以前的器物還未有足夠認識,導致國內高古漆器的價格還處於低位。而紫砂製作年代較近,工藝相對簡單,生産數量較大,而且實用性強,同時又具有觀賞價值,所以在市場上容易受到人們的追捧。

李彥君建議收藏者,對於出土保存狀況較好的、已經脫水的漆器應該注重收藏。因為高古漆器目前價位偏低,而且很多都屬於國家重要文物,具有歷史和文化價值。隨著人們對漆器認識的提高,這部分漆器在將來的市場上具有較大的收藏投資潛力。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