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藝術品迎來“強莊”時代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2-21 17:17:42 | 文章來源: 中國經濟週刊

資本愛什麼?稀缺的、保值增值的、可以帶來超高投資收益率的……如果又剛好被認為是道德的、高雅的、甚至是愛國的,那就更完美了。

正如2006、2007年的中國A股一樣,中國藝術品市場在最近幾年接連上演的暴富神話讓無數人心潮澎湃,一年翻一倍、三年翻五倍、五年加個零……“億元時代”的藝術品市場早已和過去不是同一級別的“遊戲場”,參與者也不再單純是藝術品“愛好者”和古董商人,資本的入侵正在改變著它的遊戲規則。

對於藝術品,過去的老藏家們喜歡用“玩”來作為與之相搭配的動詞,既顯示了態度也表明目的;但今天,越來越多的買家更喜歡用“投資”,他們未必不愛或者不去體會藝術所帶來的心靈愉悅,他們只是在用更為豐富的視角去看待藝術的“美”,並用貨幣來衡量。

貴不貴,資本説了算?

從2009年到2010年兩年間,全球最貴中國藝術品的前十名幾乎被全部刷新了一遍,只有原來的冠軍、2005年以2.3億元人民幣成交的“鬼穀子下山”元青花瓷瓶還依然在榜。現在,排在前10名的藝術品價格全部過億,最高的是11月份剛剛拍出的一件清乾隆粉彩鏤空瓷瓶,成交價5.5億元人民幣。

中國藝術品市場“億元時代”已經實至名歸,千萬級別已是常態,過億拍品不勝枚舉。但是,中國藝術品這樣的價格究竟是價值回歸還是存在泡沫,億元的古畫和瓷瓶到底貴不貴?值不值?

“現在不要再懷疑市場的價格,價格不存在問題,而應該考慮中國藝術品的價值在哪?定價權在哪?”在12月5日舉行的“芷蘭雅集2010年度峰會”上,台灣著名收藏家、台北寒舍藝術中心董事長王定乾告訴《中國經濟週刊》。

“毫無疑問,經過了長期的等待,中國藝術品的定價權已經回到中國自己的手中。”王定乾説,“在全球最貴的10件中國藝術品中,除了元青花鬼穀子下山被國外藏家買走之外,其餘全部是由中國藏家購得的。”

已經從事了20多年藝術品經營的北京榮寶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尚勇對此也感受頗深,他告訴《中國經濟週刊》:“定價權是市場裏的核心權利,而在過去30年間,中國藝術品市場經歷了定價權的三次轉移:行政干預、消費干預和資本干預。”

據劉尚勇介紹,所謂行政干預,是指在解放初到“文革”時期,誰的畫值錢是由行政領導説了算,比如一個畫家出身好、思想積極,那麼畫就值錢,否則就不值錢。

“齊白石是農民畫家,李苦禪是車工,他們出身好畫得也很好,所以價格就高。有些畫家畫得也很好,比如林風眠、劉海粟,但是出身不好、歷史有問題、思想不進步,所以畫就是"糟粕",不僅不值錢,有的甚至不能賣。”他説。

改革開放之後,藝術品定價權回歸市場,就逐漸進入了消費干預階段,喜歡的人多價格就高。

但劉尚勇預測,未來中國藝術品市場會逐漸進入資本干預時代,而且現在這一特徵已經日漸明顯。

“今後,誰的畫值錢恐怕要由資本説了算。”劉尚勇表示,“前幾年,外資打造的當代藝術板塊就是這樣,現在國內的一些資本正在打造宮廷藝術或皇家收藏板塊也是這樣。這不是愛好者或普通藏家能夠做到的,只有産業資本或金融資本才有這樣的實力。”

劉尚勇認為,目前宋元明清板塊、紅色收藏板塊、近現代大師板塊也都已經初露端倪。“在資本推動下,會逐漸形成一些價值板塊,隨著這些價值板塊越來越堅挺,也會越來越凸顯其優勢,會有更多的人跟隨著進入,繼續推高其價格和規模。反之,那些資本不喜歡的板塊,則會越來越難以體現其價值。”他説。

“有人爭就值得搶”

價格高就是價值高?對於這個問題,最能準確表達藝術家們態度的答案一定是“呸”。但是,“資本家們”可並不會那麼感性。

劉益謙,中國藝術品市場最火熱年代裏最火熱的名字,有人説他是“中國藝術品市場第一買家”,也有人説他是“除了乾隆皇帝之外最豪爽的買家”。據估算,他2009年投入藝術品市場的資金高達8億元,今年可能超過10億元。圈內風傳買下王羲之草書《平安帖》的就是他。

被稱為“法人股大王”的劉益謙其實更多的是個資本高手,有“中國巴菲特”的名號。他的藝術品投資也帶著濃厚資本市場風格。“我不大懂藝術的,對收藏也一竅不通。”劉益謙總是非常“謙虛”地説。但是,他對藝術價值的認識似乎是非常值得玩味的。

“藝術其實是沒有價值的,只有得到資本的認同以後,藝術品才有價值。”劉益謙告訴《中國經濟週刊》,“所以,你要清楚什麼樣的藝術品能被資本所認定,如果你的投資理念不能得到其他資本的認可,那是不會有收益的。”

“資本介入藝術品市場,會打破原有的規則和思路。你的投資想法能不能符合其他人的審美觀、能不能得到別人的認可,這是藝術品今後能不能漲的關鍵。”劉益謙説。正是基於這樣的理念,劉益謙形成了他“要買就買最好”、“有人爭就值得搶”的投資風格。

“齊白石和張大千的畫好,但是能賣千萬以上的並不多。買100張齊白石普通的畫,不如把這些錢加起來,買一張最好的。”劉益謙還常常説,他買什麼往往不是只看這件東西怎麼樣,而主要是看和他爭搶的人是誰、有多少、怎麼樣?

“現在進來的買家都跟餓狼似的,一進來就知道挑好的買,比我那時候聰明多了,我是交了好多學費才學到這個的。”劉益謙説,“如果藝術品沒有其他多數資本的價值認同,收藏根本沒有意義,更不會升值,這和股票一樣,得不到價值的認同是沒有意義的。”

“新莊家”登場

隨著兇猛資本而來的新買家和新莊家們,正在從老藏家手中“搶東西”。由於資本的進入,中國藝術品市場正面臨一個分水嶺:傳統收藏家和古董商人的主導地位正在被産業或金融資本大鱷所取代。

“收藏盛事就是一個新階層的崛起以及新舊階層的角力的過程,藝術品正在新資本和傳統藏家之間進行交換,這輪交換也意味著藝術品市場確實已經進入資本時代。”著名藝術品市場評論人王春元説。

“1949年已經把中國人所有的老錢都清零了,唯一剩下的就是老古董。但是現在,1949年以前的老藏家幾乎全部交槍了,因為現在拍賣公司像用篦子篦頭髮一樣,把他們的好東西都掏出來了。”他説。

“買不起了”、“看不懂了”、“沒法玩了”是過去的老藏家們今天的口頭禪,他們雖然獲得了相當豐厚的回報,因為今天放手把老東西賣掉絕對會是好價錢,但是你很難再買回來。

“今天幾乎所有的頂級藝術品都是擁有雄厚資本的買家購得的,他們是不會買了兩三年就拿出來賣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不會。一如侯門深似海,市場上精品會越來越少。”一位著名藏家告訴《中國經濟週刊》。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